今年已过半《中国好声音》导师名单,我嗨了

今年已过半。
掐指一算,新一季《中国好声音》该来了。 #
常常这个时侯,导师阵容都是你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去年自然也不例外。
从现在释出的消息看,去年依旧采用4大导师、4小助教的规则。 #
当我看见导师名单,我嗨了。
李克勤、李荣浩、廖昌永和梁静茹。 #
是的,居然有梁静茹。 #
消息一出,网上只是炸了。
#
“哇~梁静茹可以!!”
“挺想看鱼姐来香港录音综的。”
“我去我去我去,梁静茹要去好声音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你们的心情我完全感同身受,她的音乐而且无数人的青春追忆啊。
#
翻了她的微博,没想起IP地址早已在广东了。 #
内部消息说她正在北京隔离,7天后才会出席《好声音》录制。
#
她假如去年出现在香港音综舞台上,想必又将掀起一波回想杀。
《歌手》舞台上的张韶涵、《明日之子》中的孙燕姿、《乘风破浪》中的杨丞琳和王心凌,此次再加上《好声音》的梁静茹。
#
这几年真是绝了,这些淡忘于风中的记忆碎片在一片一片复原。 #
谈及梁静茹的音乐,我想不少人有话说。
#
她发行首专《一夜长大》时,我也就3岁。
#
这个年纪的我,还在听《数小鸡》《春天在那里》这种歌,虽然不是她的音乐受众。 #
第一次听梁静茹的歌,已是学校的事。
那时我听歌渠道十分有限且被动。 #
大抵就是广播站、收音机、电视机、老师或朋友的吟唱。
我没法自行搜歌,而是他们推哪些我就听哪些,但是当时还没产生听歌习惯,根本想不上去买音乐磁带。 #
我记得那是在小学餐厅,刚搬到旁边就看到一段甜甜的女声。
“我想说虽然你挺好,你自己却不晓得,真心的对我好,不要求收益。” #
曲调甜美,演奏徐徐,让人放松的同时,又给人一种简略的小美丽。
#
在甜甜的曲调中还经常地参杂着青菜肉圆的气味,这些嗅觉与触觉的双重剌激,大约我这一生都不会忘掉。
#
在餐厅出入N多次后,我也就学会了这首歌。
#
不过只会唱,并不晓得歌名和演奏者是谁。 #
说来只是机缘,最终在电视里找到了答案。
零几年的时侯,有个频道每天还会播放音乐总榜。 #
从第十名开始往后播,但后九名都只播副歌花絮,只有排行第一能够得到完整版推广。
#
巧了,我学唱的这首歌拿了TOP1。 #
至此,我才晓得这首甜甜的曲调是《暖暖》,而女声是梁静茹。 #
从《暖暖》开始,梁静茹的音乐开始步入我的小世界。
我开始有意识地挖掘她的过往作品。
#
《勇气》《分手快乐》《燕尾蝶》《宁夏》都是这个阶段学会的。 #
曲调好听、声音优雅,成了我对梁静茹的初印象。
虽然恶补了不少她的作品,但我其实未曾真正听懂她的歌。 #
很长一段时间,我只关注音乐的曲调是否好听,演奏是否动人,至于歌词本来的抒发甚少主动观察。 #
对“情歌女神”标签的认知,自然也就逗留在表层。 #
直至中学的某三天,她的歌我听哭了。 #
虽然是我踏入美术大学接触了专业训练,又可能是有了感情经历的缘故,开始对梁静茹的作品有了深层次理解。
#
当初校园美术节,我报考演奏了《可惜不是你》。
#
训练阶段,但是吃了不少苦头。 #
我迄今都记得钢琴同学听完我演奏后的苦笑表情。
#
但是没有说出口,我也能觉得到他的沮丧。
#
因为我常年关注曲调原本,因此感情捕获力很差。 #
虽然把握了演奏技法,但未能俘获任何一名观众。 #
当日同学就让我拆解歌词,像阅读理解这样字字分析,找出梁静茹的真实抒发。
#
可惜不是你音乐:梁静茹–现在开始我爱你 #
“可惜不是你 #
陪我到最后 #
曾一起走却失踪那路口
谢谢那是你 #
牵过我的手 #
能够体验那温婉” #
它与《暖暖》在演绎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感情的浓厚程度。
作品感情是核心,从间奏开始就该带入“遗憾”情绪厦门六中唱我相信,全程沉溺式演奏,就连换气都要富有昏暗色调。
正是从拆解《可惜不是你》开始,我才真正听懂她的作品,更晓得该怎么欣赏流行音乐作品。
某些年,她究竟在唱哪些? #
她的音乐为什么能让人哭泣?
#
我想自己有了答案。 #
梁静茹的音乐除了表现了自己人生阶段的不同心态,也真实地反映出观众的感情历程。
#
假如说《一夜长大》到《燕尾蝶》是在抒发初恋前后的体验,那《丝路》到《爱久见人心》则是对感情的深刻体会。 #
包括她今年入选金曲奖的专辑《我好吗?—太阳如常升起》,是时隔七年后的暖心之作。
从演奏技术到感情捕获都在层层递进,由浅入深。
她能用声音挖掘出曲目最深层次的内容,或则说她可以延伸音乐的深度,让本不该存在的内容在她的声音中得到完美展现。
#
是的,她的音乐在层层叠加,越垒越高。 #
我坚信此次出席《好声音》,也将是她与观众很久未见的礼品。 #
不过倘若来了厦门六中唱我相信,还是希望她能多出席其他的大陆音乐综艺。
#
虽然《好声音》还是以学员为核心的选秀,导师展示的机会甚少。 #
我还蛮期许她综艺现场的,坐等梁静茹的回想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