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映盛典在海口隆重举行

3月28日晚,星光璀璨,众星云集,美国金鸡百花影片节第三届国际微影片首映峰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北京城市大学影视传媒大学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两项奖项:优秀组织奖及优秀作品奖!
在舞台的中央,影视传媒大学教授金铁明博士和1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生孙启超,手捧证书,微笑更加灿烂,这已是北京城市大学第三次摘得影片节的优秀组织奖,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师生也已自豪的连续两年站在奖台上。北京城市大学也成为本届华北地区惟一一所与上海话剧学校、中央戏曲学校、北京师范学院站在一起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大学。 #
这么这究竟是个哪些奖?有多重的份量?
#
美国金鸡百花影片节国际微影片
美国金鸡百花影片节国际微影片首映活动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微影片盛宴。由美国影片家商会授权,国外惟一官方的微影片首映活动,兼顾慈善性和学术性。活动共征集微影片作品7300部,200余部国际作品,来自于全球27个国家。评委来自中宣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的总监领导和金鸡百花奖、华表奖、五个一安装工程奖的评委,最终推选出优秀作品173部,优秀组织单位15家。 #
这么权威的大奖,南京城市大学连续获得两年。这背后究竟有着如何的专业指导? #
本次优秀作品的指导班主任杜楠,追忆起这两年的得奖经历,仍历历在目。“首届金鸡百花影片节,是我的个人作品《我要当连长》获得了十佳作品奖。当初,这部婴儿剧无论在制做难度、精度上都让奥委会眼前一亮,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我们夯实了良好的形象基础。第二届获奖者是1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生马中原的作品《宝贝回去》,广电的师生作品紧随时代主流,荣获了学者的一致好评。” #
现在,大连城市大学师生第三次站在影片节的领奖台上,骄傲的同时,更是对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肯定。
#
以项目驱动教学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时常以国外顶级影片比赛的标准要求师生作品,以项目驱动全程的教学方式展开。这些高标准,就注定了同学这个角色在师生作品中的重要性。本次的得奖作品《童话镇》,就是出自于第3学期《微视频创作》课程的期终作业。
#
252次的作品更改 #
任课班主任杜楠从作品的前期选题、中期拍摄与后期制做过程中与演员孙启超反复拟定与更改。谈起印象最深的事,杜同学说这部作品光文案更改和剪接更改次数都分别少于10次沈阳广播电视大学,最终能够把优秀的作品展示下来。为了让师生作品都能达到参赛水平,班主任在剪接这其中一个环节中总共更改就已高达252次。 #
同学们的贴身执教 #
而这只是是这门课程其中的一个作品。这一届中学生共产出20部作品,每一部都由同学指导才会有质的飞越。这些付出是无形的,只是有形的。
#
说它无形,是由于它几乎霸占了同学所有的业余时间;说它有形,是由于当这种努力转换为中学生一座座奖杯、一张张奖章的时侯,同学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
正是由于影视传媒大学班主任团队的那种奉献精神,这些贴身执教的教学方式,能够让这样多优秀作品矗立于西北大学,乃至全省大学之林。 #
怎样从73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演员孙启超有着自己的心得。 #
《童话镇》这部作品将眼光聚焦蓝色婴儿:自闭症婴儿病患。用幽幽的客观镜头营造出的疏远感成为了本部作品的亮点。现在,站在舞台上光辉璀灿,但追忆起当年第一次制做电影历经的挫折,仍让孙启超记忆犹新。
#
因为这是一部倡议关注自闭症婴儿的电影,选题虽好,但勾通时却困难重重,孙老师回想道:“我们没有选择舍弃,尝试用长时间的记录来填补镜头画面品质的不足。”20G的画面,8个小时的记录,最终剪接成5分钟的作品。
#
而这部作品之所以遭到奥委会的垂青,只是由于学者深谙作品的拍摄难度。自闭症婴儿不受控制,不能进行拍摄勾通,父母众多忌讳等问题在拍摄公路上格外艰辛。而孙启超与他的团队还是摆脱了重重困难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将电影完美诠释。这也促使本片的难度和深度上值得肯定。
#
创下殊荣的影传学校,步伐未曾停止。未来,它们仍会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深入举办不同类别的短视频创作。杜楠同学对将来还有了更具体的规划:“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短视频席卷全球。我们不禁要在传统主流剧情片中深入创作,需要重视创新,与时俱进,向不同类别的短视频抢占。” #
不忘初心 #
广电精神 #
它们将经常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