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考试动态 >

上海公安局: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不法分子利用

2023-06-2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中考结束后,不少考生和父母日渐趋紧张的情绪中缓和进来,还有人放松了提防。据悉,有网民在社交平台直接公布未打码的考生准考证。准考证上,考生姓名、考生号、准考证号、报名单位等信息一览无余。

#

对网民上述行为,评论区有人告诫,不打码的准考证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可能窃取女孩的信息,导致更改志愿等一系列的问题”。

#

对此,6月12日,深圳市经侦局刑警大队九大队探长明玥告诉澎湃新闻(),轻易将准考证、个人身分证、考生号并且密码等个人信息公布到网上,容易泄漏个人隐私,或许会被不法分子运用,后续会降低联通网路勒索等非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和隐患。

#

此前,为更好地保护会考考生个人信息安全,多部委曾公布告诫,会考考生应保管好个人信息,包括会考准考证、个人身分证、考生号及密码、填报志愿纸质表、成绩单或查询页面截图、个人投档通告书等不能发同学圈。

#

澎湃新闻留意到,考生中考信息被别人获取致使不当后果的案例并不罕见。 #

据“河北经侦网路发言人”微博2023年7月10日发布的信息,曾经7月6日,辖区会考考生周某及其家属到临清县经侦局城镇分局报警,称发觉中考志愿被人歪曲。

#

7月7日,办案警员抵达山东省教育考试院调阅登陆日志,经过剖析研究内蒙古高考网上报名,确定吴某有重大嫌疑。7月8日下午,警方将吴某逮捕至辖区分局。经审讯,吴某坦承由于认为周某平常影响了自己学习,因此想惩罚一下他,它们的登入帐号和密码都差不多,自己便背着父母偷改了周某报的第一志愿,将其第一志愿改为坐落报名志愿里中下游的一所高校。

#

对于违法泄露考生准考证等信息的行为,北京申颂律师事务所所长律师沈海东强调,考生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搜集使用的,无论是搜集方,还是后续个人信息的接收方、使用方,都遵守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违背者将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严重的将处100万以下的罚单。

#

广州大邦律师事务所丁金坤律师告诉澎湃新闻,准考证、考生号及密码都是考生的个人信息,深受《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实践中,考生要提防那些个人信息或许被联通盗窃犯利拿来推行精准勒索,托词念书等各类理由来索钱。遇到很多可疑的电话或则短消息内蒙古高考网上报名,不要轻信,要多方查证,及时报案。 #

澎湃新闻记者吴琪见习生王惠雯唐巧稚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