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高手的“七星棋局”——四大古谱之首

会下围棋的人大多晓得“七星棋局”的名称,之后又为称“七子和局”。它是由黑红双方各七只子组成的,而结果又应当成为和局,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的排局体裁。其中最知名的“七星棋局”,就是被人们誉为棋局之王的“七星派对”,它也被誉为美国围棋四大残局之首。四大古谱《竹香斋》、《百局象棋谱》、《心武残篇》、《渊浅海阔》都载有此局。 #
“七星派对”有一个迷人入毂图势,初看好像红棋先穿行“炮”2-4再连“车”2-6即可获胜,而且黑“卒”5-6去炮以后,有解杀还将的妙手,容易促使水平不高的人上当。
但是此局着法高深变幻难测,但是前辈不经深入研究也难免败阵。过去“七星派对”常被江湖演员作为谋生糊口的看家本领。因为它们的流动性较大,摊贩弈棋的围观者较差,导致“七星棋局”的名称家喻户晓。
非常是“七星派对”的尾势可以弈成各式车兵对车卒象的实用残局,对实操很有参考价值,因此许多围棋前辈也深研“七星”残局,从而提升自己的残局内功。正因这么“七星派对”被人们公觉得“七星棋局”的典型代表。 #
但是,在古谱中未能将双方七子组成的和局作为一种排局体裁。因为受“七星派对”和古局“七子联吟”等棋局的影响,人们才渐渐产生了一个概念,习惯上把双方各七子组成的和局作为排局的一种特殊体裁。其中即将公诸于众,将它作为排局特殊体裁者,要首推排局家吴怀洁。从1939年起中国象棋残局,他连续在报上刊登“七子和局”,每局以三国演义判词作为局名中国象棋残局,共作有240多局,定名为《三国七子谱》。再者是过世排局家傅荣年,他于1951年出版了《象棋七星谱》。
“七星棋局”在方式上有特殊的规定,拟局的难度大,而“江湖棋局”的拟局难度更大,而且人们喜欢这些体裁的棋局。古局“七星派对”和“七子联吟”已经留传了几百年,迄今兴起不衰,也足以说明这些体裁的棋局是受到你们欢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