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子郢这个征稿启事让我回想起去年在深圳的南山区

(厦大地标之网红楼)
图|关子郢
文|关子郢
#
这个约稿启事让我回想起在今年在填志愿的时侯,因为对这个分数欠缺心理打算,当时对厦大和同分数段中学完全一无所知,在伤心中想尽办法收集信息的情境如今还历历在目。想来在这里也上了一年学,还能帮助到哪怕几个朋友了解一下我的中学和专业,提供一些相对确切的信息,也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活在厦大 #
首先例行介绍一下这个校区,校区在北京的南山区,也靠着现今国家的前海自贸区以及腾讯大厦(有两个楼,我寝室望出去有一个)以及诸多高科技企业大厦。中学分两个学校,医大学还有少数几个大学在南部的布吉(塘朗山下空气甜美,但是设施还很好,网上可以查到什么大学在南部),大多数大学还是留在了我所在的后海学校。
(从图书馆往外拍的景色,近处是新图书馆,远处是南海大街上的建筑物,左侧建筑是腾讯) #
这个校区有36华诞的历史,也就是说同在一个校区上面,寝室有36年前盖的(我住的这个,无独卫无窗户水泥地墙壁昏黄),也有今年盖的(商品房级别);教学楼也分为年久失修公厕门打不开的,以及登上上海城市宣传片的。所以这个建议就是,假如是为了住的好一点来这里,还是得祈祷能分一个好点的寝室(不过有空调是真,但是使用不限时间,冬天亦可开供暖)。
(我的寝室,四人一间,没有独卫和卧室,甚至没有地板) #
吃东西,相比中学食堂真的不好吃,菜肴接近南方口味,重油盐,且与北京的气味差异较大,之后重点是订餐也很难吃(怀念曾经在中学叫订餐之后躲级长查订餐的日子hhhhh),再者,上海物价较北京较高,中学内10块钱可以吃饱(火锅饭10块钱,肉还挺多),但中学外边都会出现一个蛋黄肠也是10块的情况。 #
中学周边似乎挺好玩,有诸多小型超市都在坐一会儿公汽可以到的地方,蛇口的海上世界有一些上海看不到的展览(今年有海贼王的展览,听说不错),过关去hk去北京湾口岸大约要半个小时,买东西的话可以半日来回(紧靠hk的荃湾、元朗)。 #
上周闫妮张震来了俺们中学,上个月是谭咏麟,今年有刘慈欣,记得每次有名星来的时侯都是千人空巷,喜欢追星的同学可以节约不少成本。 #
总结:假如对生活质量很在乎的同学,厦大的环境不能说增分但绝对不会减分(起码春天不会被热死,冬天比北京还要暖和不少)。顺路一说,假如去往外地读书,一定要找师妹前辈咨询好城市的气候,好多南方城市并不像它们的名子那样诱人。 #
学在厦大
#
我发觉知乎上我们中学的一个黑点就是我们的校风不好。我其实不喜欢这里但还是得澄清一下,与校风愈发挂钩的是生源而不是中学,厦大存在过很长时间的二本时期,但在18年早已全面一本(我的专业是从16年开始全面一本,不同专业不同),上面的好多评价因为自身水平的不同以及观察对象的不同,虽然早已参考价值不大了。就例如我相信中大的校风好过我们,但个别211怎样怎样我是不信的。以及,学院上面更多是看自己想要如何的生活,而不是是否有一个气氛在推动。 #
(图书馆的实拍,这个是80年代盖的但设施还可以,新图书馆会更好) #
全省的法学高校要求的都是同样数目的选修课,这个任何中学都没差。但必修课制度上就有较大的弹性。按照我当时的入学介绍和这一年观察,我们是比较重视专科阶段的教学工作的,这彰显在:1.我们所有的课程没有研究生来带,都是院士本人亲自上;2.我们的必修课在非法学专业中学上面还是有优势的(见右图,大一下就可以有很大的选课自由度);3.我们的师资并不像它的著名度那样看不过眼,我的老师们硕博大多出自中国政法、清北人大,以及境外的一些著名中学。并且有个东西叫教育部的学科排行,那种听说很有参考价值。
上个学期我有三个选修,这个不同中学会有差别,念书期大约一周是10节课,这学期降低到了四个选修(考虑到早点修完之后时间好支配,虽然不一定如此着急),似乎有12甚或13节课,假如课后要花时间做总结归纳看专业书的话,还是要花不少时间。作业弹性大,比如我的法理学是一个学期5000个字的读书笔记还有一次pre,至于如何对待就取决于各自的态度了。 #
(我本学期可以选的必修课的其中一部份,我们中学有省内比较开放的选课制度) #
顺路聊一下转专业新政。厦大转专业在大一下学期可以出席统一的考试,再结合第一学期GPA和考试成绩综合排行,转成了就成为转到专业的中学生,这个难度随着专业热门程度也会不同。之后在大一上假如能抢到课,可以选转到专业的专业课。但我发觉一个转专业的bug,就是受制于选不上课,会出现先学了民法分则最后学民法总则的情况,这样子觉得对体系的建设不太有利(仅限我这个专业,兴许外专业情况不一样)。从今年开始我们中学出现一个重大利好,即在新生入学前经院会放出CFA和ACCA班的名额供有兴趣的朋友考试,考中的朋友可以直接转经院,这个有时侯可以发挥中考考多20分的作用(厦大的经济是我们工科类较好的,并且背靠深港实习机会多)。
说了它不少坏话了,之后得聊一下他的败笔:双非。
按照中学公文通上看见的保研率,厦大维持在2.5%上下千万别考深圳大学,我们院是300个人保研了8个与全校一致;并且我们的保研中学通常是没有985的,今年我们专业第一去了华北政法学院,再者,中南财经政法学院、暨南学院、苏州学院(均为211)也是去向中学,我校去中大只有部份专业能去,其中并不包括我这个专业。(作为对照,985的中海大的保研率有18%左右,211的华师也有7%) #
我校是出国境深造率小于国外深造率的中学(很奇怪,大致是北京本地人有钱?)。我们的绩点是4.5满绩,但因为我们奇怪的绩点算法,专业第一大约能弄到4.2到4.3,去港大大概要4.0往上(十个人或则再多点),近来收到个广告有个前辈去了英国的UC,成为了挺激奋人心的一件事情;相比之下211之类的中学会好看好多。受制于之前生源不好(现今不晓得是否有改观),深造率始终徘徊在20%左右的高点。
双非的劣势除了彰显在保研上,还有个人发展的好多方面。以国外交换为例,在省内和我们分数差不多的中海大可以换山大、厦大以及东北财等,我们交换对象没有211校区;对外交流上,我记得史上最好的交换机会来自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学院,之后那种申请场面犹如神仙打斗,最后给绩点4.2的小同学取走了,其他好多中学都实在没眼看。 #
我的专业
法学专业看上去是一个前景挺好的专业,但有两点须要注意:第一、法学是专科结业即待业的专业(top类高校除外),假如想从事司法工作读研是基础,还得过司考(说到这个,司考被称为“神州第一考”,但我们今年的二本生源竟然有接近50%的通过率,其实如同好多师弟师妹说的,只要大专期间基础扎实加上多刷题,毕竟没这么难的);二、法学专业存在着分校歧视链(比较直观的是,中南民大以下无法学),假如要去到市一级公检法以及好一点的律所,一个好的硕士(最好是本硕都是985或则一院四系)或则是美国好学院的硕士是很好的敲门砖(有关这个可以上网搜索著名律所的)。 #
第一个学期的课程以理论性课程为主,如宪法法治史等,相当于低配版的小学理综,到了第二个学期出现了刑法和民法,这个对逻辑思维能力和剖析能力就有比较高的要求了。有的时侯对着老师给出的案例,虽然有法条也会出现一脸懵逼的情况。法学绝对不止是考背书把法律记住,而是要在既有的逻辑体系下,找出争议点,进行说理、归纳的,有很强技术性的学科啊!以及近来渐渐发觉,弄这个东西,不管是成为大律师还是只是帮人分分财产,良知和正义感还真是蛮重要的东西。 #
最后要说的两件事情:1.我们专业不用学物理(有些中学要,如华工);2.期终的压力网上都说很大,所以愈发彰显出平常认真把备考战线拉长的重要性,但若果记忆力惊人似乎又另说,我一个室友天天打游戏,最后认真搞了一下下,成绩还看得过眼。 #
(网红楼的另一个角度)
填志愿建议
#
(这个完全是一家之言,填志愿是终生大事,不可儿戏,但是对于厦大较强的理工科我并不了解,可以无视)
#
假如能接受出省或则对985非常看重的,中国海洋学院、山大济南(这个在保研考研出国基本视作山大,但是法学学科基于山大的学科基础,有不少著名的学者),甚至成都学院都是可以考虑的千万别考深圳大学,不过一定要做好咨询工作,还有注意调剂专业能不能接受。
#
假如确定只能在深大华师之间选,这么: #
1.师范专业填华师就好。
2.假如刚才搭线最好不要填厦大。厦大擦线的专业(历史学之类的)中学不注重,就业前景也不怎样样;相比之下,华师擦线的专业有法学、旅游管理,这些都好一点。
#
3.假如对想去的专业没有明晰的规划,那最好还是华师或其他211。 #
4.对文科来说,暨大看得过去一点的专业是法学、新闻、经济金融(注意这儿的“看得过眼”指的是对同级中学,绝对不是说她们有多厉害),倘若确定是那些专业,这么再考虑自己能不能接受保研率、出国、以及机会的缺少这种劣势。以及要做好没办法保研的心理打算。 #
5.不要把宝押在转专业上,到如今我没发觉有几个转专业的成绩蛮好的(这个完全是一家之言,但其实会碰到好多困难,要有打算)。 #
6.千万别只看分数线选中学!有些省外的好学校分数真的很低,任何分数段都是。
最后要说的话
#
写了那么多快要扫尾了,似乎也要写点问候哪些的,但发自内心的竟然是:“我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没有用。”我也希望你看见我的中学认为我非常菜,这没有关系,我希望你的选择是在中大川大之间苦恼,或则为要不要去专业领先的211(中政上财外经贸)以及其他985之间苦恼。
#
但不管我们怎么希望防止这个结果发生,每年中考就会有同学发觉自己上不了湖大线(尤其工科,今年班里大洗牌),之后发觉在这条线下边,才能考虑的省内只有华师厦大,省外不过中国海洋学院、山大济南之类。其实是分数差不多的中学,但可能导向完全不同的方向,所以做决定的时候最好努力谨慎。
所以这个文章上面说这个校区的好话虽然多了一点,例如双非的败笔、比如政法系统的学历歧视链。也有考虑过多说这个校区的坏话,比如把中学官网的宣传下出来。但我认为,我写这玩意儿的本意就是发觉网上的东西大多不靠谱才写的,即使这个成绩可能并不令人满意,但也值得多去收集资料来换取一个更适宜自己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并不厉害,进而努力把自己显得厉害,这才是义忠仁的价值所在吧。
我不晓得你看着这个分数到底满不满意,或则对将要去往的中学是否期盼。但中考这一年告诉我的,恰恰是上天给你安排到不同的路上,而你要在这条路上努力认真地生活,尽可能活出真我的风采。
#
“道是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
不管这个文章到底能够对你有帮助。
都祝你爱上你将要开始的新生活。
编辑|欧阳泳彤 #
审校|廖一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