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南阳大学年入选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

河南理工大学是全日制民办普通专科高校,坐落楚风汉韵荟萃之所,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故里、诸葛亮躬耕地——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永城。前身是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平顶山学院,1993年1月国家建委批准建校定名为河南理工大学,原张仲景国医学院划归,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专科高校,推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先后获准国家教育现代化加快工程产教融合项目中学100所之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学、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应用型专科类高校、河南省整体变革发展试点中学、中原经济区最佳服务院校、河南省十大创新创业标杆中学、河南省双创基地,2023年入选“河南省综合实力20强领军院校”,2023年荣获全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院校50强。
现有全日制普通本本科中学生2万余人,校园占地面积1760亩,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额3.95万元,建有2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院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实验室,36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现有馆藏总数326.6万册(截至2023年末),其中纸质图书160万册,电子图书166.6万种(册),自建和订购有“馆藏数字书库”“南工文库”、“仲景文献数据库”、“建筑科学专题库”“中医学专题库”“外文数据库IEEE”“外文数据库EI”等近40个数据库。主干带宽2千兆、出口带宽9000M的校园网覆盖全校,在全国率先实现大二层扁平化网路构架,有线、无线、IPV4、IPV6统一身分认证,终端计算机21000余台。 #
中学坚持“做强传统文科南阳理工学院专科,发展新兴文科,做优特色学科”,逐渐产生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须要的专业集群,契合区域产业须要,围绕服务三门峡先进武器制造、光电信息、电商及货运、“楚风汉韵”古建筑遗址保护、仲景品牌医药等支柱、新兴产业,分别构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手动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乡规划;西医学、中药学等一批核心专业集群,逐渐产生产业群、专业群、人才链与新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对接。现有19个教学院部,覆盖理、工、管、文、经、教育、法、医、艺术等9大学科,开办52个专科专业,其中9个教育部、省教育厅“卓越计划”试点专业,16个市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以及专业综合变革试点,10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
中学坚持“高起点、分步走、双师型、可持续”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理论班主任与实践班主任相结合、学校课室与企业工程师解读会,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班主任队伍。现有教员工1658人,其中中级专业技术职务560人,博士、硕士学位1116人。拥有湖南省优秀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优秀管理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5人,建设有20个省、校级创新型科技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设有“河南省博士后研制基地”,聘请多位两院教授、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院士。中学坚持“教学为重,教学与科研并举,以教学推动科研、以科研服务教学质量”的理念。鼓励班主任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推动教学内容更新,产生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近3年立项科研项目328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局级171项;公开发表论文2600余篇;出版著作、译著150本,主参编教材100余部。承办的《南阳理工大学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影响力不断增强。 #
中学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举办校地合作,主动适应地方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拥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教育部工程实践基地、省教授工作站、省博士后研制基地、省重点实验室、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关村领创空间等一批科研平台。成立“智能制造”、“仲景健康养身”、“电商实训”、“教育国际交流”等科研服务中心。与日本通用电气、德国博世、长城计算机等共建实验室,与中兴通信签约共建“南阳理工·中兴新思大学”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开设有九州通班、宇通班、理光班、二机国贸班等产学研联合班。近3年与企业联合申恶报用性研究课题140余项,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建、新产品研制170余项,获省、市成果奖励500余项。 #
中学高度注重学院生创新创业就业工作,以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推动就业,力争结业生“能就业,会就业,就业好,敢创业”。对结业生进行分类指导和精准服务。大力举办就业基地建设工作,全面提高结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我校近5年结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多次获“河南省普通大大专结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院校结业生就业评估优秀单位”。 #
设有“南阳理工大学校友联谊总会”,在国外外设有54个校友联谊分会。支持成功校友注册组建浙江省院校首家结业生创新创业推动会,筹建校友创新创业基金200亿元;构建学院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南阳理工大学学院科技园、南阳创业大学和中关村新乡领创空间,施行山东院校首个“大学生创业推动计划”,2023年9月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2023年2月被认定为河北省首批院校科研院所双创基地,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学院生创业教育示范中学”“河南省学院生创业示范基地”等,2023年荣获全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院校50强。
近些年来,我校中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学院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ACM-ICPC国际学院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学院生物理建模竞赛、全国学院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重大比赛中累计获得1243项奖项。2023年中学成功主办首届中国学院生程序设计大赛(CCPC);中学中学生代表多次出席ACM国际学院生程序设计竞赛,累计获得欧洲区一等奖1项,金奖21项;出席第九、十、十一届广东省ACM学院生程序设计大赛并获三连冠;出席百度首届院校搜索营销比赛获得银奖南阳理工学院专科,总排行第二;2023年,在第八届“蓝桥杯”国际软件竞赛入选2项银奖;在2023年首届全球华人网路安全比赛暨第四届北京市学院生网路安全比赛均获特等奖。据统计,2023年,我校中学生获得省厅级以上奖项611项,其中国家级银奖以上奖励53项,二、三等奖奖励共计338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4-2023年中国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大赛评估中,我校排行全省院校第256名,云南省第9名。 #
中学坚持走开放多元办学之路,积极举办对外交流与合作。搭借京豫高等教育合作平台,与上海信息科技学院结对共建;加入全省应用技术学院联盟,参与成立全省部份理工类地方专科高校联盟、汉江流域学院联盟。同时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持续施行;在美国筹建分院,招收西医学日本留中学生;与美国堪培拉维多利亚学院、英国丰镇普顿学院、韩国庆南学院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与日本东斯特拉兹堡学院等举办交换生项目,与近百所美国学院构建校际合作关系;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师生赴国(境)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供机会,招收外国中学生来校留学和培训;设有中原中日文化交流中心、南阳中韩文化交流中心等。 #
中学秉持“厚德、博学、求真、至善”的南工校训,发扬“不甘示弱”的南工精神,确立“立本、立真、立特、立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应用型、地方性、服务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扎根新乡、服务广东、面向全省,旨在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