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6年中考政策“4个调整”“6个不变”

今日,上海市教育局印发《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入推动小学阶段中学考试招生制度变革的施行意见》(以下简称施行意见)。依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强化和改进高考命题工作、推进高考市级统一命题的要求,北京将推动学业水平考试由市统一命题逐渐向市级统一命题过渡,去年仍保持市统一命题不变。 #
新的施行意见适用对象为2024—2026年上海市中学应届结业生和考取北京市中学阶段中学的返穗生、往届生。
明晰2024-2026年高考新政
“4个调整”“4个降低”“6个不变”
#
新的《实施意见》适用对象为2024-2026年上海市中学应届结业生和考取北京市中学阶段中学的返穗生、往届生。与此前的考试招生制度相比,新的《实施意见》主要有4个主要调整内容:
#
一是考试命题,学业水平考试由市统一命题逐渐向市级统一命题过渡。 #
二是南沙区等部份普通中学学位供给相对充裕的区,区属示范性普通中学分校经市教育局批准,可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在非中心市区,引入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区属普通中学中学,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将部份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 #
三是随迁孙辈升学方面,各区民办普通中学招收非新政性照料的非北京市户口中学结业生的计划为该校当初招生计划的8%至18%。具有北京两年高中完整学籍且考生本人持有在北京市代办且在有效期内的《港澳市民居住证》或《外国人永久永居身分证》的考生可考取北京市民办、民办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中学。民办普通中学录取时,非新政性照料的非北京市户口中学结业生与户口生同时录取投档,其投档人数不超过其最大计划数。 #
四是全面清除加分项目,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
#
同时降低了4个内容: #
一是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和招生办法另行拟定。 #
二是降低中学阶段职普融通试点变革。
三是降低做好残障人中考工作。
#
四是降低上海市中学阶段考试招生负面清单。 #
不仅上述改变和降低的内容外,学业水平考试课目与分值、考试方法等、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内容和作用、录取批次和补报规则、名额分配招生中学适用范围和比列、自主招生中学适用范围和比列、随迁孙辈报名民办普通中学“两个有”条件等均保持不变。
#
热点问答
问 #
上海市哪些时间推行省统一命题? #
答:按照上级关于强化和改进高考命题工作,推动高考市级统一命题的要求,北京将推动学业水平考试由市统一命题逐渐向市级统一命题过渡。北京将会继续强化和上级部门的沟通,按要求加快,2023年将保持市统一命题不变。
#
问 #
学业水平考试有变化吗?
答:《实施意见》中学业水平考试投档计分课目与分值、录取参考课目与分值、考试形式等均保持不变,为和省统一命题保持衔接,在投档计分课目分值表说明中删掉了道德与法制和历史合考不合卷、物理和物理面试合考不合卷的相关内容,具体方法在配套文件中给以明晰。 #
问
名额分配招生新政会有变化吗? #
答:《实施意见》中名额分配招生比列和考生符合报名名额分配计划的条件均保持不变。对于你们关心的“限制性分数线”问题,将按照上级要求,在年度名额分配招生办法中给以明晰。 #
问 #
为何要降低招生负面清单内容?
答:普通中学招生工作关系千万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教育公正与社会和谐稳定。《实施意见》在梳理上级关于中学阶段招生纪律和要求的基础上,降低负面清单,有利于明晰违法招生行为,推进违法招生整治2024中考录取要求,维护良好招生秩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
问 #
高二、初三的教学怎样安排?
#
答:本轮高考变革施行意见的适用对象为2024-2026年上海市中学应届结业生和报名北京市中学阶段中学的返穗生、往届生,目前在校中学生中七、八年级适用于本施行意见。目前七、八年级的教学要求与施行意见相一致,能实现新旧新政的平稳对接。 #
一是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安排保持稳定,与七、八年级的教学与复习打算相符。按照施行意见,投档计分课目与分值、录取参考课目与成绩呈现形式、考试形式与基本时间安排等均保持不变。七、八年级的教学安排和复习计划能较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业水平考试。
二是中学学业水平考试严格根据课程标准命题,与七、八年级所执行的教学要求一致。《教育部关于强化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23〕15号)是近些年各省市高考命题工作的基本遵照,重视考查中学生核心素质已成为各地高考命题的共性特征2024中考录取要求,不管是省统一命题还是市统一命题,均要求严格根据课程标准命题,加强课程的育人导向,指出情景设置,重视对中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在真实情景中剖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七、八年级的教学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均参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与高考变革要求相吻合。 #
三是教研指导和教学管理将做出有效应对,以确保中学生充分诠释学业成就。在全市统一布署下,各区教研部门将指导各中学分校积极应对新变化。各区各校将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做好各种教学与实验的条件保障。班主任将会进一步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及“学业质量”要求,围绕学科核心内容,悉心设计教学活动,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核心素质和综合能力。在高考备考和复习阶段,将按照考试具体安排合理调整训练要求,做好适应性测试等工作,确保中学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
文/上海商报·新花城记者刘晓星通信员穗教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