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PE基金绩效的常用指标(IRR:RateOf)IRR

评价PE基金绩效的常用指标 #
作为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层决策是重要的功能之一。前文介绍了PE基金管理系统的建设,对PE业务的运转有了一些了解,但没有介绍怎样评价PE基金的绩效,而这是管理层做出重大决策的主要根据之一。PE基金本质也是资本,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回报倍数。本文,笔者将介绍评价PE基金绩效的常用指标。
1.内部利润率(IRR:RateOf)
IRR是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指标,由于他考虑了资本的时间价值(TimeValue),这在金融领域是十分重要的概念。IRR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使各笔现金流的折现之和等于零,即净折现为零(NPV=0)。单笔现金流折合为折现PV的方法是:/(1+IRR)^;现金流出为正数,反之现金流入为负数。在估算IRR时,要使净折现为0,必须有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但是第一笔肯定是现金流出,否则便不能得出结果。在PE基金的前期只存在负现金流,由于项目没有退出,为估算IRR,常常将项目的公允价值作为现金流入。据悉,IRR存在多个值的情况,还分为IRR和NetIRR。估算NetIRR会剔除基金管理费,基金超额利润等基金相关的现金流,而NetIRR的估算将全部考虑。
运用IRR评判PE基金绩效的优势在于:首先,IRR考虑了时间价值,考虑基金整个生命周期的现金流,复利估算,降低了利润的波动。其次,PE基金的特征是前期现金流出多,后期现金流入多入股分红计算方式,借助IRR则会使利润率趋近于真实利润。最后,估算IRR的时期越长,其结果越稳定,这就意味着估算当期的结果和最终的基金利润之间的误差较小。
尽管IRR在PE行业中被广泛采用,并且在学术界,其适用性存在争议。由于IRR在估算的过程中,短期内的小项目IRR常常偏低,但毕竟挣钱并不多。真正挣钱的大项目由于投资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估算出IRR常常过高。但是,孰优孰劣呢?我想大部份人会选择大项目。举个反例:项目A:1年时间内投资,回报1.入股分红计算方式,IRR是20%;项目B:1年时间内投资100,回报150,IRR是50%;但你觉得那个项目好呢? #
2.资本回报倍数(MOC:of)
PE投资人常常会说:我投的一个项目实现了5倍的利润。虽然这个所谓的5倍的利润就是指MOC。所以,MOC指投资利润与投资成本的比值。其实,MOC并没有考虑资本的时间价值,这是他最大的问题。用处就是简单易懂。举例来说,2个PE投资人说,她们的MOC都是3,但那个好呢,还是一样好?你难以下定论。由于投资期可能不一样,一个用了2年,另一个用了10年,尽管都是3倍,但回报率千差万别。 #
MOC分为两种:已实现回报倍数(MOC)和未实现回报倍数(MOC)。项目没有退出时,MOC指的都是MOC,指的都是用企业当前的公允价值与投资成本的比值。只有当项目成本退出了,投资利润落袋为安了,才是MOC。所以,MOC是一个静态指标,应要结合IRR这个指标来使用,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评判投资回报水平。实际上,业界也是如此做的,所以有好多MOC与IRR的速查表供使用,按照MOC和投资时间可以便捷的查出IRR。
3.投入资本分红率(DPI:overPaid-In) #
在基金生命周期的前期,由于没有项目退出,来自项目的收入多半是分红。可用DPI来评判基金绩效,DPI指项目的分红和已缴资本之间的比列,该指标是一个比较好的现金回报率指标。其手指PE基金的分红,包括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Paid-In指已缴资本,包含已投入的成本和管理费等基金平摊费用。投入资本分红率等于1是损益平衡点,代表成本早已收回;小于1说明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大于1说明还没有收回所有成本;而假如没有任何分红的话,DPI等于0。 #
4.投入资本总额倍数(TVPI:TotalValuetoPaid-In)
#
TVPI表示所有已缴资本预计可以得到多少回报,值为总的预期价值(TotalValue)和已缴资本(Paid-In)之间的比值。在PE基金前期TotalValue指投资组合的市值,当基金的所有投资完全退出时,TotalValue指基金最后实现的利润。 #
5.实现比列(DTV:overTotalValue)
#
DTV指基金分红和基金总体预期回报的比列,即Ratio=/,所以也简称RR。其中,是指基金的分红,TotalValue是指预期的单价值,DTV的数额在0~1之间。在风险投资基金生命周期的最后,基金的所有投资完全退出,此时DTV=1。假如DTV较低,这么从这笔投资中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现金;假如DTV较高,说明早已从该项投资中取得了大部份的利润。 #
6.投入资本倍数(PIC:Paid-In) #
PIC指已缴资本和认缴资本之间的比列,值为PIC=Paid-In/。通过该指标可以看出PE基金的投资进展,PIC比列越大,所以基金投出的资本越多,基金所处生命周期越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