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招标采购局:“三公经费预算为零”

10月下旬以来,我省市级部门相继公开去年、去年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对于纳税人而言,这种数据的公开理所应该,而怎样公开以及数据的详尽、真实程度才是评判政府部门晒三公经费的诚心标准。 #
据统计三公经费是什么,10月至今,我省公布三公经费的市级部门和单位已超过了30家。其中,省招标采购局晒出的三公经费数据显示,该局2012年三公经费总共只花了公务接待费2700元,去年预算总额则全部为“0”,顿时引起社会公众的指责。对此,省招标采购局办公室负责人回应称,该局去年三公经费零预算,是因为该局正在报建机构变革方案,故财政未安排经费。 #
仍然以来,三公经费都是公众关注的重点。往年你们关注的重点大都是看哪家单位的公务出国花了多少钱,哪家单位的公车花了多少钱,在看惯了动辄几百上千万的三公预算后,忽然间冒出了一家预算为零的单位,这着实让人不适应了。 #
按理说,对三公经费预算为零的政府机构老百姓应当拍掌赞许才是,但此番对广东省招标采购局“三公经费预算为零”的出现,为何没有人赞扬呢?虽然缘由很简单,你们不相信一家市级机构居然没有公务接待、没有公车……
#
财政未安排三公经费,并不意味着没有三公经费开支。无论怎样三公经费是什么,三公经费预算为“零”,可效度不高,也经不起推敲。虽然因公出国、公务接待、公车消费等支出都可以全部压缩,但不代表单位没有“交通公共支出”费用。公务人员出门办公事,虽然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也是要花钱的,这笔费用由谁来出?“三公经费零预算”显然是不切实际、脱离正常公务需求的。所谓的三公经费预算为零,本身就是经不起较真的“虚活”。
由此看来,在看惯一些上级机关花钱消费,下属单位或则服务对象买单的现象后,当一家市级单位在三公经费预算方面忽然报出了“零”预算后,公众自然会指责。毕竟,单纯公布帐目,的确不能说明多少问题,由于数字里的水份是公众无法查验的。
笔者觉得,重要的是,监管、审计工作应当在“三公经费零预算”公布以后及时跟上,以检验“零预算”的真实性、可效度,督促“零预算”的实现。
孔垂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