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专业介绍,成绩斐然

鲁网消息,7月18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对外公布了一则关于信息工程系的专业介绍,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
信息工程系简介
#
信息工程系坚守“德才兼备,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将专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致力于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高超技能的人才,同时,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水平也在持续提高。
#
目前拥有教师队伍70人,其中包括8位教授、11位副教授、56位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山东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及30多位在企业兼职的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高达60%。在近年来的学术成果方面,教师们共发表了46篇论文,主持了19项省市级课题,出版了11部教材,获得了26项专利和28项软件著作权,还承接了14项横向课题。在各类国家、省市级竞赛中,师生们共赢得了20项一等奖、53项二等奖和94项三等奖。
#
目前设有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两大专业领域,涵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八个专业方向。同时,建立了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应用、网站开发、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互联网、智能控制等三十个专业实训室。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骨干专业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备受瞩目,同时拥有一门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的课程。此外,智能制造教学团队还荣获院级教师创新团队称号。该专业还积极参与了全国大数据行业、工业互联网行业等多个领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共计参与四项。
#
推进“产业与教育相结合、工学结合、专业合作”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已与泰山玻纤、青岛海尔等超过30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设立了定向培养班级、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徒制项目以及产业学院,并与43家企业达成了实习和就业基地的合作协议。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 #
职业面向
#
针对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及相关服务领域的各类企业,从事数据搜集与加工、算法模型培养与检验、人工智能应用研发、人工智能系统整合与维护等工作岗位(群)。 #
培养目标 #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需求,而且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他们拥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此外,他们还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胜任算法模型训练与测试、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数据采集与处理、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工作。
#
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开发山东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如Linux操作系统的运用,人工智能数据服务的提供,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的实现,深度学习应用开发的推进,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的部署与运维工作,还包括数据标注等环节。
#
实习实训 #
针对实际职场或工作环境,开展程序设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开发、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开发、数据搜集以及数据标注等实践训练。同时,在涉及人工智能的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性质的实训基地等地进行岗位实习。 #
大数据技术专业 #
职业面向 #
针对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数据处理与存储等领域的各类企业,我们提供包括数据处理与分析、大数据技术应用、数据挖掘等工程性开发的岗位,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等岗位集合。 #
培养目标 #
针对大数据产业领域,旨在培育具备大数据搜集、保存、整理、解析、开发以及系统维护等多方面知识及技能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这些人才能胜任大数据应用开发、数据可视化、大数据运维以及软件开发等岗位。
#
专业实训
主要课程 #
程序设计领域、大数据平台的搭建与日常维护、数据搜集方法、数据初步处理技巧、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实践、数据展示技术的运用及发展、大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的实际应用等。 #
实习实训 #
针对实际职业环境或工作场景,学生在校园内外开展大数据平台的部署与维护、数据搜集、数据初步处理、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呈现以及数据挖掘等实践训练,并在涉及大数据的企事业单位或生产型实训基地等地点进行岗位实践。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
职业面向 #
针对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以及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各类企业,我们提供涉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等各个岗位的服务。 #
培养目标 #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虚拟现实引擎、三维建模与动画技术、界面交互设计以及软硬件系统构建等核心理论及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将熟练掌握虚拟现实引擎的应用、三维建模与动画制作、界面交互开发、软硬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等专业技能。他们能够胜任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项目的规划、制作以及调试等关键工作,成为具备高技能水平的专门人才。
#
主要课程
本课程涵盖了虚拟现实基础理论、虚拟现实编程技术、影视剪辑、虚拟现实引擎构建、高级虚拟现实模型制作、三维动画创作、界面交互技术以及VR全景摄影等多个领域。 #
实习实训 #
针对实际职场或工作环境,学生在校园内外开展虚拟现实引擎操作、虚拟现实模型构建与渲染、虚拟现实动画的调试及捕捉等实践训练活动。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
职业面向
#
针对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及相关服务领域的各类企业,我们专注于前端开发、编程设计、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运维等岗位及岗位群。
专业教学
#
培养目标
#
致力于培养既精通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数据库管理、信息搜集以及数据分析等核心理论,又熟练掌握前端设计开发、数据搜集与处理等实际技能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此类人才能够胜任程序编写、Web前端开发、网站维护、数据搜集分析以及信息系统运维等多项工作。 #
主要课程 #
程序设计领域、移动Web开发技术、Web前端框架的相关知识、Java Web应用的开发技巧、程序设计基础、信息搜集技术、数据分析的策略、系统部署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
组织开展技能竞赛
#
实习实训
#
针对实际职业环境或职场情境,学校内外开展数据库操作、网页前端技术、数据搜集及分析、系统安装与维护等实践训练。同时,在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及关联行业等企事业单位进行职位实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职业面向 #
针对互联网及关联服务、软件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专注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安全与信息管理的专业领域,涉及网络技术支持、网络系统运行维护和网络系统集成等岗位。
网络组建与管理教学 #
网络架设与配置教学
服务器磁盘阵列架设实训教学 #
培养目标
这类人才需具备网络系统软硬件的安装与调试技能,熟悉网络系统的部署与调试流程,精通系统运维和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并拥有构建、管理和应用网络的能力。他们能够胜任网络技术支持、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和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
#
组织开展技能竞赛 #
主要课程 #
计算机网络入门知识、编程基础技能、Linux系统操作基础、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应用与防护策略、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网络系统的集成技术、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及管理、Linux操作系统的维护管理、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等领域的基础课程。
实习实训 #
针对实际职业环境或工作状况,学生在校园内外开展网络系统维护、网络系统整合、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同时,在涉及网络技术的企事业单位、生产型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岗位实践。 #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
职业面向
#
针对智能制造、自动控制、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视觉等领域的相关企业,我们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维修与维护、数据搜集与可视化处理、工业网络构建,以及智能制造产品质量的检测与管控等岗位服务。 #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服务智能制造领域,旨在培育具备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需求,还拥有扎实的数字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和出色的行动能力。能够胜任智能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技术支持、系统运行、设计研发以及销售等工作。 #
主要课程
#
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应用,机器视觉系统的运用,变频器与伺服驱动的实施,工业数据的采集及可视化处理,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与操作,传感器技术的智能检测,智能线数字化设计及仿真,智能制造单元的集成调试和应用,以及程序设计等多个领域。
#
实习实训
#
针对实际职业场景和工作环境,学校内外开展可编程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系统技术、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设计及仿真、智能生产线装配与调试等实践训练。同时,在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中,参与智能制造相关企业的岗位实习活动。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
职业面向
#
针对机械设计、自动控制、机械制造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该岗位(群)负责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改造与升级等工作。 #
培养目标 #
本专业致力于服务通用设备制造业,旨在培育具备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需求,还拥有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他们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胜任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操作、安装与调试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
主要课程
工厂在电气控制领域的技术应用,以及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实施和拓展;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流程,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传感器技术的运用与智能检测技术的融合;液压和气压传动技术的优化;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过程;智能制造单元的集成调试及其应用;变频器和伺服驱动技术的应用;以及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与操作技能。
实习实训 #
针对实际职业环境或工作状况,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应用、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编程及操作、智能制造单元集成调试等实训活动,并在通用设备制造行业进行岗位实习。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
#
职业面向 #
针对机械工程、机械冷加工等领域的相关企业,我们从事的工作包括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工艺的设计与确认、数字化设备的操作、智能生产线的现场管理、以及产品质量的检测与监管等岗位。 #
培养目标 #
本专业致力于服务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以及汽车制造行业,旨在培育具备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求,还拥有扎实的数字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创新精神。他们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具备综合的职业素养和实战能力,能够胜任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制造,以及生产线的运行和产品质量管控等工作。
主要课程
#
产品数字化设计及仿真技术,产品逆向工程,数字化制造工艺规划,生产线数字化模拟技术,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技术,数字化生产与管控系统的应用,数字化检测技术的研究,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起步网校,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智能制造基础理论。 #
实习实训
针对实际职场或工作环境,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接受生产线数字化模拟技术、数字化制造流程、产品数字化设计及仿真技术、以及产品数字化工艺设计的实践培训,并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以及汽车制造领域开展岗位实习活动。(通讯员:李金强、张柏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