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经济师 > 考试动态 >

北大附小校长尹超:回归根本做简单纯粹的自己

2024-02-1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殷超,高级教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现任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其中包括全国语文情境教学一等奖。 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项目10余项,出版《爱与自由的教育》、《绽放和谐幸福之光》等专着近20部,主编教材近10部。 #

7月毕业季,在北京大学邱德八体育馆,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友邵峰向全场3000多名本科毕业生致辞:“回到祖国”做最简单、最纯粹的自己。”

#

在这段广为流传的讲话中,邵峰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 不善言谈的他,因为儿子的一句话,出席了毕业典礼:“你是北大毕业的!”

#

“我突然发现,这位北大附小四年级的小北大学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责任感。作为一名北大老人,我为他感到骄傲,也希望我的同学们永远是自豪、有责任感的北大学生。” 邵峰的话既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欣赏,也是一个家长对学校的欣赏和对教育的期望。 #

北大附小校长尹超32年来一直肩负着这样的赞赏和期望。

#

九月,我沐浴着深秋的阳光,与这位开朗大方的校长面对面聊天。 “北大精神”是她嘴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词。 确实,从她20岁来到北大附小32年来,北大“思想自由、包容”的文化精髓不仅烙印在她的灵魂里,也烙印在北大的每一个角落。大学附属小学。

#

建设一个会呼吸的校园

#

“在这样的生态校园里,孩子们耳闻目睹,耳闻目睹,看到了绿色,感受到了历史,北大的品格一点一滴渗透在他们的心里,怎么能没有‘北大精神’呢?” #

凡是去过北大附小的人都会对校园的古典之美感到“惊讶”。

#

一位曾来学校“参观”的河南老师这样描述学校:“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树木,有200多棵古树,生长茂盛。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有着不同的姿态,学校没有特定的特色,为了建设,移植或砍伐一棵树,为了保护这棵树,学校建筑依树而建,萦绕在常春藤和古树之间,灰色而朴素的自然和人文面貌与多样化、开放的生态文化面貌相得益彰。” #

回到14年前,北大附小并不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 #

2002年,曾在北大附小工作多年的尹超就任校长。 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学校环境:平房漏水、楼房倒塌、上课时天花板掉落; 学校2000多名学生挤在6个不同的区域进行锻炼。 更夸张的是,体育课没有场地,学生只能在教室里跑来跑去。 #

面对一所五十年未变的学校,看着旁边欣欣向荣的北大,尹超决定对校园进行改造,并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挖掘和提炼北大附院的文化内涵。学校。 #

?梅花园全景(露台)

#

校园改造,学校会是什么样子? 是奢华风格还是现代风格? #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位于清代王家花园内。 古木参天,是学校先天的环境优势。 尹超决定将老北大恢复如初,保留老北大的风貌。 他以“青灰古朴”为学校的基本色调,仍沿袭北大“青砖、灰瓦、红柱”的风格; 同时,他保留了所有名人故居。 和古建筑。 #

更重要的是,尹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打造生态建筑。 在她的设想中,学生即使常年不出教室也能呼吸新鲜空气。

#

当时,生态建筑的建设在国内还处于研发阶段,只有吉林省长春市的图书馆进行过尝试。 面对种种质疑,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 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怎么办? #

“我知道有些人不同意这个决定,就连负责基建的学校领导也提出质疑,说一所小学不需要有这么高的志向。” 回顾那些年,尹超说:“校长要站得更高,想得更远,不要害怕承担责任,不要害怕压力,不要因为一点点而退缩。”风险。” 为此,从生态楼建设开始那天起,尹超每天早上6点30分准时到达学校,看图纸,督促进度,我一个人记下了四本笔记,我每次都成为“建筑专家”。

#

2005年8月,经过15个月的努力,我国第一座生态教学楼落成。 该建筑采用冷热空气对流原理。 送风口送出自然风,出风口带走浑浊空气。 孩子们不必外出。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大家形象地称这座建筑为“会呼吸的教学楼”。

#

事实是,不仅教学楼可以呼吸,整个北大附小都像一个氧吧。 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别具一格,几乎完整地保留了所有古树。 #

为了保留一棵大槐树,北楼西侧拐了一个角; 为了保护更多的松树,教学楼内建了一个天井; 为了不移走红柳、海棠、菊花树,操场上专门预留了一块地方。 这些努力的成果非常可观: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现有古树200多棵,其中100年以上的国家二级古树50多棵。

#

?学生漫步梅园 #

“赏燕园,阳光灿烂;红柳枝,墨色流淌;百草园,秋虫鸣;朝霞石,古松翠”,孩子们吟诵着这样的诗句走进了这个“绿色校园”。 简伯赞故居、何其芳故居、陈守义故居,院落幽深,曲径通幽; 清代王家花园,红廊绿影,古树繁花; 青年学子走过其中,树叶随风飘动,书声喧哗。 #

曾经破败的校园变得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还有附小最具特色的十三景:奇石发芽、赞颂南极、生态学校、励志格言、深爱古松、红色长廊花台,嬉戏百草,五彩沃土,水墨红柳,简老故居,王花园,放飞理想,一条书山之路。 师生们各显神通,为每一个校园景观创作了独具特色的七言诗。 #

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识会呼吸的教学楼、校园里的200多棵古树、校园的“四大古建筑”、校园里的花花草草。 #

今年,学校又有了新的变化——泡泡体育馆即将落成。 这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体育馆,新风系统齐全,可容纳儿童游泳、轮滑、篮球、羽毛球、文艺表演、教学观摩、高级研讨等。站在体育馆内,可以看到散落的透明气泡,倒映着蓝天白云。 这里瞬间成为校园又一标志性景观。 这不,10月31日,虽然体育馆还没有竣工,但学校行政团队的成员却忍不住在这里拍照留念。 #

为了这座体育场,尹超辛苦了10年,制定了70多个方案。

#

人在改变环境,环境也在影响人。

#

“在这样的生态校园里,孩子们耳闻目睹,耳闻目睹,看到了绿色,感受到了历史,北大的性格一点一滴地渗透在孩子们的心里,怎么能没有‘北大精神’呢?” 这是尹。 意图非常好。 #

“通过游戏制作课程#

“我们认为,对于6-12岁的孩子来说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用‘太大了’作为校训是不合适的,‘专心学习,快乐玩耍’才是最珍贵的教育传统,也是最生动的体现。北大附中的爱与自由。”

#

成为校长后,尹超一直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

这个问题的答案数不胜数,尹超的回答是:“爱”和“自由”是最接近教育本质的两个词,因为“爱”为教育提供了支撑基础,而“自由”则为教育提供了人格。教育。 发展空间。 “北大精神所渗透的爱与自由是丰富而深远的,意味着给予师生充分的关怀、照顾、欣赏和信任,让他们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专心学习、快乐玩耍。 ”。 #

这些思想以什么形式传递给孩子? #

殷超想起了冰心老人的话。 那是1991年12月11日,燕京大学校友冰心来到北大附小。 她激动不已,特意为孩子题词:“专心学习,快乐玩耍!” #

2004年,尹超和他的同事决定将这10个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字作为北大附小的校训。

#

“我们认为,对于6-12岁的孩子来说,用‘太大了’作为校训是不合适的,‘专心学习,快乐玩耍’才是最珍贵的教育传统,也是最生动的体现。北大附中的爱和自由。”尹超不止一次这样说过。 #

更重要的是,北大附小也有踢球的历史。 原学校王家花园园主王世祥是一位“技艺精湛、技艺高超”的鉴赏大师。 2003年,王士祥先生还为这座老屋题写了一副对联:“园中种菜,园丁也卖豆,名曰园,名学生遛獒,放鸽看鹰”。 ”

#

?学习与玩耍相结合的课堂 #

“这不就是为了鼓励我们北大附小的学生们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吗?” 殷超爽朗地笑了。

#

但是,什么样的课程最好玩呢? 是否还能让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给予他们最有价值的教育? 学校开始对课程进行大胆变革,从学科课程向活动课程倾斜。 更重要的是,学校逐步构建了具有浓郁北大特色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 #

尹超认为,未来的教育必须多元化、开放。 小学教育有两个重要内涵。 第一个是常识,第二个是个性化。 两者不能有偏见。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性成长和人格成长。

#

“就像我们建设生态校园一样,我们的课程也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

生命的英文单词是life,而在北大附小课程建设团队的解读下,生命有了新的诠释:L-love(爱); I-(公差); F-(自由); E-(尊重)。 在爱、宽容、自由、尊重四大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生命发展课程体系的主体结构表现为“三个层次、五个领域”。 三个级别是:所有人的基础课程、部分的扩展课程和个人的研究课程; 这五个领域是: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与艺术、社会互动和国际理解。 每个级别、每个领域对应多门课程,共有10个维度、25个课程模块、102门课程。

#

在尹超看来,自由最重要的内涵就是选择的自由。 通过这样多元、开放、立体、独立的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不同课程带来的不同滋养,给他们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和自由成长的空间。

#

为了让这种设计真正在教学中扎根,北大附小建立了一系列核心学科群。

#

例如,文科、语文学科组以“专、善思、雅言、尊”为特色,包括三大类10余门课程。 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博大吸收、优雅呈现,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

#

例如,《成长数学》课程的特点是研究数字、思考形状、启迪智慧。 它包括三个类别的 13 门课程。 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在身边学习数学,学习有趣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

例如,“卓悦英语”课程的特点是创设情境、学玩结合。 它包括三个类别的 10 门课程。 通过大投入、重视语境、多种策略、拓展思维、融合文化,实现有趣高效的英语学习,学玩融为一体。 #

?快乐的孩子们

#

与其他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不同,北大附小真正注重语文、数学以外的主干课程。 教材变了,教学方法变了,一切都在变。

#

2023年,尹超又有大动作。 在确保国家课程全面开发的同时,他利用周二、周五两个半天的时间,为全校学生开设了145门选修课。 此外,每周各年级还安排半天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

这么多的变化和活动,老师们也有疑惑和担忧。 住在海淀,名校很多,考试压力不大。 如果考试排名落后怎么办? #

但尹超却告诉老师,对待考试要高瞻远瞩,冷静大方。 因为“我们是北大的”。

#

“北大附小的课程设计具有广阔的视野和非功利的导向。 不是为了解释现在、应对考试,而是着眼于引导学生的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最终指向学生在学校的自由成长和未来的幸福和正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迪娜评价说,这是一次变革性的实践。 #

“这里没有官员” #

“年轻教师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也许他的想法不成熟,不切实际,但这需要团队去关心、去尝试、去激励。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个过程。”团队的想法互相激励,共同成长。”

#

原骨干教师因无法解决北大人员配备问题而毅然辞职,不肯留下。 结果,在外面“飘飘”了几个月后,他就想回来了。

#

留下还是不留下?

#

如果问任何一位校长这样的问题,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

但尹超无视中间“小钢炮”的狂轰滥炸,斩钉截铁地说“留下来”。 #

老师随后的表现证明了殷超的决定是正确的。 他的表现感动了很多人,也让大家更加珍惜这个团体。 #

“校长也是人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当人性与原则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选择?是更多考虑自己所谓的‘面子’,还是更多关注人的价值和发展?” 尹超如此反映。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