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压力角及变位系数的详细介绍

1 齿轮 模数 :m=p/π
齿轮模数 m=齿距 p 除以 3.14 #
测量过程中的简单推算 m,等于轮廓直径(即外周尺寸)d,再除以齿的总数z,然后加上2
2 齿轮 分度圆直径:d=mz #
分度圆直径d=模数m 乘以 齿数z
3 齿轮 压力角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为20度
压力角度数通常设定为二十度齿顶圆直径计算公式,除此之外,常见的规格还包括十四点五度起步网校,十七点五度,十五度,二十五度以及二十八度。
4 齿轮 变位系数 : #
范成法制造齿轮时,刀具的轴线并不和齿轮的分度圆直接接触,刀具中心点到齿轮分度圆的间隔数值除以模数,计算出的结果就是齿轮的变位系数数值,刀具的轴线位于齿轮分度圆的外部,这种情况属于正变位,变位系数为正数,如果刀具轴线位于齿轮分度圆的内部,则属于负变位,变位系数为负数。 #
通常情况下,当两个齿轮啮合且尺寸差异显著时,较小的齿轮需要进行正变位处理,而较大的齿轮则采用负变位方式,这样做能够确保两者之间的使用寿命实现较为均匀的分配
#
5 齿轮 跨齿数:k=zα/180+0.5 #
齿数乘以压力角除以一百八十,再加上零点五,这个结果需要四舍五入成整数,这个整数就是跨齿数k #
6 齿轮 公法线长度 直齿公式 Wk=mcosα #
(k-0.5)π+zinva #
简化为;Wk=m #
2.9521*(k-0.5)+0.014z #
斜齿公式 Wk=mcosα
#
(k-0.5)π+zinva
+2xtanα α=20时 tanα-α=0. #
其中角度α代表压力角度数,符合规定的数值为20度,除此之外,还包括14.5度,17.5度,15度,25度和28度这些选项
#
K = 跨齿数 X=变位系数 invα=tan(α)-α
#
7 齿轮 齿跳 Fr一般为0.025 (表示各齿跳动公差)
#
8 齿轮 齿向 Fβ一般为0.008 (表示各齿向公差)
#
齿轮轮廓的公差值通常为0.008,这个数值用于衡量各个齿的形状和尺寸偏差程度
10 齿轮 齿距 p=πm m 模数
#
11 齿轮 齿顶高 ha=ha*m
#
12 齿轮 齿根高 hf=(ha*+c*)m #
齿轮齿顶圆大小等于分度圆尺寸加上两倍齿顶高度值,分度圆尺寸就是基准直径,齿顶高度是单个齿顶的额外部分
#
齿轮齿根圆直径等于基准圆直径减去两倍齿根高,基准圆直径等于齿数乘以模数,齿根高由齿顶高加上齿隙高构成,齿顶高为齿数减去两倍齿顶系数再乘以模数,齿隙高为修正系数乘以模数
中心距 a 等于两个配对齿轮分度圆直径之和除以二,即 d1 加 d2 除以二,同时 a 也等于两个齿轮齿数之和乘以模数再除以二,其中 d1 和 d2 是那对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计算公式,z1 和 z2 分别是这两个齿轮的齿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