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高校“出走”落户周边城市城市圈发展滞后

学院出走,两股时尚。一者中东部大学为寻找发展,向南部沿海地区迁移。两者地方强校集中向省会迁徙,壮大一些高教洼地。
#
第二股时尚最近消息不断。在广东,坐落丰镇的四川林业学院将注册地变更为省会济南,坐落大同的湖南师范学院并入沈阳;在广东,坐落洛阳的广东高校在北京建设北湖学校…… #
而中部的高教强省——湖北,却反其道而行,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
福建,雄踞黄河航道和黄河第一大河流——汉江河床,自古交通便利;上海,作为美国的经济物理中心,有着“九省通衢”之美称。物理位置优越的四川,作为国外高等教育大省之一,高教水平令人艳羡,而省会石家庄,更是集优质高教资源集于一身。 #
但是近些年来武汉商贸学院是几本,多所上海大学,相继外迁,在扬州、黄冈、黄石、咸宁、孝感等地设新学院,并且整体迁建至其他城市。
省会大学“出走”,进驻周边城市,“下沉”式办学成风潮。
#
上海高教集中,城市圈发展滞后
#
据教育部2023年6月公布的全省普通大学名单,四川省拥有129所普通大学,位于于北京的有83所,高居全省第二,仅次于上海。
#
值得留意的是,上海,与上海、南京、成都一起被称为“高教第三城”的有力竞争者。拥有46所硕士院校、7所“双一流”的上海,是当之无愧的高教强市。
#
然而在上海“1+8”城市圈中,除北京外,城市圈其他城市只有18所高等高校,包括浙江师范学院、湖北安装工程学校、湖北科技大学、湖北工科大学、黄冈师范大学等7所专科高校,以及天门职业学校、仙桃职业学校、江汉美术职业学校、黄冈职业技术学校、湖北职业技术学校等11所高职高校。
上海城市圈,是指以北京为圆心,覆盖铜陵、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周边8个大小型城市所组成的“1+8”城市群。2003年,“建设北京城市圈”成为武汉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重要措施。经过10多年发展,至2023年末,上海“1+8”城市圈地区生产总额达2.63万万元,占全国GDP总额逾60%。虽然,发展不够、不协调,仍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上海城市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上海、重庆(杭甬)等都市圈相比也有不小的差异。
#
对北京城市圈来说,中心城市的高教优势,或许能幅射至周边城市,反倒或许产生人才虹吸效应,影响到周边城市的发展。
广州大学“出走”,进驻周边城市
2023年9月4日,扬州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在武汉汉口挂牌运行,标识着上海城市圈一体化加快。
早在2023年年初,广东省就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晰提出:鼓励在汉大学与北京周边县市合作办学、建设产业研究院,支持北京大学异地办学。
#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北京大学逐步将学校建设从市中心向市区扩张,并且是向周边城市发展。 #
2023年8月,华北林业学院成都现代林业研究院(学校)项目在大同市东津新城火爆完工,该项目占地1092亩,总投资47.35万元,学生规模将超出1千人。 #
2023年6月,上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湖新技术开发分辨局网站公布公示提及,上海华夏工科大学于2023年在武汉市梧桐湖新城取得1000亩农地建设新学校,拟迁建新馆。此举意味着北京华夏工科大学迁建至徐州步入了倒计时。 #
软科(ID:)对布局周边城市的广州大学进行了整理,十多所大专院校已在周边城市进驻,其中云南工贸学校九江学院、武昌首义校区宁乡学校都已启用落户。另外也有不少职业高校也纷纷到周边城市建分校。
#
“下沉式”办学成风潮 #
与北京大学向周边城市扩散类似的也有不少。 #
为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园区成立近五年来,京津冀诊所、学校相继与雄安举办对接合作。
如南京大学入驻雄安等。一方面疏解上海非首都功能;另一方面大学迁建可以帮助经济圈内高教薄弱的城市,共同均衡发展高教。
去年,上海多所大学改建学校、集体搬家的消息刷屏。2月,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部委举办公布会,介绍杭州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进展状况。市建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介绍,将坚定不移疏解部份教育功能,完成上海话剧学校、北京信息科技学院、北京公商学院新学院建设,并促进首都医科学院、首都体育大学新学院规划建设。同时,上海市也将加快新河、良乡高教新区向学院城转换,建设科教融合新村,加速推动美国人民中学大兴学校、北京焦化学院西城分院和中央民族学院朝阳分校建设。
#
去年5月,国家发展变革委公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动安装工程推行方案》的通告。《实施方案》强调,支持一批在京中央大学疏解转移到雄安园区。许多大学也抓紧机会,纷纷布局雄安,给雄安注入了新鲜优质的高教尿液。上海中学、清华中学、北京交通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学院、北京体育学院等陆续传出布局雄安的消息。 #
之外,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也谈到,“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工重庆医科学院新学院、中国航空学院新学院,建设上海艺术大学新学院、天津音乐大学新学院,推动南开中学滨海学校建设,促进上海中学国际医学院进驻滨海新城”。日前,重庆市多所院校纷纷传出新学院入驻市区的消息。
之外,也有一些省会大学也在外省其他城市纷纷布局。 #
2023年3月,南京市政府、杭州电子科技学院、绍兴滨海新城签署合作框架合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安装工程学校(杭电南京分院)拟进驻福州市越市区。 #
2023年2月,北京高校与西安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创北京高校安阳分院。据了解,现在西大新乡学院一期安装工程已基本完成,可满足1000名研究生、500名博士后和教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需求,基本具有明年开学后新生入住条件。
#
2023年1月,成都学院成都分院项目签约典礼在成都市举办,标识着重庆中学射洪学院项目即将入驻自贡市岷东新城。这是广东高校首次在北京此外布局学校。
2023年7月,上海市与江苏学院签署推进全面战略合作的相关合同,加速推动上海中学深圳分校建设。日前,重庆中学深圳分校建设工作迎来新进展,校区东区学术交流中心、教学组团、宿舍组团已全面完工,将于今年9月交付启用。 #
······
#
省会大学外迁,无疑有助于周边城市发展,但对于大学来说,选择外迁办学,成因却不尽相似。不仅促进城市圈发展外,也有一些大城市大学异地办学的重要诱因是可以节约费用,且拥有更好的办学条件。 #
据黄河晚报,北京某大学校长谈到,“在北京市内早已没有大面积的农地办学了,这是在武汉办学校的现实成因。”武昌首义校区教授也表示“学校在宁乡成立学校,直接缓解了学院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学院的整体办学名气。”武昌首义校区凤冈学校的启用给学院带给三个变化,一是学院面积提高了1200多亩,校园环境幽美,景色幽美,适合学生读书学习。二是办学条件得到缓解,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一流的软件设施保障。三是增强了与上海城市周边地区互融共通,促使了产教融合,为学院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院设置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不鼓励、不支持大学跨省举行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成立跨省异地学校。确需成立外省异地学院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列入本省大学设置规划,严控人数、严把条件武汉商贸学院是几本,根据隶属关系履行审批程序。
#
教育部的发文,使跨省异地办学新政再度紧缩,而在外省布局异地学院,或成为大学发展的新活路。期盼北京大学布局周边城市,能给广东省其他城市发展带给新的生机。 #
新闻来源:综合整理自黄河晚报、中国新闻月刊、各大学官网、湖北省政府官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