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培训机构天价押题班是“忽悠”还是另有内幕?
2023年末,一起考研物理疑似“漏题”事件,将考研培训机构“神押题”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培训机构推出的天价押题班,是“忽悠”还是另有隐情?“神押题”靠的是班主任的多年经验还是特殊身分?
#
对此,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调查。
“天价”考研培训高达20亿元
#
“不过退钱”“保障合同”都是套路
记者调查发觉,以“神押题”为噱头的各种考研“天价班”在多地火热。
在上海,某考研补习机构承诺与考生签订“保障合同”的培训产品中,最实惠的“会计硕士全科砖石彩虹卡”18800元,最贵的“学硕、经济专硕、临床医学综合全科至尊彩虹卡”元起;在广东,华图教育囊括初试到复试的全程合同班,收费3.98亿元;在上海,配备有补习员的VIP一对一服务“天价班”,费用一般在10亿元至20亿元之间。 #
记者发觉,这种宣称“效果绝佳”,乐意签“保障合同”,保证“不通过退货”的“天价班”,实际上多是“忽悠”。 #
以押题“高命中率”作噱头、博眼珠。“很多培训机构通过晒押题成绩单来吸引生源,虽然有好多门道。”一位广东考研公共课补习班主任孟院士说,不少押题虽然只是内容挪到了一点边,就单方面宣告成功。甚至,有些机构还按照后来发布的考试题,偷偷更改之前留在网上的押题材料。
#
在命题信息保密工作日趋严格的当下,“除了一些师资实力极强的大机构,好多押题班虽然只有宣传意义了。”多年经营法学类考研专业课培训机构的高某说。 #
不少向学员承诺“必过”的天价班,一般还会签署所谓“保障合同”。上海一培训机构经营者杜某告诉记者,“保障合同”其实并无保障,常常只是对于考不过的中学生返还部份杂费。如,江苏某教育机构收费3.98亿元的培训班,学员未通过考试仅能得到退票1亿元。
业内人士透漏,以20个中学生的高价培训班为例,只要有一两个人考试通过培训班才能赚回成本,其后每过一个人都是净挣,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
“押题班”真的有“内部渠道”吗? #
记者调查发觉,一些考研培训机构宣称,“我们的老师有内部资料”考研补习培训班,“我们的老师多年参与考研出题”,“我们有内部渠道了解信息”等。培训机构真的有所谓“内部渠道”吗?
据了解,教育部明文规定:院校内部任何部门和工作人员不得举行或参与举行考研补习活动。
#
考试大纲编撰人员、命题人员不得公开其参与命题、考试工作的身分或以考试及命题参与者的身分从事教学、学术及各类社会活动,不出席任何方式的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辅导和补习活动,不以任何方式透漏试卷的内容、命题工作情况和从事有关考试内容方面的任何咨询。 #
目前,活跃在考研培训一线的“押题老师”,多是供职于培训机构的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培训老师,或是一些并无命题经验、供职于院校的兼职班主任。 #
“理论上说考研补习培训班,参与出题的老师如今是不敢也不会到押题班去讲题的。都是签了保密合同的,违法要入狱的。”一位前些年曾参与院校考研出题的青年院校班主任告诉记者。 #
据了解,考研出题人需签定极为严格的保密合同。
#
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施行考试作弊行为,向别人非法转让或则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卷、答案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刑期或则徒刑,并处或则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刑期,并处罚金。 #
“高校老师不太可能为赚几个钱冒如此大的风险。并且,目前的考研出题形式有根本性变化,尽管是出题人想漏题也十分困难。”孟院士说。
据介绍,在原先“开会命题”的时代,研究生考试是各校老师聚首一处共同出题。其实也有保密举措,但难免信息泄漏。“不一定是原题,但有人了付钱,把命题的方向或则相关材料漏出去,得到的人研究一下才能猜得八九不离十,押题其实准。”
#
“但是如今行不通了。研究生考试出题不再‘开会命题’,出题人不碰面,各出一部份,信息相互不通,有关部门最终找极少数的人拼题,责任明晰,出口很小。”孟院士说。
#
还有什么环节有可能漏题?
据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几年,即使命题形式在变化,保密制度在加强,但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些环节依旧存在泄题漏洞。 #
2012年和2023年,都曾有社会影响较大的漏题泄题案件发生,并步入司法程序。从公开信息看,泄露题源头并非是命题人。“试卷的彩印环节、运输环节,非常是在向基层地方运输保管时,泄露题可能性最大。”孟院士告诉记者,曾有试题地方运输保管人收受培训机构行贿,私拆试题因此获罪的先例。 #
不过,记者发觉,与公共课相比,由各个院校自主命题的专业考试,是目前考研泄题风险较高的环节。 #
高某向记者透漏,英文、政治、数学等考研公共课的命题信息与人员保密制度,一般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订,保密工作也由其统一监督施行。 #
而各招生单位的专业课,因为课目诸多,命题信息和命题人的保密工作由各院校、科研机构等招生单位自己落实掌握,因而,保密举措力度比起公共课显著趋缓。
一些考研专业课培训机构,一般会针对性地选择个别院校的特定专业,不遗余力地编织人脉网、情报网,使考研专业课漏题风险大大降低。 #
记者寻问上海名牌院校考研专业课漏题“行情”时,高某告诉记者,漏一次题领到的钱,通常起码相当于在商业培训机构上一整年课的收入。
#
多名专家建议,对于一些考研机构承诺未能兑现、进行虚假宣传等触碰法律红线的问题,应该根据广告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取缔。 #
同时,对于考研专业课漏题风险,应当进一步加强各招生单位的保密举措施行力度与责任倒查机制。
#
据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尽早构建考研培训机构“黑名单”制度,引导中学生理智报班。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