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旅游局旅游职业经理实验班你校学制是几年?

你校是民办还是公立的?
答:我校是全国办学最早、质量一流的民办的全日制、省厅级重点中等专业旅游学校,直属广东省旅游局领导和湖南省教育厅管理。
#
你校开办什么专业?
#
答:酒店服务与管理(市级品牌专业),导游(市级品牌专业),旅游演出艺术,旅游外语,旅游英语湖北省旅游学校,旅游文员,民航服务,旅游财会,工艺美术(中考班),旅游服务类(中考班)
#
你校开办什么特色班? #
答:成长工程实验班,经云南省旅游局批准,中学为落实局旅游人才成长工程计划,专门开办: #
灵秀山东导游实验班(独立培养,单独考试,颁授全省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旅游职业总监实验班(自主招生,独立培养,颁授广东省旅游局的旅游职业总监资格证书) #
直通意大利留学专科实验班(通过英语能力水平测试,达到2级及以上水平,直接派遣到台湾著名学院专科学习,半工半读) #
你校学制是几年?
答:中学结业生学制两年,施行2+1学分制教学模式湖北省旅游学校,五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相关中学生通过继续教育,可套读武汉学院本科。中学结业生学制一年。
#
你校对中学生的管理是否严格? #
答:我校采取半封闭式的管理方式,上课时间不容许中学生外出,各班级严格考勤制度,白天有教师、学生会主持点名,按量关灯用膳。 #
你校杂费是多少?
#
答:1.经省物价局(鄂价费证号2006—70—022)核准,中学每年的收费为3900元,其学校费3120元,住宿费500元,书本费280元。 #
2.【免杂费教育】根据鄂财教发【2012】225号文件,就读中职所有农村(含县镇)中学生,包括地级以上城市新远市区户籍的中学生直接认定为免杂费对象,中学只缴纳住宿费和资料费。【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中学生可申请国家每生每年1500元助学金。 #
你校有何让利新政?
#
答:1.10%的在校中学生可享受500--1000元的奖学金。 #
2.对宜昌、十堰、神农架地区来校就读中学生每中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
#
没有出席高考或被其他中学投档的中学生能否报读你校? #
答:可以报读。中学生可以带上相关护照(户籍本或身分证、毕业证书),直接到我校招生办报考即可。
怎么报读你校?
#
答:应、往届初(高)中结业生凭结业证书、身份证(或户籍本人页)报考。凡报读我校者,不受区域、志愿、档案限制,每晚8:00--17:00,节假日不休。咨询电话 #
报读我校有三种途径:1、直接到校招生办报考。2、登录我校网站报考(会有招生办老师跟踪联系)。3、参加高考也可以补报我校第一志愿。 #
当地报不了你校的志愿或中学不给报读你校如何办? #
答:报不了我校志愿的中学生,可以带上相关护照(户籍本或身分证、毕业证书),直接到我校招生办报考即可。 #
你校中学生就业怎样? #
答:我校与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特区、江苏、浙江、武汉等多家单位构建稳定的就业关系。如澳大利亚集团、索菲特饭店集团、洲际饭店集团、北京首旅集团、美国加勒比游轮公司、上海锦江集团、南方民航公司、东方民航公司、天津圣丰洋国际邮轮公司等,每年海外就业达200多人。结业生就业囊括旅游机关事业单位、高星级饭店、旅行社、航空公司、铁路公司、金融行业、汽车行业、医药行业、房地产行业、大型工贸中心及以印度、日本、阿联酋、澳门等海外旅游市场。 #
结业生可取得什么证书? #
答:1、完成中学的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领到全部学分的中学生,颁授由国家教育部门验印的大专结业证书。
#
2、我校设有职业技能鉴别所,中学生通过考试可以获得多个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导游证、普通话等级证、服务师等级证、公关员证等,80%的中学生通过教学实习可获得国外研修证书,20%的中学生可获得国际研修证书。 #
报读你校结业后能否继续升学深造? #
答:依照省教育厅有关文件,我省高等中学招收中职结业生全部推行技能中考和高职高校单独招生,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占70%,文化考试成绩占30%。我校结业生可出席技能中考圆学院梦。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发挥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办学资源,经武汉学院继续教育大学批准在广东省旅游学校筹建教学站,并招收高等学历教育中学生。
#
怎么乘车到你校?
#
答:校区地址北京市洪山区雄楚大街488号,市内乘529、556、581、586、590、601、618、715、723、811、901到雄楚大街艾格外科站下车前行即到,也可乘广州轻轨二号线到刘家湾站下沿雄楚大街回行300米即到 #
你校的师资力量怎样?
#
答: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须要,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优化,我校产生了一支高学历与双师型班主任队伍。现有专职班主任100余人,其中中级职称20余人,高级职称70余人,90%以上专业班主任具有“双语型”和“双师型”资格,聘请深圳学院、湖北学院等单位10余位著名专家、教授兼任客座院士,指导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