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中学铁粉,居江湖之远,只能管中窥豹

笔者始终是涟水一中铁粉,居江湖之远,只能管中窥豹,难免疏漏,还望指正。 #
中考情况 #
涟水一中中考成绩的判定指标有三个,一本率,南大人数,清北人数。这三个指标每年都有,但是比较稳定。
#
去年一本率在96%以上,显著低于今年。 #
南大人数39人,处在历史高位。淮中保持了14年的南大投档第一,今年输给了南师附小,去年并列第四。南师附小60人,南京一中41人,海门学校40人。
清北人数没有确切消息,应当在8到13人之间,也是历史高位。
#
去年淮中高分段表现依旧强劲,118人全国第二,但超高分段表现不佳,虽然这个分数段有一定碰巧性,一五年的高位,不足为奇。真正疲弱的是大赛。
#
探求中的新中考
2023年是新中考元年,但新中考启动是2023年,笔者有幸出席了涟水一中关于新中考的第一场宣讲会。隐约记得,请的是一位北京专家,全程乏味,事后看我们和北京的新中考并不是一回事。 #
只记得领导的一句话:对于新中考我们也在摸索。这是一句实在话,当时全国对新中考的“两根据一参考”的“一参考”都比较迷茫。
#
但有一个地区先知先觉,就是北京。 #
所谓的一参考就是参考综合评价,但怎么参考,开始并没有明晰。 #
如今看综合评价早已弄成了一个特别大招生类别,明年广州学院综评降低至230人。西北降低30人,达到了180个,江苏学院新增辽宁省招生30人。 #
去年B类高校招生将近4000人,都是省内一本高校,A类高校招生2287人。综评报考人数14.7万人次,可见热度之高。 #
综合评价的考察点好多,有各类奖项,中学排行,证书等,但这儿面含金量最高的是五大大赛。
#
五大大赛奖项也是强基,院校专项,清北各类计划的敲门砖。 #
上海双特生
#
上海在2023年招收科技特长生和学科特长生,目标就是针对各类特殊类别招生,其中大头是综合评价与强基招生。 #
上海十三上校长在接受专访时说:“因为它主要是对标院校将来招生的,根据强基计划和综评投档,所以他的考评首先还是和中考招生有点类似。” #
考生加试合格后,须要和考取中学签署相关合同,获得预投档资格。高考成绩达到高考总分80%的预投档考生(相当于560分),将直接被相关中学投档。 #
这5年上海两特生的招生计划年年大幅度降低,去年一共1846人。 #
以南师附小为例,去年招收两特生150人,这为该校的学科大赛输送了大批优秀中学生。全市从小学开始早已产生大赛的气氛,为小学的大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期的综评和强基等各类特殊类型招生铺平了公路。
#
去年数学国际奥林匹克大赛中国国家队5名球员中有两名来自南师附小,她们双双获得IPhO金牌。 #
淮安学校仍然是北京学院投档人数第一的中学,但从今年新中考开始,被南师附小远远甩在了前面,这不能说是巧合。
南大在全省招收强基学生208人,四川42人,上海13人占比31%。综合评价投档230人,上海31人,占比13%。
#
上海在旧中考的排行始终不高,但新中考北京渐渐找到了觉得,非常是他家的大赛成绩,全国独占鳌头。
笔者在今年10月就写过文章介绍上海特长生,
下边是文章截图: #
淮中的特长生 #
上一篇讲了县中的崛起,但在大赛上,无论从师资还是资金上都没办法和超级学校相比。好在好多县中有院校专项和地方专项,对大赛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专心致志拼中考就可以,所以我们看见无论是状元还是理科前100名,县中都压倒性的胜于超级学校。 #
以南师附小,上海分校,天一学校为代表的宁波和苏北的顶级中学则在大赛上夺得甚多,之后通过特殊类招生,让中学生向下跨一个台阶。 #
涟水一中作为常年居于全国前三的小学,在这场大赛中暂时落后,我们觉得淮中对科技特长生的力度可能是诱因之一。
#
今年教育部明晰院校停招高水平艺术团。但去年淮中艺术特长生(也就是开明乐队)仍然有20人的招生名额,而科技特长生也只有20人。
#
在2023年南师附小早已停招艺术生,全面转向科技特长生和学科特长,多年积累成绩卓著,明年继续扩张,可以看出南师附小在全面拥抱新中考投档形式的转变。 #
艺术特长生招收对象基本是老开明乐队的中学生(去年合格公示和2023年投档公示可以证明),对于新中考特殊类招生而言,艺术特长作用很小。 #
南师附小对标的是新中考院校的投档形式,我们对标的是哪些? #
这是南师附小科技特长生的招生简章,上面要求明晰具体。 #
这是涟水一中科技特长生的招生简章,笔者将这份招生简章给北京的老师看,她们一头雾水。 #
笔者觉得涟水一中招收科技特长生不仅仅是延揽人才,还有一个目的是让南京的小学生产生出席大赛的气氛,因而全面提高南京的大赛水平。只有明晰奖项要求,全市中学生才晓得怎么努力,而不是小圈子选拔,关于科技特长生下一篇具体讲。 #
结语
新中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大赛只是其中的一部份,特长生也只是大赛的一个培养渠道。虽然有三天我们注重如北京,也不一定有北京的成绩,由于我们没有北京的院校老师资源江苏省淮阴中学,能上大赛的老师短缺,更不要说院校的人脉资源。
#
笔者只是想通过一个侧面江苏省淮阴中学,给你们讲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想,材料有限,难免疏漏,欢迎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