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发票报销的3种情况,你知道吗?

在财务人员眼中,有一种收据是恨不得敬而远之的,那就是跨年收据。跨年收据是一个令财务头大的存在2023未开票收入如何做账,今年跨年收据报销要根据这个来,国税局也已经明晰:这3种状况一定要分辨清楚。现在来和你们聊一聊跨年收据。
最普遍的跨年收据是企业职工今年费用,这要到2023年才可以报销。此类状况,财会处理上都是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进行核算。 #
在国税处理上,应在2023年5月31昨日的汇算清缴进行补交纳,在国税总署公告今年第28号中明晰规定:追补税后交纳的追补期限不得少于5年。 #
不仅上述比较普遍常见的状况以外,也有一些因特殊状况没能在当初取得收据,造成了跨年收据的形成,又该怎么处理呢?下边这3种状况,一定要分辨清楚:
状况一:钱早已给对方了,而且对方还没给开发票 #
若果是钱早已给对方了,而且对方由于各类成因没有给收据,像这些状况,在财会处理上:在付款的时侯应记入“预付账款”或“合同资产”科目,且在当初年底不须要进行调整。
#
在国税上:在缴纳年底季度所得税时,税后交纳还要暂按帐面发生总额来处理。
#
留意,在汇算清缴结束前,还要取得相应真实有效收据。 #
状况二:收到货物但没支付相应税款也没有收到收据 #
这些状况又要辨别固定资产和通常货物。 #
首先是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在财会处理上可以暂估进帐,并摊销摊销。取到收据后可以对帐面价值进行调整,这时侯还要按调整过后的帐面价值摊销摊销,倘若是早已摊销的总额,就不须要进行调整。 #
在国税上,按照税务函〔2010〕79号规定,暂时没有取得收据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协议上详细总额记入固定资产作为计税基础摊销摊销。
然而,假如实际摊销和暂估摊销存在出入,这时侯还要在取得收据的时侯进行调整,留意,调整还要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12个月内进行。
#
这儿还须要告诫你们,但是没有收据,暂恐怕提的摊销也可以税后扣掉,并且不受通常费用成本的“汇算清缴结束之前”失效的限制。
再者就是通常货物:
通常货物在财会处理上:需按协议总额暂估入帐2023未开票收入如何做账,确认相关负债,于是再度月进行贷方,等收到收据后再进行费用成本确认即可。 #
在国税上,关于增值税,假如明年没有取得收据,这么久没有纳税义务,可以在年后取得收据以后再进行销项税确认。
#
关于企业所得税,可以暂按帐面总额进行税后扣掉,汇算清缴接受之前补充收据即可。
#
为了让你们更直观的了解,下边给诸位举个实例:
投知界国税公司12月末订购一批材料,协议对价10000元,增值税1300元,使得投知界地税公司在12月31号这三天收到了这一批材料货物,在次年1月10号这三天收到了对方开的收据,收到收据的同时当天就支付了相应的赃款。这么,投知界国税该如何处理相关的财税事项? #
相应的地税处理,可以参考右图:
#
状况三:因对方歇业、破产等情形引起难以取得收据
#
假如运气不好遇见由于对方歇业、破产或则倒闭等这些状况,这时侯就须要确认拨备处理了。在国税上假如有资料可以证明开支的真实性的,可以做税后交纳。 #
可以作证明的材料有:对方破产公告、注销证明、合同、协议、物流货运证明材料、出入库收据等。 #
为了以防万一,建议你们还是把相应材料保存好,以防不备之需。 #
以上内容仅供你们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根据,如有不足,欢迎强调或补正。
有任何国税疑惑、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可在评论区讨论或问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