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父亲生于:有辛酸,有泪水,非常丰盛

母亲生于1949年,此生从事教育事业,现已离休多年,在农村家乡安享晚年。
#
我长期在外省工作,春节回去一趟,短短几天相会,就前往异乡,极少能静下心来与妻子谈谈天。幸有儿子在家工作,服侍膝下,我也少了后顾之忧。 #
灾情这几年,尚未回去春节,2023年新年总算携女儿儿女赶回家乡,一家人开开心心团圆。 #
大年三十吃年饭,满满一大桌菜,十分丰盛。我和儿子两家人,加上母亲,一大伙人围坐在餐桌旁,觥筹交错,喜笑靥开。
见到儿孙绕膝,团团聚圆,尽享天伦之乐,母亲不顾身患帕金森病,多饮了两杯酒,满面绿光。 #
吃完饭前,我们在火堆边取暖,一边聊天。母亲喝了酒醉,话有点多,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聊起了他的人生经历。
但是曾经对他的大约经历略知一二,但他这么近距离推心置腹讲他的前半生经历,是第一次,有艰辛,有眼泪,有喜悦。我们聆听着他的述说,如同就发生在今天。 #
丈夫小时候,母亲去世,靠着两个侄子辛劳养家,好不容易写完小学,没有再读。据他说,那种年代,高中生学的知识很扎实,抵得上今天的大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不错,因家庭条件局限,只能逐步就读。 #
儿子中学结业后,在那种吃大锅饭的年代,混了几年,也没有哪些活路。 #
1971年,一个凑巧的机会,村里本家亲房一个侄子在村学校教书,学院缺同学,他晓得母亲读书时成绩不错,便把女儿介绍进学校兼课,自此儿子开始了艰辛的25年公办班主任生涯。 #
母亲在中学拿着低廉的工资,任劳任怨,对工作从不挑三拣四,有空时就回去帮父亲做做干活,把我和儿子女儿二人扶养长大。
我清楚地记得,我读高中时,有一年冬天的早上去念书,天气太热2023小学代课老师有前途吗,我穿着旧衣服,脚穿喇叭裤。衣服下摆处的扣眼坏了,钮扣扣不上,寒冬往旁边灌,冻得我四肢发冷。那时侯太穷了,买不起新衣服和新鞋,如今想上去,那时侯真的很苦。
#
25年来,父母教过的师生不计其数,有的读师范结业后又回小学教书,薪水还比丈夫高。和以前的师生做朋友,待遇比不上师生,站在一起矮半截,夹着尾巴做事,心情的压抑烦乱可想而知。 #
丈夫有一段时间在学院管财务,从他手里发出去的薪水和补助,每位人都比他多,他拿的极少。
#
哪个年代,母亲常年心情压抑和烦躁,同公立班主任相比,公办班主任做一样的事,并且做更多的事,却拿特别低的酬劳,心中很不平衡,但无可怎奈。
倍感人生的不公正,妈妈实在忍受不了,有两次打算离开学院,跳出教育行业。
#
一次是想学做木工,拜一个表弟为师,然而表哥说自己带的弟子很多,加上年龄大了,不愿带他,这个机会就错过了。 #
也有一次,他带着礼物、骑着摩托去一个熟人家,想托熟人帮他介绍工作,等了熟人一个多小时,都没等到熟人回去,悲哀离开了。 #
自此他舍弃了自谋活路的准备,一门心思投入艰辛的公办班主任生涯。
#
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2023小学代课老师有前途吗,国家有新政将公办班主任转公立,眼见这些有关系的公办班主任一个个转公立,母亲压力巨大。
#
那时侯,这些从教一二三年的公办班主任,因各类成因没机会转正,被学院开除,离开时泪如雨下、依依不舍,这种艰辛的人生际遇,只是时代的闹剧。
#
1996年,我们当地教育总监部委又组织一批公办班主任考试,投档公立。母亲意识到这是他不多的机会,二十五年来兢兢业业,若果不能投档公立,一朝回去务农,人生一片灰暗。
#
母亲在努力备考知识、等待考试的同时,实名向当地教育总监部委写了一封信。
信的大约意思是那样的:我是一名教书25年的公办班主任,一一生兢兢业业从事教育事业,迄今未能解决即将工作。目前年纪大了,需要和年青班主任同场考试对决,无论是知识点还是精力和记忆力,都比不过年青班主任,能不能给从事教育多年的老公办班主任一个机会,把老班主任的投档公立分数线降一个档次。
也不晓得是不是父母的那封信起了作用,那时考试投档公立班主任,把公办班主任按教书期限,分了几个不同分数线的投档档次。
考试成绩下来,父母在当地各镇36个考试的公办班主任中,辛运地成了被投档的8个人中的一员,并且是年纪最大的,那时这种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 #
考上公立的同学去市里复查,复查完后,当地教育相关部委一个管事的还请同学们喝酒,勉励她们。吃完饭,母亲和同时一起投档的一个同学开车返回各镇,一路聊天,由于太高兴,居然坐过了站,又一路走回。 #
当天,母亲在家里喝了一点酒,纪念一下,回想到这样多年的坚持和痛苦,终于解决了工作问题,流下了又心酸又喜悦的眼泪。
#
人生的境遇就是这么,没考上就该回去务农,考上了自此前途光明。 #
母亲记得很清楚,他转正后一次去寝室讲课,门廊里遇上一个当初未能转正的同学,那种同学以讽刺的口气对母亲说:“王同学目前走路的坐姿都不同了。”
丈夫连说:“没有,没有。”脸上充溢着控制不住的脸庞。
#
是啊,目前是名正言顺的同学了,和中学的同学们平起平坐了,也不用低头做事了! #
听完母亲的经历,不禁感叹万分。作为一个老班主任退职,母亲后半生衣食无忧,相比同岁农村奶奶,没有收入来源,仍要为一日三餐奔忙疲惫,母亲无疑是辛运的。 #
谢谢国家的新政,让这些像母亲那样此生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老公办班主任得以解决工作,让她们后半生不会在失落沮丧中渡过,这是她们之幸,只是社会的公正正义。也愿妈妈身体健康、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