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肖复兴:《书生味道》序

1970-01-01 来源:未知 作者:小鱼

  80后之窗讯:“书生味道”,比“书生位置”好。位置,是客观的,却是不少书生内心情不自禁被认可或被抚摸的一种需求和渴望。味道,则是自身所散发出来的,是一个书生与生俱来的一种素养或气场。那应该是可以拥有权势和香车宝马的商贾政客所难以拥有的一种想象,看不见,摸不着,却成为一种境界。放翁诗云:禽鸟皆遂性,草木自吹香。

#

  施晗把自己的新书取名《书生味道》,是有这个见地的。 #

  这是一本散文集。施晗甚至比我的孩子还要年轻。我能够看得出如他这样年龄的年轻人在清澈灵动而富有才华的文字中所喷发的热情,抒发的无奈,以及散发着的如今竟所剩无几的诗情,乃至对于文学的那种属于地道书生的一种钟情,自童年起埋下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或者也可以说,还有那么一点儿把栏杆拍遍后自我吟唱的自怨自艾。

#

  早在上个世纪的五四时期,周作人就指出:“小品文是文学发达的极致,它的兴盛必须在于王纲解纽的时代。”周作人的这句话的前半句,是施晗对于散文写作的追求,后半句则是施晗这本散文集的写作背景。这样两者的碰撞,让这本散文集拥有施晗这种年龄的作者少有的才气睿智与人生现实的真实与深入,又少有这种年龄容易出现的浮泛或炫技。

#

  或许,这与施晗的经历相关,在这本书中,看得出,他从不回避自己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童年,他得到的第一本“课外书”,是爹爹卖了半筐萝卜换来的。捡到一本被人遗弃的破连环画,他如获至宝,十二万分的惊喜。艰苦而质朴的农村生活,成为他抹不去的记忆,融入他流淌的血液。这既是他文学的底色,也是他人生的底色,是他所有文字的始发地和回归处。所以,在北京深秋之夜,看见那一排睡在立交桥下的农民工,他能够立刻寒温带热地看到自己父亲的影子;对那些睡在农民工身边磨损得残缺不全毫不起眼的工具,他能够感同身受敏感地感知他们“甚至比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珍惜他们,而这有可能就是他们可以生存下去的武器和资本。没有他们,兴许没几天他们就要被遣回某个极偏僻的农村。”(《秋风沉醉的晚上》)

#

  在这本散文集里,他写情写景写事写人。言情及物,状景有心,叙事入理。写得最好的,是那些写人的部分;尤为引人注意的是那些写普通人的部分。我更喜欢这样的文字。 #

  《长舌妇》,他先抑后扬,几个干净明快的场景,写出了一位饶舌却又善良、勇敢,最后在追捕小偷时不幸而亡的日本女人。

#

  《风吹过对面的感觉》,他以郁达夫的情绪与笔调,在清丽的叙述和缥缈的想象中,铺排出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勾勒出一位另类的女邻居。

#

  《公子头上的月季》,在偏远乡村诡异的传说和神话的氛围里,在悠长的历史和残酷的现实的对应下,他以简洁的笔墨描摹出了他的四姑,一个令人唏嘘的女性。 #

  《邂逅长安街》,在一个春天黄昏的行走不断变换的街景中,在触景生情频繁的时空转换的回忆里,他从心底呼唤出他的师姐,一个和他一样为生存也为追求而颠簸着的漂泊者的形象。 #

  如果仔细品味一下这四篇,无疑,第一篇,显得比较简明;第二篇,无论内容还是写法,略微保守。后两篇,则更为扎实厚重一些,同时,也更为新颖,留给读者更深一些的印象。

#

  原因在哪里呢?在我看来,这两篇不是如上两篇那样正面直对的书写人物,而是借助了外力,或者说有了新的书写的背景和情境,于是,文字带动人物就鲜活了起来,仿佛扑面吹来一股清新湿润的风,树动草动,花也飘香。这个外力,或者背景和情境,后者便是长安街,前者便是公子头和月季。

#

  作为地点而存在的公子头和长安街,在这里,使得人物的出场与退场,都有了舞台上的醒目的布景一样,在它们的映衬下,人物不仅活动有了戏剧中三一律固定的场地,人物所有的动作言谈和细节,也在此都浓缩而呈现在一起。同时,也使得这样的场景和人物交融一起,变得独特,而具有了意象的意味。公子头的乡土背景,让人容易想起沈从文早期写过的那些浓郁的乡土小说,诡异的历史与民俗,构成了文学的别样风景。长安街则具有现代感,特别是在长安街旁的长椅没有一个空座位,与单位对面的空座位的对比中;看升旗、等公交车的人流如鲫中,回想人群中突然一个扮演过毛泽东的演员而出现的拥挤,将师姐的祖母撞倒致死的情景。如电影频繁的闪回一般,将回忆交织着思绪、情感,碎片一样不断地跳跃在长安街上,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特别是前后两次师姐唤他的声音与身影的突兀出现,造就一种如梦如幻的效果,都是前两篇所缺乏的却是必要的艺术手段。这样的艺术追求,帮助了他的文字中更多一些情感的温度和心灵的韧性。 #

  当然,在这样的文字里,最显书生味道。 #

  我不想最后倚老卖老,仿照鲁迅以往对年轻人所爱说“来路方长,希冀在是”的话。因为施晗年轻,他理所当然的应该要有比我们更多一些美好的希冀,也应该比我们活得更好,写得更好,走得更远更长。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