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翼:施晗带来了文学的希望

来源:80后之窗文:雁翼
我在病床上,是双收获,一串串珍珠似地药水滴入血管,给生命下雨。一行行多情善思的文字进入大脑,给生命输氧补光,我是感恩的。《话说中国教育三十年》等三十五篇文章。总名称《做自己的非主流》让我读了十天。平均每天读三篇半,遂药水珠进入我的心和脑,这字中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暗示出一种力气、一种情思、一种抱负。似乎正是我苦心寻觅的,那就是中国的二十一世纪的文学应当是怎样的,三十五篇文章给了我信心。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中国文学的前途,是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所决定的,不是西方所谓名家的几句名言段语所能改变的。这使我想到了唐代的韩愈,有人说他是复古的派,这是误解,这是对韩愈的不甚了解,他是深学深探中国古典文化之精神、之灵魂,而创新了属于韩愈独有的文学理念和风格,尤其是他的散文、他的墓志铭。 #
韩愈在文学上是个勇者、是一个创新者、更是一个独创者。
#
施晗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非主流”,但文稿的实际不配合。我认为:中国文学的灵魂是诗言志、是善思、是善情、是诚爱。三千多年来一直主流着中国文学的发展。那些所谓自称主流的文学人、文学作品虽然被超操、被吹捧、甚至被评奖。但,多是短文鬼,无法进入主流。
#
没有诚情、没有思想的文学作品只是纸扎的假花。 #
我祝贺施晗,他给我带来了文学的希望。
#
(雁翼:已故著名诗人、作家,世界诗人大会副主席,《爱的思索》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