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孙进技校董事长谈职业教育:“工具人”变为“价值人”

2014-09-10 来源:贵筑网 作者:小鱼

  ——孙进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孙进谈职业教育 #

  走进如今的孙进国际教育集团,你肯定想象不到它起初的场景。从松原一家普通电子培训班到全国连锁的孙进教育,再到今天的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这家民办职业教育机构30年来的成功探索让人称赞。 #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重要战略,职业教育已奏响了划时代的改革号角。作为我省民办职业教育的“航母”,孙进国际教育集团在这股改革“浪潮”中是如何跃跃欲试,奋涌潮头?它的哪些作法值得借鉴思考?近日,记者走进孙进国际教育集团,和集团创始人孙进坐到一起,畅谈他对职业教育改革的看法和有益尝试。

#

\

#

  从“工具人”到“价值人” #

  “培养只会技术的‘工具人’这不是职业教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成为人才,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人生,成为‘价值人’。”谈到职业教育改革,孙进提出的理念令人眼前一亮。

#

  从孙进教育到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孙进提出了“技术要精”、“能力要强”、“人格要优”三驾并驱的办学理念。他认为,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掌握技术是最基本的要求。为夯实学生的技能功底,孙进的实践课程“十变”模式堪称首创——“校长变厂长、学校变市场、课堂变车间、老师变师傅、学生变徒弟、课桌变平台、课本变工具、黑板变图纸、招生变招工、学历变技能。”针对学生要在短期内学会一技之长的实际情况,学校的课程更加追求实际、注重实效,一般理论学习采取粗线条,经验理论和实际操作采取细线条,提出了“3 6 1”的人才培养理念,即3分理论、6分实践、1分职业道德和素质培养。 #

  除了要求学生技能要精外,学校还要求学生“能力要强”,着重培养学生组织、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孙进认为,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密切地配合和沟通,学会沟通是做人的一个基本要求,沟通不畅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会不会与人沟通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重要指标,人格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尤其是现在的90后学生,他们的思想比较新锐,身处这样一个极为多元的社会当中很容易浮躁。不只是学校,家庭和家人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也十分重要。

#

\ #

  在三驾并驱的办学理念基础上,根据自身学情校情,学校在教学方式上也有了进一步认识。“技术要精”要求以教师为中心,“教予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利用自身所学创新课堂,提高效率;“能力要强”要以学生为中心,“赋予人”,学校要为学生开展活动创造机会条件,教职人员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在体验中养成各种社会能力;“人格要优”要以学生为中心,“管予人”,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学情基础差,行为品格养成方面还有待提高,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形成良好人格。 #

  “紧密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三驾并驱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三种教学方式,这就是学校培养学生‘二三三’办学育人模式。发展职业教育,不能只教会学生谋生的技能手段,必须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使他们由‘工具人’转变为‘价值人’,以拥有更好的人生。”孙进说到。

#

  用企业文化润浸校园

#

  走进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厚德、明理、励志、知行”这八字校训格外醒目。这四个词是孙进国际教育集团多年企业文化的提炼,孙进认为,企业文化要努力植入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育人的方方面面,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

  孙进的做法是基于现实的深刻思考的。一直以来,从学校走向职场,很多学生往往会面临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冲突,产生诸多不适应。原因就是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及低收入家庭,成长环境中,外出感受现代城市文明的机会较少。因此学生虽有勤劳朴实孝道等优良品德的传承,但对现代企业中尊重劳动、遵纪守法、诚信守时、团队合作等意识还不够。其次,如今大部分职业教育仍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重,在专业目标定位、课程教材、质量评价等方面也都以满足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忽视学生现代产业文化素养的培养。企业关注的员工工作认知、责任承担、团队协作、努力上进、革新创造等素质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景。

#

  细细体味这八字校训,确能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特质。对于“厚德”,孙进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有多少厚度,决定着这个人能够承载多少责任,能有多大的胸怀,能够成就多大的事业;对于“明理”,孙进解释,一个企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它的理性价值,而理性价值的核心是企业的社会诚信度、感恩社会程度等等,延伸到个人则是提高修养,学会感恩,自觉形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则是对学校而言,为人师者当自我规范自我要求,就是要勉励学生、感染和感召学生,并赋予他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孙进认为,“知行”的内涵体现在知和行上,在学习获得技能知识后,个人更重要的是行动,努力去梦想。 #

  “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把企业文化的精髓和学校的专业课程与实践环节进行深度融合,并最终落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上,这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都大有裨益。”孙进说。 #

  注重差异化办学与育人

#

  差异化办学与教学是孙进一直提倡的。他认为,每所学校的生源情况不一样,教师结构也各有差别,高等职业教育不能走“同质化大学”的老路,每个学生的学情基础也存在差异,在具体教学中要区别对待。 #

  从事职业教育30年,他总结了一套差异化教学的理论,并在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推广。他的根据是,一个班里总有学习优良差之分,分数差异很大,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教授技术的时候采取差异化教学,最大程度把学生的个性化挖掘出来。比如,学汽车的可能有几百人,虽然大家学的都是汽车,但差异化就体现在,有的要偏向服务,有的要偏向营销,有的侧重于汽车维修技术,区分的关键就是要求老师对学生非常了解,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区别对待。 #

  孙进认为,做好职业教育不能遵循“拿来主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符合自身学情校情。孙进教育正式更名为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后,学校开始走统招流程,生源也拓展到全国各地,预计到2015年学院的学生总人数将突破1万人。“职业院校学生高考成绩大多偏低,在各方面都和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差距。学校在具体办学和管理上不能和普通高校一样。”孙进说。

#

  “技术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最大的不同在于,到这里求学的学生多数是渴望学到工作和生存的能力,或者是一技之长。我们要做的是,通过三年的学习让孩子塑造出良好的人格,适应社会的发展。找工作就是寻找自信心的过程,能获得一个体面的工作不仅能解决生存的问题,更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尊、自信、自爱的价值观。”孙进说。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