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匠”庄庆康:用青春打磨一颗匠心

一年前,他是上海技师分院机电手动化设备安装与修理班的一名应届结业生;一年后,年仅23岁的他成为该校特邀创新创业指导同学。从机电专业“小白”到成为最年青的“浙江匠人”,上海宁波女子庄庆康不断历练手艺,力求精益求精,用青春抛光一颗匠心。 #
1月5日,《浙江商报》人物专栏专题报导了我院结业生庄庆康技能成长的故事——
#
现在出版的《浙江商报》, #
在人物版对其进行了报导: #
上海技师分院特邀创新创业指导同学庄庆康去年只有23岁,近期和学校其他指导同学一道,带着师生帮助大学拿下了全省技工高校师生创业创新竞赛二等奖。庄庆康只是最年青的“浙江匠人”。而就在2023年,他还是南京技师分院机电手动化设备安装与修理班的一名应届结业生。 #
埋身在布满机械的武器工厂,乍一看,他和身边的女工没两样:身着白色工装,双手黑漆漆,专注地摆弄着设备。扭头再看,确实非常:他戴副墨镜,文质彬彬,一脸的“青春样”。 #
越学越过瘾儿
#
匠心偷偷萌发
在同学老师眼中,庄庆康刚入学时并不起眼。庄庆康1999年出生在浙江嘉兴。高考结束后,他开始考虑是否去学习一门技术。“刚开始对机电专业完全陌生。”想着故乡机电产业聚集,庄庆康认为,把握这门技术似乎不愁活路。在上海技师分院智能控制系,他一边展示机电手动化设备,一边向记者诉说心路历程。 #
“他或许自己也没发觉,发觉学习的兴趣点,好像是狭小的卧室忽然被打开了一扇驶向精采世界的门。”潘教福是庄庆康的老师,在机电专业从教16年。他介绍,机电类技术讲求钳工专业知识和工业设备安装实战能力,到了第5个学期,你们才显著看出庄庆康的变化。 #
在一次课堂上,上海技能前辈肖若进发觉,历来高调的庄庆康,此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答案刚好也和自己心里的一致。像是伯乐发觉了千里马,肖若进抱着“试一试能力”的看法,把庄庆康招进了工作室,还带着他出席2023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院职业能力竞赛。
#
在备赛的21天里,庄庆康和伙伴们一天晚上8时到早上11时,就泡在特训室里,练习设备装配、线路连结、模拟调控等。“一个部件连结错误,都会造成整个线路未能运行。”庄庆康意识到,应当埋头研制、精益求精。 #
在庄庆康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次大赛上海技师分院摘得三等奖,这只是庄庆康学习机电专业以来首次得奖。他还记得,领奖当日,上海下着淅潺潺沥的阵雨,对技能的自信和向往,偷偷在他心中萌芽。 #
而后,庄庆康开始积极出席各项技能竞赛,开启了宿舍、食堂、特训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赶项目的时侯,食宿都泡在工作室。“越学习越认为,机电技术颇具匠心。”他说。
埋头致志练习 #
体会不到时间溜走
在合肥技师分院智能控制系电气一体化特训室里,今天还摆放着不少庄庆康装配过的设备,储存机电装置的安置柜上也标着他的小名。庄庆康跟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时说,一门技术要熟练,“没有其他方法,就是重复练习”。
#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比赛经历,是参与大学创业创新类比赛领队同学潘教福的“焊枪全手动生产机”项目。从构想到定型,庄庆康跟随学习,花了将近三年时间。 #
彼时,上海技师分院还在旧学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寝室,工作室不大,上面摆满了各式设备。暑周末间,为了推动项目进度,庄庆康和伙伴直接将床铺在工作室。
#
这个项目着重于解决行业瓶颈。“在工业生产加工领域常要用到冲压技术,手持焊机人工生产,历时又吃力。”庄庆康介绍,这个项目最难的部份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寝室,就是设计焊机作业步骤,让其在无人控制的状况下完成手动化生产。
“在埋头练习的时侯,完全体验不到时间的溜走。”庄庆康说,晚上踏入工作室,完成设备操作训练后,一仰头,天早已黑了。他还在课室外墙上张贴倒计时表,“每次瞧瞧时间,想着赛事临近,就不敢偷懒。”在一遍遍的失败和反复检测中,年青的匠心逐渐成熟。 #
大学技术技能类大赛指导同学周启育也看见了庄庆康的变化:“他总能带来一些惊喜。”每次接到机电手动化设备安装编程任务后,庄庆康都会发散性探讨,不焦急提问,而是自己尝试着写方案,就会给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
2023年,庄庆康和大学学生团队代表广东省出席首届全省技工高校师生创业创新竞赛,高效运转的“焊枪全手动生产机”,在全省数千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上海技师分院以此摘得全省总比赛银奖。2023年,庄庆康和朋友们代表上海出席世界技能竞赛广东省选拔赛电气一体化项目,又拿下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
拿奖后,庄庆康并没有沉溺在成功的喜悦中。他在杂记中写下了当初的体验:“累吗?累就对了。”他渐渐相信,自己要走技术成才之路,还要不断攀越更高峰。
#
不断历练手艺
未来渐渐清晰
#
在这些同岁人还在玩乐的时侯,庄庆康已开始跟随同学,背着仪器、提着工具箱法拉利间。今天,他供职于瑞安丰合机械有限公司,兼任机电手动化岗位安装工程师。年龄轻轻的他已荣获15项省、市、国家级大奖,和4个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的产品专利。 #
手动压模机、智能栽培机、冷镦机手动上下料机……庄庆康的不少设计帮助企业提升了生产效率。最突出的一项专利,帮助一家机电企业将产能提高了5倍。 #
在瑞安的企业工厂里,庄庆康正着手研制锻压手动化生产线。孤零零的设备,一个继电器按下后就手动运行,带着方形的铁钉滑动,走过一段复杂工序,铁皮被手动焊接出圆环形状,“以前这项操作要在物料烧到800摄氏度、呈亮红状态下,进行人工作业,工人们用镊子近距离操作,危险又吃力。”庄庆康说。手动化生产线除了可以让效率更高,能够大大减少风险。
参与机械研制,对于学习机电手动化的庄庆康来说,虽然有点“超纲”,但庄庆康并不懈怠。在他的办公桌上,不仅机电专业书,还摆放着不少关于机械的教程。下班时间,庄庆康和工人们一样,每次在昏暗的工厂进行安装、调试、布置线路。上班后,他人看不到的努力开始了:他上网课,自学机械三维建模、机械设计,仍然保持着在中学其间的学习习惯,记录每三天的议程,安排好学习计划。
“这个年青人不通常,非常能吃苦。”公司老总吴云峰说。刚开始,学校推荐庄庆康来打工,吴云峰对他的技术还半信半疑,如今则是完全信任,“放心还给他大项目。”
“有时也会感觉像做梦一样。”庄庆康认为,自己当年模糊的未来,正逐步被清晰刻画,“大国匠人还要不断历练手艺。我的青春没有蹉跎,匠心鞭策着我向更好的未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