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那些事儿,你知道吗?

2023-08-0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企业订购固定资产一般在正常信用条件时限内付款,但也会发生超出正常信用条件订购固定资产的业务,如选用分期付款方法订购资产,且在协议中规定的付款时限比较长,超出了正常信用条件。 #

税税念公司2023年12月从甲公司购进一套小型生产设备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当月安装完成,投入使用。采购协议约定该机器设备的单价不含增值税300亿元,分十年支付对价。

#

今年12月31日付款100亿元,2023年12月31日支付100亿元,2024年11月31日支付100亿元,不考虑增值税2023累计折旧借贷方表示什么,假定实际现值率为10%。 #

分期付款状况下,该项购货协议实质上具备融资性质,购进固定资产的费用不能以各期付款额之和确定,而应以各期付款额的折现之和确定。固定资产的订购对价的折现,必须依照各期支付的对价选择恰当的现值率进行现值后的总额加以确定。现值率是反映当前市场本币时间价值和延后付款债权特定风险的利率,实质上是供货企业的必要酬劳率。 #

Part.1 #

这些人说我不会算折现,然而Excel可以帮你,学好Excel很重要哦!

#

用折现函数直接算出购进固定资产进帐残值为248.69万,公式如图: #

各期实际支付的对价之和与其折现之间的差额,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符合《企业财会准则第17号——借款成本》中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应该通过在建安装工程记入固定资产费用,其余部份必须在信用其间内确觉得财务成本,记入当期损益。

#

其帐目处理为:购进固定资产时,按订购对价的折现,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安装工程”等课目,按应支付的总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成本”科目。

#

因此,2023晚会计购进固定资产进帐分录: #

在每一期所实际支付的总额中,将订购资产用的钱和资金使用费(借贷本息)分开——购买资产用的钱就是本息,直接确认到资本费用中。资金使用费是本息,假如在资产使用前发生,可确觉得费用,不然就是财务成本。 #

我们实际记帐最好把每期年息平摊表做下来,那样记帐就很直观了。 #

今年支付100万时侯分录 #

借:常年应付款100(本息+本息)

#

贷:中行存款100

#

借:财务成本24.87(248.69*10%) #

贷:未确认融资成本24.87 #

2023年支付100万时侯分录 #

借:常年应付款100(本息+本息)

#

贷:中行存款100

#

借:财务成本17.36(248.69-100+24.87)*10% #

贷:未确认融资成本17.36

#

2024年支付款项时 #

借:常年应付款100(本息+年息) #

贷:中行存款100

#

借:财务成本9.09(248.69-100*2+24.87+17.36)*10% #

贷:未确认融资成本9.09

#

同时:税税念公司固定资产按10年选用直线摊销方式,每年结转摊销数为:

#

虽然帐目就是那样,实际上就是再次实惠了资产进帐价值,加了一个资金年息出来2023累计折旧借贷方表示什么,并在后期做了一个均摊,用财会分录方法还原了业务本质,分期付款订购固定资产有本息有资金本息。 #

Part.2 #

好了,接下去才是大嫂要说的关键,目前问题的关键是企业所得税纳税报送调整的问题。

#

有没有税会差别呢?其实有!

#

1、会计以各期付款额的折现之和确定的固定资产残值,国税不认可,差别在摊销过程中还要调整。

#

依照《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第五十六条规定:

#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成本、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费用为计税基础。历史费用,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总额。 #

同时,第五十八条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订购对价和支付的相关税金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开支为计税基础。 #

然而,公司订购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适用,应当以300亿元作为计税基础。

#

在残值的交纳上,依照《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第五十九条规定: #

固定资产根据直线法估算的残值,准予交纳。企业必须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末的次月起估算摊销;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必须自停止使用上旬的次月起停止估算摊销。由于计税基础与财会确认的固定资产进帐价值存在差别,相应于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恶报当成纳税调整处理。

#

2、税务对于财会确认的财务成本并不认可。对于财会核算上,每年记入财务成本的融资年息总额,于年度企业所得税申闹铃应当做纳税调增处理。

#

因此,就这两点差别,我们都要调整!

#

为了更直观反映差距,然而我们可以先做个调整表下来,如图: #

只要这个表作出了了,那填报送表都是很简略的事情。 #

摊销的调整我们在表中去处理。 #

财务成本的调整我们直接在表中处理就行了 #

详细以今年为例。

#

由于进帐价值的差别造成每期摊销还有差距,因此这部份还要调整,如图:

#

财务成本我们直接在50表调整,国税上也不认可这部份成本。

#

因此,调整如上图:

#

虽然这种差距整体来说也就是个时间差而已。

#

随着固定资产在公司生命周期的终结而反弹最终调增核减总计归为0。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