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2023-11-2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武汉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学院、湖北省“国内一流学院建设院校”、国家“中东部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

一、历史沿革 #

1931年,校区前身江苏省立教育大学在武汉宝积庵诞生湖北师范学院教务处,随后迭经国立贵州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大学、湖北省班主任进修大学、湖北师范大专中学、武汉师范本科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现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遗韵不息,师范教育积淀深厚。198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改名改造为四川学院,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高校变革进入综合性学院发展阶段。201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武汉学院。

#

二、校区概况 #

中学有武汉主学校、汉口分校、阳逻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校区邻近汉江,靠近沙湖,行道树茂盛,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建立。

#

三、学科专业

#

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囊括除军事学、交叉学科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设有24个学科性大学、91个专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国家级一流专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变革试点项目。生物学入围山东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3个学科荣获广东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学科群荣获“十四五”湖北省高等中学优势特色学科群。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植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物理等6个学科步入ESI学科排行全球前1%,8个学科上榜U.S.News世界最佳学科,6个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

四、人才培养

#

在校普通全日制专科生2.1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2万余人。2006年始,分校启动施行“一流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探求举办通识教育变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有一批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学、产教融合基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科技院子、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基地。累计获准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3项市级教学成果奖、23门国家级一流专科课程、63门市级一流专科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市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0个市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3个省卓越工程师产学研联合培养项目。获准国家级新文科新文科研究项目5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89项。近些年来,围绕国家和四川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强化新文科、新工科建设和师范教育,创立微电子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大学、人工智能大学、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健康科学与工程大学5个新文科大学,成立师范大学、文化遗产大学和旅游学院等。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种中级专门人才30余千人。

#

五、师资队伍

#

现有班主任1600余人,其中正、副院长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216人湖北师范学院教务处,硕士生导师1047人。各级各种高层次人才439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69人(次)、省市级人才370人(次)。

#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

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骁龙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器红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才基地4个国家级平台,作为参与单位成立武汉应用物理中心。建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有机化工新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功能材料红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智能感知系统与安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市级、市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44个,获准市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建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等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拉丁欧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智库入围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县域整治研究院入围山东变革智库,四川文化建设研究院入围县委重点建设的全国十大新型智库。近两年来,中学获省科技奖31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准省自然科学银奖1项,省科技进步银奖1项;牵头承当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制计划4项;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2项,第八届教育部高等中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银奖4项,其他省厅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0余项。

#

七、校园文化 #

建设书香校园,重视以文化人。多次入选全省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银奖和网路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学院生三人制足球员获得全省亚军16次,6次代表中国出战世界学院生三人制篮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学院生龙狮团8次到国(境)外巡回汇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季军2项。近两年来,中学生在全省学院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艺术汇演、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文大赛等重大比赛中摘得桂冠,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创造殊荣。

#

八、国际交流

#

中学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院校、科研机构构建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伯明翰城市学院合作筹建浙江学院南安普顿联合大学,在法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波兰合作完善了3所孔子大学(孔子课堂)。中学长期招收国际中学生,可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英文班主任奖学金、湖北省国际中学生奖学金。 #

九、发展目标

#

“十四五”时期,中学正以“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为发展目标,努力建成国内著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学院。 #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2023年11月)

#

地址:

#

武汉主学校:北京市洪山区友谊大街368号,邮编:;

#

武汉分校:上海市谌家矶街兴旺路特一号,邮编:; #

黄陂学校(通识教育大学):北京市汉南区新洲平江中路630号,邮编:。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