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更名为学院时期的学院发展状况

湖北省立男子师范大学改名为安徽师范大学时期的大学发展状况
#
———访李继之老校长记录 #
1985年5月23日
#
期次:山东师院报第410期 #
我是1949年到的(广东省)文教厅,后来担任(湖南省立)男子师范大学的副校长。(1949年1月15日)(北京市解放后,是由上海市接收的(四川省立)男子师范大学。上海市派了一个工作组,王金鼎负责,当时去的还有王平等。后来王金鼎任教务处长。 #
那时石家庄省教育机关称文教厅。孙文淑是校长,我任副校长,我在文教厅没有多长时间。(北京市解放后)男子师范大学归四川时,我以广东省教育厅副主任名义去女师了解情况。湖南省政府主席杨秀峰宣布:免去(女师大学)齐璧亭的校长职务,齐璧亭到省当参事。省主席杨秀峰担任河北师大教授,我是副校长。我主持工作,我管事。 #
中学的系科不适应(教育发展),当时有国文系、教育系、家政系、体育系、音乐系等系科。教育须要强化,1950年暑假,完善了理科系,包括数理学系、化学系等。没有班主任,就从外边请。从广东工大学请来搞物理的柴景旭,从清华中学请了一名数学教员,原家政系有两个搞物理的。在这个基础上搞起了理科系。并请北洋学院、南开学院和湖南工大学的班主任来我院代课。我们想办法扩大班主任的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教务系统,发动本校班主任介绍新班主任来校。请了一大批班主任,有些还是从美国归来的留学博士,如藤大春、王培祚等。另外,把理科系逐步分开了,还构建了政教的机构。英语开头学英语,教员还有南斯拉夫的阿尔巴尼亚。 #
我任副校长是1949年秋到1952年夏。1952年,杨秀峰调高教部任科长,孙文淑调教育部任副书记。以后,我任教育厅科长兼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是从1953年开始的。曾经当副校长是华南人民政府颁授的任命状,当校长是毛主席颁授的任命状。 #
1950年暑假创立了湖北武汉师范本科校区,我任院长,郭敬辉任副书记。1956年前是这样。
#
1956年我兼任广东省文教厅长,娄平任江苏省教育司长。我一到市委就被免去我的校长、校长职务。这是在1956年暑假。
1956年建校(注:指院校调整)有个过程。上海市地方太小,一点发展余地都没有。原先也想在北京市发展,上海市和江苏省有矛盾,有争议。广州市争着想要广东医大学,浙江省很快把广东医大学迁往了徐州,徐州小,又迁往西安。另一个是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市想和湖南省合办,四川省不干。北京不行就上广州。当时,上海市同意。我想上海市、北京市都在广东省境内,要个地方还不行?通过马国瑞在上海要了个地方。把四川师范大学的理科搬过去。早已建了几座楼就不叫建了。又拿着原图纸到广州搞了上去。1956年先把理科(构建太原师范大学)搬过去,生物科是广州河南师范本科校区的,王恩多是生物科的科组长,为了配套,也把生物科从南京迁往广州师范大学。从京津迁往成都师范大学的有物理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理系、体育系等。 #
地理系是新建的。由于学校都设有地理课,所以(在上海时)新建了个地理系。请人请谁呢?请来了南开学院的讲师邓授林,由于地理在南开学院不是主科。把邓授林请来后评定为副院长,叫他负责设立地理系。 #
湖南师范大学的理科5系和生物科是1956年暑假即将迁往成都的,校名叫长春师范大学。 #
1958年,四川省和重庆市合并,邯郸市委有个大上教育的决议。15年左右普及高等教育。那种决议是我起草的。广东省构建了一系列的院校。这一年发展很大。如今的辽宁工大学是从南开学院、天津学院抽了部份人构建上去的。把北京学院的制革系建成为四川轻工业大学。把北京学院的纺织系掏出来组建了山东纺织大学。北京的师范大学首次改成广东广州师范学院,后来又改为陕西学院。刘子厚(原广东县委校长)把四川学院要走,实际上原四川学院是上海的。新乡师范大学,后改为成都师范学院,1962年又改为陕西师范学院。 #
留在上海的工科(注:指原浙江师范大学的历史系、中文系)后来又迁往成都和四川成都师范本科校区合并上去,叫山西天津师范大学。剩下的音乐系、美术系(注:指原浙江师范大学的音乐系、美术系)改成广东艺术师范大学,院长高镜明。 #
理科迁往成都时,有些人不乐意去,我们做了好多的工作。四川省的学院搬家太多了,但学院都集中在一块办也不好。当时学院在大城市办主要是考虑班主任问题。学院建在大城市信息也广。也要向上伸。 #
学科结构得变革。为学校服务,但不能跟随学校跑。如电子计算机专业。我们5年前(指1980年前)构建了法律专业、新闻专业、出现新学科。师范教育也必须这么。
#
曾经我们主要是抓了三件事情:1、办学的方式打开局面,走联合办学的路子,创建新科系;2、改变高师教育的原有框架,多开必修课,打破系的界限;3、搞科学研究,不搞科学研究,教学就不能起来河北师范大学教务系统,但设备要跟上。办中学不要怕争议,要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教育精神。 #
齐璧亭在广东省立男子师范大学35年,事业心强,兢兢业业,品质好。(邱士刚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