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推荐)年北大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学院概况-
上海学院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学院,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上海学院,知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上海学院第一任院长。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院长,推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中将清华缔造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学院。 #
1952年全省院系进行调整,广州学院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院。变革开放以来,上海学院在继续强化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重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000年4月上海学院和上海医科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学院。目前上海学院早已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学院,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
上海学院一直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百余年来,清华校园中人文显学,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作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据统计,清华校友中,已有四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省仅九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连任两院教授,清华的结业生和班主任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
上海学院现有普通专科中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厅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18.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诊所;101个专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点、201个博士点;81个全省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97名正中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大学教授52名、中国工程院教授7名、第三世界科大学教授13名、长江学者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上海学院的中科院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省高等高校之首。上海学院图书馆为欧洲最大的学院图书馆,清华图书馆现有藏书已逾600万册。
上海学院大力推动教学变革,根据“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推行通识教育,高年级推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培养中学生独立思索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教学管理上,逐渐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增强了必修课的比列,建设了素养教育通选课,鼓励中学生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提早修满学分的中学生可以提早结业,推荐优秀的应届结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上海学院拥有18.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为培养杰出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作为科学与文化之重镇,清华一直矗立在中国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从“新人口论”的提出,到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从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发,清华开辟的是一条奋进之路。上海学院在继续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举办应用研究,非常是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科研成果的转化走在全省院校的前列,建设了一批以清华方正、北大青鸟、北大未名、北大资源等为代表的校办产业,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随着教学科研经费的降低,上海学院的硬件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崭新的现代化理科教学楼群、亚洲院校最大的学院图书馆和正式建成的工科教学楼群是清华新的标志性建筑,这种建筑群与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式建筑相映生辉,使美丽的燕园既端庄娴雅又不失现代气息。中学生住宿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北大选课系统,校园网早已通达每一间中学生寝室,中学生可以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去遨游知识的海洋,成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上海学院是国际性、开放性的学院,置身于此,可以放眼世界,胸襟天下。1999年以来,清华先后接待近3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迎来了近300个世界著名学院院长代表团,罗伯特?蒙代尔等2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哈贝马斯等一批世界人文社科领域知名学者走上清华讲台。目前,清华早已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40所学院构建了校际交流关系。两年来,清华先后举行了“莫斯科学院日”、“剑桥学院日”、“斯坦福学院日”等十多个学院主题日活动,举行各种国际学术大会达到140多次,出访从事科研、交流、参加国际大会的学者达17000多人次,聘请外国专家1200多人。 #
上海学院校园又称燕园,与颐和园、颐和园相邻近,在清代两代曾是皇家的“赐园”。未名湖区湖光塔影,飞阁流丹,题字石刻随处可见;教学区端宁雄浑,林荫大街和爬满常春藤的建筑房舍让人无法忘怀。“槛外山光,窗中云影”,这儿正是读书学习之佳处。 #
清华是校园文化最活跃的院校,即将注册的中学生社联近百个,山鹰社、爱心社等中学生社联已发展成为清华的品牌社联。每年一度的文化节、科技节、运动会、创业比赛、“挑战杯”学术论文大赛、十佳歌手大奖赛、未名诗社早已成为清华人施展才气的大舞台。中学每年数百场高水平的公开讲演、学术报告更是为中学生创造了接触学科前沿、感受多元文化的阵地。
“北大人”——这个光辉的名子除了代表着优秀与才气,更代表着勤劳和责任。清华的传统渗透到每位清华人的血液里,鞭策每一个清华人不懈努力,为明日之清华与今日之中国而拼搏不息。 #
上海学院——自然科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的摇篮,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 #
上海学院——永远的精神佳苑、大师之园!
上海学院专业设置
#
上海学院重点专业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社会学,人类学,基础心理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唐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德语语言文学,美国语言文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中国唐代史,世界史,基础物理,估算物理,机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物理,理论化学,粒子化学与原子核化学,汇聚态化学,光学,无机物理,剖析物理,有机物理,数学物理,高分子物理与数学,天体化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大气 #
重点实验室师资力量成都学院现有中国科大学教授58名、中国工程院教授8名、第三世界科大学教授16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5人、长江学者1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4人。 #
上海学院就业状况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显示清华的大专生就业率在95%-100%档次中.居第一位.专科结业生中.考研率约为38%.出国率约为22%.实际出席就业的占37%.收费标准4800~5300元/年,医学部各专业6000元/年。招收攻读软件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的中学生北大选课系统,学制2年,按学分收费,共80学分,每学分400元,杂费总计32000元。中学生分两次付费。新生入学时一次性缴纳18000元,第二学年一次性缴纳14000元。
在校生情况上海学院现有普通专科中学生14199人、专科生611人、硕士生12082、博士生68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