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找到“通过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面对千头萦怀的工作,怎样找到串起各项工作的那条线,化零为整、化散为聚,带动每项工作都能发出“响声”?山东市长治市找到了“通过推进基础教育变革十大行动”这样一条线,撬动区域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新乡地委、市政府颁布《长治市推进基础教育变革十大行动》,班主任免费进公园、乘公汽,全市二甲以上私立诊所筹建班主任急诊挂号专用窗口,取消市长行政级别,推行所长职级制……这些都是“十大行动”的内容。此举一经推出,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2023年10月,《中国班主任报》以《重建教育生产关系》为题对大同市推动“十大行动”进行了报导,报导发出后,大同市的经验遭到广泛关注。2023年11月,教育部“落实全教会奋进迎周年”第10场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2023年10月,全省基础教育综合变革暨教学工作大会在太原举行。大同市以“十大行动”这条主线激活了区域教育的一池春水。 #
队伍建设是一个区域教育发展的关键诱因,只有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能够推动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十大行动”瞄准主任、教师队伍建设,启动施行区长职级制变革和班主任“县管校聘”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盘活了资源存量,最大限度发挥了人才队伍对区域教育发展的支撑作用。
2023年,大同市在2023年选定省直7所中学进行试点基础上,将校长职级制变革纳入推进基础教育变革施行方案,中小中学行政级别全部取消,教育行政部门自主任命市长,打破了原有的市长行政化管理模式,构建了市长职业发展的4级12档职级制度体系。
截止2023年末,大同省直中学和12个县区全面完成市长职级制变革,共任命市长585名、副主任950名。
#
“校长职级制变革推动区域教育发生了6个改变:一是打破了市长校际交流壁垒。取消中小中学长厅级、副处级、科级的行政级别,市长可以在校际无障碍交流。二是市长队伍年纪结构得到优化。市长平均年纪由变革前的51岁增加为49岁。三是市长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全市市长师范类专业从业率达到100%,较变革前有显著提高。四是市长安心办学治校时间得到保证。变革后市长脱离行政事务的禁锢,出席各种大会的时间削减60%以上。五是市长队伍活力着力迸发。六是促进教育回归本真。弱化了行政级别在中学所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更多班主任选择了走业务骨干、名师发展的方向。”长治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主任的评价导向变了,班主任队伍的活力怎么迸发,如何盘活班主任存量?为解决班主任调动中审批部门多、盖章环节多引起的班主任交流不畅、学校不能及时调整配置班主任等问题,大同市深入推动义务教育中学班主任“县管校聘”管理体制变革,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中学班主任、校长交流轮岗,推行班主任任期制、校长聘期制,促进城镇优秀班主任、校长向乡村中学、薄弱中学流动,于2023年选定7所省直中学和上党区(原大同县)进行“县管校聘”试点变革,2023年全市全面完成,构建了编制部门控制班主任编制总额、人社部门控制班主任岗位总数、教育行政部门在总数控制范围内对各中学编制和岗位数目进行动态调整的管理体制。 #
“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实现了班主任的顺畅交流,构建了‘按需设岗、按岗任命、人岗相宜、岗职相符’的班主任管理机制,同时减轻了班主任性别失衡问题,也盘活了班主任编制资源。”长治市教育局党组校长、局长尚高明说。
#
据了解,“县管校聘”管理体制变革以来,当地简化了班主任流动的11道手续,破不仅“多龙治污”的管理格局。截止目前,全市共交流班主任1489名、落聘班主任103名。全市中中学内设机构调减263个,中层管理人员降低378名,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构建班主任按男女1:1比列设岗急聘的班主任补充机制,全市新急聘男班主任占比由2023年的31%提升到43%。对年纪偏大、长期有病不适应教学工作的班主任,工作期限满30年,或工作期限满20年且距离退职年纪不足5年的,经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提早退职,空出编制用于补充短缺学科班主任。
聚焦教育变革难点,瞄准群众关切热点,这是大同市颁布“十大行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人紧随时代心跳的主动出击。当“十大行动”效果初显,下一步将怎样推动区域教育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
近些年来,大同市把眼神集聚于传统文化,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今年10月,大同市在全国首家颁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施行方案》,按照不同事段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创立省级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室,举行全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展示交流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艺术体育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各学科,贯串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各学段,持续提高中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市各级各种中学悉心构建特色校本课程,提炼设计颇具内涵的校训、校徽、校歌长治市教育局网,将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同时,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长治市教育局网,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相补充,广泛举办传统手艺展示、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大同市还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元素,将家校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依托父母委员会、家长中学、家长课堂深入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堂、“书香家庭亲子共读”等家校共育活动,初步达到教育一名中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个村(社区)、影响整个社会的疗效。
#
“时代的车轮滚滚往前,大同教育人一直保持敏锐的触觉,大胆探求,精准找到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面向未来,我们将慎思前行,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贡献区域力量。”尚高明说。
#
《中国班主任报》2023年07月12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