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按照广州市入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计划安排,解放军总诊所现组织举办入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具体如下:
#
一、招录对象
#
(一)人员类别:
1.需出席规范化培训的本院聘用医师。
#
2.广州市委托培训人员(上海市单位人)。 #
3.广州市自主培训人员(社会人)。 #
说明:①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由所在院校统一组织完成;②需出席培训的本院军人和文职人员医师,具体报考安排另行通知;③外单位军人和文职人员规范化培训,需经部队上级部门指派,不面向社会招考报考。
#
(二)报考条件: #
1.报考人员应符合广州市卫健委报考资质要求(详见,2023年上海市入院医师规范培训招考工作方案)。 #
2.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医学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取得学院英文六级以上或计算机五级以上合格证书者优先投档。
#
4.具备一定水平的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 #
二、培训基地简介 #
解放军总诊所由10个五级甲等部队综合诊所和90余个驻沪急诊部等医疗机构成立而成。下设第一至第八医学中心、海南诊所,医学创新研究部、研究生院、卫勤训练中心,易迅、京南、京西、京北和京西医疗区,医疗保障中心、服务保障中心等单位。诊所根据“精本科、强综合”的思路,筹建21个临床医学部,实行人员集中管理、派驻式保障的模式运行建设。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部队“双重”学科,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心脏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平台,46个省厅级及全军重点实验室,61个全军医学研究所和大专中心。诊所同时称解放军医大学,承当博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和部队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20个、覆盖4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23个,覆盖50个专业。常年承当进修教学、实习教学、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等工作,年均培养军地各种学员5000人左右。 #
解放军总三院第一医学中心 #
1.基地简介 #
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军医学中心和研究所30个,13个学科在清华排名榜位列全省前5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规培专业基地21个。中心成立以来,举办新技术新业务130余项,完成世界首例5G条件下远程肝胆内科放疗,成功举办台湾首例磁波刀医治特发性震颤,应用混和现实全息显像技术施行解剖性肺段摘除术。现有各种人员5002名,其中教授2人、高级专家55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3人,部队科技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对象18人,五级以上专家院士20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46人、硕士生导师208人,规培师资1000多人,40余人获得军内外优秀班主任和教学先进个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创新团队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银奖8项,及其他厅级以上奖励20余项,在研科研项目800余项。拥有全省全军等各项培训基地20余个,包括亚太地区MAKO机器人培训中心、达芬奇放疗机器人示教中心,每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在站博士后200余名。
2.招生联系人及电话 #
联系人:张老师,电话:。
3.通信地址
#
上海市东城区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诊所第一医学中心。 #
解放军总诊所第三医学中心 #
1.基地简介 #
中心是集医疗、保健、预防、教学、科研、国际搜救为一体的小型综合性五级甲等诊所。为全省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批“研究型诊所试点单位”和“研究型诊所建设示范诊所”、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国际搜救医疗基地”、国内知名学院医学和教学基地。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教授研究所,6个本科中心和12个专病急诊,医疗设备总额7个多亿。中心教学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99人。创立至今先后有3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7人获部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5人被评为“武警军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4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获“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人入选“南丁格尔奖”,2人连任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人被授予“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人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中国医师奖,1人被评为全军领军人才,1人入选全军杰出人才奖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管理系统,1人连任为中国工程院教授。
2.招生联系人及电话 #
联系人:卢老师、张老师,电话:。
#
3.通信地址 #
上海市东城区永定路69号解放军总诊所第三医学中心机关楼601卫勤部科教办公室。 #
解放军总诊所第四医学中心(第一医学中心协同单位)
#
1.基地简介 #
中心是以冻伤、骨科为龙头学科的战创(烧)伤学科体系,构建以创(烧)伤、急救和危危重救助三大方向为主的救助特色,产生了一条集战现场急救、专科诊治、愈后复健、功能重建为内容的全流程战外伤救助链条。设有全军冻伤研究所(包含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军20个重中之重学科之一、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全军骨科研究所、全军外伤修补重点实验室、全国及全军临床毒理基地、全军神经系统恶性脑瘤诊治中心、全军战外伤救助与复健培训基地、首都地区部队急救中心、交通伤救助中心、北京市皮肤损伤修补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外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中国工程院教授2名,教授后备人选2名,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金星、北京市百名领军人才等高层次荣誉的40余人次,拥有博士生导师22名、硕士生导师118名,产生了以教授领衔、知名专家荟萃、中青年人才不断成长的专业学科团队。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省局级科技成果近30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银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银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牵头承当国家“973”、军队“十二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
2.招生联系人及电话
联系人:刘老师,电话:/。
3.通信地址 #
广州市西城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诊所第四医学中心。
解放军总诊所第五医学中心(第一医学中心协同单位)
#
1.基地简介 #
中心拥有感染、肝病、血液及癌症学四个学部,拥有国家临床重点本科10个,拥有全军传染病研究所、全军放射病抢救研究所、全军防化中毒救助中心等全军研究所和大专中心12个,拥有全军核化损伤救助、全军物理装备损伤防护等部队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有56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4个专职研究室,产生了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学科构架。拥有占地1300平米的数字化模拟培训中心、拥有中级可编程模拟人在内的各种模拟器材200多台套,可举办临床常规技能培训。专业特色鲜明,在病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和继发病、疑难危重疾病、血液病、各类癌症治疗、超声医学及介入超声科方面处于国外先进水平,尤其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重症肝衰竭、肝移植、中枢神经性癌症、艾滋病、放射病、白血病、烟雾病及超声引导下原位热消融医治肝、肾、肾上腺、甲状腺、乳腺、子宫、甲状旁腺等多器官实体瘤、消融联合免疫诊治及放疗等综合医治方面产生了独树一帜的学科特色。介入超声科是我国首个在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治的临床科室,治疗方面处于国外领先地位。中心承当了高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和博士后研究等多层次多专业的教学任务,年培养各种学员700余人。拥有中国科大学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82人。是上海学院临床医大学,是解放军医大学、军事科大学、北京学院医学部、安徽医科学院、南方医科学院等高校的硕士、博士培养点。
#
2.招生联系人及电话 #
联系人:胡老师、吴老师,电话:。 #
3.通信地址 #
北院区:上海市通州区西三环东路100号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上海市通州区东大道8号第五医学中心。
解放军总诊所第六医学中心 #
1.基地简介 #
中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为一体的部队五级甲等综合性诊所。中心学科设置齐全,病种病例丰富。拥有3个临床医学部,5个国家重点临床本科,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军医学研究所、4个全军医学本科中心。共有高级及以上职称师资392名,其中外科基地师资99名、外科基地师资75名、其他专业基地师资218名,在培学员162人。各种藏书共计10万余册,并配备有较为先进的信息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免费向入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开放,享受本中心入院医师同等生活待遇,坚持为学员学习提供强有力保障。组织入院医师疑难病例剖析大赛,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技能培训,入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考试前模拟考评,专业基地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 #
2.招生联系人及电话
联系人:常老师,电话:。 #
3.通信地址
#
广州市东城区阜成路6号院解放军总诊所第六医学中心。
#
解放军总诊所第七医学中心 #
1.基地简介
#
中心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重点本科部队建设项目4个,全军医学本科研究所4个,全军医学中心6个,全军医学专业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医学专业重点实验室1个,现有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9人。现有儿科、妇产两个医学部,儿科医学部是国家临床重点本科、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全军儿科研究所、全军优生优育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师资团队把握先进的临床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带教能力。妇产医学部是国家科委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囊括骨科、产科、生殖医学科3个亚本科,共有高职专家42名。在研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基金30余项,获国家级、北京市及部队成果奖多项。 #
2.招生联系人及电话
联系人:李老师,电话:
#
3.通信地址
上海市东市区北门仓5号解放军总诊所第七医学中心。
#
三、招录计划 #
招考计划待广州市卫健委即将公布为准。 #
四、保障待遇 #
严格落实国家“同工同酬”政策。
(一)生活补助:根据未取得资格证书学员领取每月2000元,取得资格证书学员按第一年每月3000元、第二年每月4000元、第七年每月5000元标准执行。
(二)住宿保障:按照各培训基地保障条件,提供免费住宿或对不住宿学员领取每月1000元住宿补助。
(三)科室绩效:含值勤费、夜班费。按照学员工作情况,由科室比对同类水平人员(同年资、同能力聘用医师)待遇差额部份以绩效方式填平补足。 #
五、招录程序
#
(一)网上报考
#
1.报考时间:全员首次报考时间为7月30日8时至8月8日24时;未投档人员二次填报时间为8月25日8时-8月26日15时。 #
2.报考形式:登入“北京市结业后医学教育管理系统”(),进行注册并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填写个人信息,浏览培训基地信息。
#
(二)资质初审
#
1.就业单位初审:各医学中心于7月31日-8月7日在管理网站对本单位报考的聘用医师进行初审,解放军总诊所机关在8月9日完成初审。 #
2.市卫健委初审:于8月10日-8月11日在网上进行报考人员资质初审。 #
注:报考人员及时登陆招考网站查询初审结果,待通过市卫生健康委初审后复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申请表》一份,申请表需报考者本人签字。 #
(三)考评与投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