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年建筑工程技术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试行)

2024-01-0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一、专业代码:

二、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普通高中结业生、职业技校、普通大专。学制:三年 #

四、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操作和基层技术管理的高素养劳动者和中中级专业人才。

#

五、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及就业岗位

#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

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结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

1、具有相当于中学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

#

2、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

#

3、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建筑工程设备施工图等的基本知识。 #

4、掌握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构造、房屋设备、给排水、建筑工程检测、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的基本知识。

#

5、了解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发展动态,以及人文、社会方面的基本常识。

#

(二)、能力结构与要求 #

通过课堂实验、技能训练和实训基地实习,本专业结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

1、具有比较熟练的建筑工程施工操作岗位的基本技能。 #

2、具有从事建筑施工、预算、质量、材料等基层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

3、具有创新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并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

4、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知识。

#

(三)素养要求

#

1、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

2、具有变革开放的意识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

3、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以及较强的法治观念。 #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服务意识。 #

5、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 #

6、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协调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

#

(四)就业岗位 #

本专业结业生主要兼任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材料试验工、木工、砖瓦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防水工、测量放线工、架子工等操作岗位的工作和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 #

六、理论教学体系 #

主干课程内容简介及要求: #

(一)、文化基础课

#

1、德育

#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中学中学生选修的一门美育课程,借以对中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中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产生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根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征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式;提高提升自身全面素养、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

(2)、法律基础知识 #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中学中学生选修的一门美育课程,借以对中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中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中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懂法、懂法,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升分辨是非的能力;指导中学生增强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剖析判定能力,以及依法律已、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规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公民。 #

(3)、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中学中学生选修的一门美育课程。其任务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中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中学生正确剖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升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涉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

2、语文 #

小学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升中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强化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强化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升中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充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英语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薰陶,产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

3、高等物理 #

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方程、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行列式、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升中学生的物理素质,培养中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估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

4、英语

#

在高中语文的基础上,巩固、扩展中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句型;培养中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文进行交际的能力;使中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看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升中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外语打下基础。

#

5、计算机应用基础

#

在小学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把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

6、体育与健康

#

在小学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把握科学锻练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技巧,养成自觉锻练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练、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升身心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生锻练、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

(二)、专业课

#

1、建筑材料

#

基本内容: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种类、名称、规格、性能、质量标准、检验方式、保管方式、新材料的动态。

#

基本要求:初步具有合理选用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能力,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进行检验的能力。 #

基本教学方式: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常用建筑材料实物或组织视察制品厂。有条件的中学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提升直观性。应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导中学生进行常用建筑材料实验,实验应单独考评。 #

2、建筑制图与识图

#

基本内容: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剖面与断面图,轴测投影,民用建筑常用构造,建筑工程施工图。

#

基本要求:领会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国家房子建筑的制图标准,具有绘图技能,能运用建筑构造知识正确识读和勾画通常民用建筑施工图。 #

基本教学方式:以正确识读通常民用建筑施工图为教学目标,以民用建筑构造为教学重点,指导中学生进行以民用建筑施工图和常用建筑构造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训练。 #

3、建筑识图与构造 #

基本内容: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构造,建筑工程施工图。 #

基本要求:进一步领会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国家房子建筑的制图标准,能运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构造知识正确识读和勾画通常建筑施工图。

#

基本教学方式:以正确识读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为教学目标,以工业与民用建筑构造为教学重点,指导中学生进行以民用建筑施工图和常用建筑构造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设计。 #

4、建筑热学

#

基本内容:静力学基本原理,杆件内力剖析,杆件挠度剖析及硬度理论,杆件的挠度和稳定性;相应的热学试验。

#

基本要求:领会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杆件的硬度、刚度和稳定性的估算原理和技巧。基本教学方式:根据建筑结构基本预制构件及其常用联接的热学模型和常规静力载荷,以杆件内力、应力、强度、刚度、稳定性为重点组织教学。应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导中学生进行热学实验。

#

5、建筑工程检测

#

基本内容:水准检测,角度检测,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小地区控制检测,大比列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建筑施工检测,相应的测绘仪器、设备的操作实践。

#

基本要求:了解常用检测仪器的构造、性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式,具有常用检测仪器的操作使用和检验能力,具有建筑施工定位放线、抄平及复核工作的能力,能进行面馆积的地形测绘。

#

基本教学方式:应结合课堂教学,安排中学生进行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训练。应保证每位中学生都能独立操作并初步把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的常用仪器设备。

#

6、建筑结构 #

基本内容:机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基本知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基本预制构件的承载力估算,混和结构楼房结构构造知识,地基土的基本知识,基础的类型及构造,结构施工图。钢结构基本预制构件的承载力估算及构造知识,钢结构联接的估算及其构造知识,钢屋架构造知识,普通钢结构施工图。 #

基本要求:具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基本预制构件承载力估算能力和构造知识,具有地基基础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识读和勾画通常建筑结构施工图。具有钢结构基本预制构件承载力估算能力和构造知识,了解钢结构联接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识读和勾画普通钢结构施工图。 #

基本教学方式:以基本预制构件承载力估算和构造为重点组织教学,指导中学生进行钢筋混凝土整体楼盖的综合练习。

#

7、建筑施工技术 #

基本内容:通常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程序,建筑施工主要工种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操作)工艺、施工方式、施工技术和安全操作技术举措,常用中大型建筑机械的种类及其性能。 #

基本要求:具有按照实际情况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式与安全技术举措的初步能力,初步具有按照施工条件合理选用中大型建筑机械的能力。

#

基本教学方式:结合本地区的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条件,选学相关的常用施工技术及合理选用中大型建筑机械的基本知识。选择本地区的单位工程施工项目,指导中学生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综合练习或课程设计。

#

8、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

基本内容:建筑流水施工,网路计划基础知识,单位工程施工次序和施工组织设计,招标与投标,承包协议管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等。

#

基本要求:了解基本建筑程序和施工次序,领会建筑施工组织的原则和方式,初步具有应用流水施工和网路计划的基础知识,根据通常建筑施工图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配合施行的能力。了解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参与编制投标书工作的能力;领会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施工项目管理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方式,能参与编制单位工程完工资料。

#

基本教学方式:以流水施工和网路计划基础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基本知识为教学重点,结合本地区建筑工程实际,指导中学生进行综合练习。 #

七、实践教学体系 #

实践教学对中学生技能的把握、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得中学生所把握的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进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包括课堂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结业设计等几种方式。

#

(一)课堂实验 #

在课堂教学中,开办若干学时实验,使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开办实验的有关课程、理论教学时数、实验时数详见教学计划表和。

#

(二)教学实习与课程设计 #

1、建筑制图实习1周

#

建筑制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技能训练是该课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借助该环节能使中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握工程图样的绘制方式,及识读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

2、建筑检测课程设计1周

#

通过技能训练,使中学生把握一些常用的检测仪器构造,使用及检测的通常技巧;培养中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以提升中学生对检测剖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学生结业后能较为熟练的胜任土建工程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

3、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设计1周

#

本课程是建筑施工专业中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的运用,又是后续课程“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房屋卫生设备”和“建筑工程预算”等课的基础,要求学生理解民用建筑的构造基本原理。把握构造方式和详图的绘声勾画,识读通常民用建筑施工图,使培养从事技术人员的中学生能按设计意图绘声绘色制建筑施工图;使培养从事技术人员的中学生能按图纸要求施工。

#

4、砖墙回填实习1周

#

通过建筑施工山墙铺砌的实习,使中学生把握一些常用的铺砌工具的正确使用和抹灰方式,培养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提升中学生的剖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中学生培养成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扎实专业操作技能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

5、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1周

#

通过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使中学生把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施工方案短发部分项施工方式的选择以及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举措;把握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的勾画及进度编排方式;把握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内容、原则和步骤,能勾画施工平面图。

#

6、建筑结构课程设计0.5周

#

通过课程教学,使中学生具有对建筑结构基本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估算的能力,具有地基基础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识读和勾画通常建筑结构施工图,能正确处理施工中通常结构构造问题。培养科学、严谨的心态,为结业后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和基层技术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

(三)认识实习1周 #

通过认识实习的现场视察,使中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了解实际情况,宽阔眼界,降低印象,下降建筑专业知识,提升对建筑专业领域的全面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了解专业壮况乃至建筑业壮况,进一步培养中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兴趣,培养从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良好校风。 #

(四)生产实习1周

#

通过生产实习,使中学生学习主要专业工种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技术。它使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本专业的感性是,同时通过生产劳动的实际体验,培养中学生的劳动观念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中学生感受到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升中学生的思想水平和专业劳动技能与方法。 #

(五)结业设计和结业顶岗实习8周 #

把中学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结业后从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所学知识得到扩展、升华、完善。通过结业实习,中学生可搜集到大量结业设计所需的资料,使结业设计愈发充实、合理与缜密,愈发贴近工程实际,因而提升结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

结业实习的内容,可按照当时社会实际须要,选择若干课题,安排中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习。 #

八、第二课堂 #

第二课堂是丰富中学生知识,宽阔中学生视野,扩大教学内容,使中学生智力、能力、特点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教育方式。本专业的第二课堂,围绕课堂教学宽广中学生知识面,加强技能训练,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养。 #

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由中学统一组织,也可以结合本系和专业特性由系和专业科组织,还可以由中学生自己组织。但不论采取哪种组织方式,都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中学生举办第二课堂活动,抽调有经验的班主任参与和指导活动,使第二课堂活动与课内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促使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

第二课堂主要安排以下内容:

#

1、计算机录入技术

#

2、书法 #

3、演讲与口才

#

4、普通话

#

5、三小作品制做 #

九、成绩考评 #

对中学生的成绩进行考评,是检测教学疗效,督促中学生备考,评定中学生成绩的重要一环。考评成绩是中学生升留级和是否准予结业的根据。 #

考评分为理论教学考评和实践教学考评。 #

理论教学的考评通常每学期不超过五门(具体考试课程见教学计划表)。并注重平常成绩的考评,平常成绩要按10%的比列记入考试成绩。体育课按国家教育部规定每学期均作为考试课。对考评的在下学期开学一周内进行重考。

#

实践教学的考评,按照技能训练的课目和实习课目,拟定开具体的考评方案和评分标准。结业论文(设计)由专门的答辩委员会(小组)进行答辩考评。

#

实践性教学的考评成绩按20%比列记入该课程考试成绩。对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和整周教学实习可单独考评,单独纳入中学生成绩册。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