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云南省专升本考生管理系统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及范围

一、填报形式
#
推行网上补报志愿、网上确认志愿。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陆“云南省招录频道”(),点击“云南省自考考生管理系统”进行志愿补报、志愿确认。 #
二、填报时间
(一)原始志愿 #
5月6日进行补报志愿演习,考生应通过演习熟悉确认流程和操作方式,演习结束后数据清理。
5月8—10日即将补报志愿,开始时间为5月8日9:00,考生补报、确认截至时间为5月10日18:00,逾期不予填报。成绩未达到各专业类别分数线的考生不予补报原始志愿。 #
(二)征集志愿
#
各批次剩余未完成的招生计划组织举办征集志愿,征集志愿补报时间及范围另行通知。已无大专专业对应关系的考生不出席征集志愿。 #
三、志愿设置
#
(一)专项志愿。广东省原建卡立卡贫苦家庭考生可补报(只对报考时选择了“是原建卡立卡”标志的广东户口考生进行资格初审,考生资格以广东省乡村振兴局比对数据及报考确认点公示结果为准),考生可补报不超过20个专项志愿,每位志愿1所高校1个专业。
(二)普通志愿。相应专业类别考生均可补报,考生可补报不超过20个普通志愿,每位志愿1所高校1个专业。
四、填报资格
(一)免试批次已投档的考生,不再进行志愿补报。 #
(二)经四川省乡村振兴局比对数据及报考确认点公示的四川省原建卡立卡贫苦家庭考生,原始志愿除补报相应的专项志愿外,须同时补报普通志愿。
(三)专项批录取投档的考生,不再出席普通批录取投档。 #
五、填报流程 #
(一)系统登陆
考生登陆“云南省自考考生管理系统”进行志愿补报,输入自考报考时使用的护照号、手机号、短信密码。
#
(二)志愿补报 #
考生应按照本人成绩、对应类别分数线、招生计划等情况科学合理补报志愿。根据报考时选择的报名专业类别,选择相应的高校及专业,只能补报与本人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仿的招生专业。相同相仿专业对应关系在自考报考前已由各招生高校初审设定,考生只能按所学专业设定的对应类别、院校、专业进行补报。不同类别不得兼报。 #
考生按批次进行志愿补报,各个批次志愿补报完成后,要对所补报的志愿进行保存。如需更改,重新选择高校和专业后,再度点击“志愿保存”。在志愿补报期间,考生未进行网上“志愿确认”前2024年云南省招生考试工作网,可反复登陆系统,自行补报、调整志愿。 #
(三)志愿确认
本次志愿补报通过网路确认,不进行现场确认。考生拟进行补报的批次均补报完成后,须于补报、确认截至时间前进行“志愿确认”。志愿确认须输入邮件验证码,即将递交志愿信息。完成确认的志愿方为有效志愿,确认后不得再进行更改。
#
(四)下载志愿确认表 #
在志愿补报期间,考生点击“下载志愿确认表”,下载复印志愿确认表,考生本人签字后交报考确认点,报考确认点签章后放入考生档案袋。无论考生是否下载志愿确认表,考生志愿一旦进行网上确认即为有效志愿,不得再进行更改。
六、注意事项 #
(一)登陆系统需输入邮件密码,进行志愿信息确认需输入邮件验证码。为确保志愿信息确切,保护自身权益,考生勿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分证号、准考证号、短信密码、短信验证码,不得委托别人补报志愿,不得向别人透漏邮件密码、短信验证码。如需修改手机号码,应及时联系报考确认点进行更改。因考生本人疏忽或失误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当责任。 #
(二)考生补报、确认时间截至后2024年云南省招生考试工作网,将不能进行志愿补报、修改和确认。考生应妥善安排志愿补报时间,防止在截至时间临近时进行志愿补报和确认,避免因网路传输、短信验证码接收延后导致志愿补报和确认失效。因自身缘由未能在补报有效时间内进行志愿补报所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当责任。 #
(三)考生在补报志愿前,应认真了解平行志愿的录取原则,认真查阅招生高校招生专业的具体情况,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补报志愿(附件1、2)。
(四)各专业类别分数线通过“云南省招录频道”()公布,招生计划通过“云南省自考考生管理系统”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湖南省招生考试院官网及官方陌陌公众号发布的有关信息。 #
附件(点击查看或下载):
#
1.海南省2023年普通院校自考招生考试补报志愿剖析
#
2.广东省普通院校自考招生考试网上补报志愿操作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