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的苏北师资培训学校

合肥学院教育科学大学的历史,最早可以溯源到建国之初的苏南师资培训中学“教育专修科”。1952年苏南师范本科校区筹建“教育学科教研室”,1958年发展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教研室”,1992年改名为“扬州学院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3年,苏州学院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单位合并成立“扬州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大学”。2006年起,大学调整改名为“扬州学院教育科学大学”,与“扬州学院师范大学”合署办公,2023年中学组建合肥学院学前教育大学。目前我院推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产生“小大学、多功能、大服务”的办学格局。建院以来,大学集研究生和专科、职前与职后办学为一体扬州大学职前教育,以班主任教育为特色,积极探求综合性学院班主任教育的办学模式与培养模式,努力在为湖北省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和班主任教育提供支撑与服务中博得自身的发展。 #
大学现拥有中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和教育学4个专科专业,拥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博士点,教育学、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拥有广东省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及基础教育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机构。建有“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和山东省基础教育师资、职业教育师资、中学主任、中中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基地,建有1个“省级卓越班主任培养创新实验基地”。苏州学院普通话测试站也设在本院。大学现有全日制专科生77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13人,在读博士生1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69人,各种成人学历教育和自学助考中学生2000多人。 #
近些年来,大学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为先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法的变革,注重对中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师范精神、职业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坚持大班化教学,实行研究性教学,探求大专生导师制,提倡全员育人和合力育人,建立大专生与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加强中学生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全省全国挑战杯比赛以及广东省师范生技能赛比赛中屡获殊荣。教育学专业先后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和市级重点专业,中学教育专业被湖南省教育厅授予“卓越高中班主任培养单位”。 #
近些年来,大学大力施行博士化工程、国际化工程,通过自身培养和人才引进,构建了一支以院长(研究员)为骨干、副院长和青年博士为主体的人员精干、结构合理、素质精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班主任52人,其中院士10名,副院长17名,45岁以下班主任中博士比列超过90%。大学具有雄厚的教育教学实力和学术研究基础扬州大学职前教育,在教育哲学、学校心理教育、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教师教育、教育新政、教育整治等领域产生了团队和特色,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大学承当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全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以及省局级高层次横向纵向课题40余项,在《教育研究》《心理学报》《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高级别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大学与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学院举办教育学中俄实验班“1+2+1”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查里士顿学院构建了教学与研究的合作项目。大学先后与南京市维扬区、扬州市社区矫治管理服务中心合作共建,实现了学院与中学、高校与司法部门的有效深度合作。
“十三五”期间,大学将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国家中常年教育变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为推动,积极推动大学的变革升级和快速发展,全面启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规划建设。将坚持“育人为本、学术为魂、质量为先、特色为要、文化为脉”的办学理念,以推动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卓越班主任为主题,以推进变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施行内涵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战略,进一步更新观念、优化结构、完善条件、激发活力,全面提升学科、专业、队伍、文化等各项建设水平,为把大学尽快建成实力展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好基础。 #
(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