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试行)

14日,记者从省教育厅据悉,省教育厅印发《黑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工作方案(试行)》《黑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方案(试行)》《黑龙江省中学阶段中学招生变革工作方案(试行)》等文件,为易于中学、学生、家长把握新政、做好打算,省教育厅主管部门现集中回答受众关注的相关问题。
#
1.为何要推动高考综合变革? #
答:本次高考综合变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发展素养教育,遵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聚焦中学生核心素质,推动育人形式转变,提高基础教育整体办学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储备高质量的人才。综合素养评价列入高考,着重实现与中学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活动管理等深度融合,促使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系统规范中学学业水平考试,高考课目、试卷分值、考试方式、加分新政、录取模式等全国统一标准,确保考试科学施行,发挥对教育教学正向引导作用;优化高考招生投档机制和流程,提高指导和服务水平,促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中学多元化发展,推动初小学分校有效衔接,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
2.高考综合变革从哪些时侯启动施行?
答:此次高考综合变革从今年冬季入学的“五四”学制高中中学生和2023年春季入学的“六三”学制高中中学生启动施行,即2026年出席高考的中学生根据高考综合变革新政执行。根据变革新政“三年早晓得”的惯例黑龙江高考改革,给中学生和校区两年的过渡期、适应期。我省“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并存,“六三”学制占绝大多数,提早两年启动变革,给不同事制相同的过渡期,彰显群体公正。高考综合变革严格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今年版)》,坚持依标教学,坚持学完即考,坚持教学评一致。例如提早考试的地理、生物学,“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的授课时间都是五年。高考综合变革文件规定“‘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高中中学生出席相关课目考试的具体时间由市(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也就是说过渡期内,地理、生物学等学科教学和考试具体时间安排,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本地教学实际确定。
3.校区将采取哪些方法评价中学生综合素养? #
答: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采取评语评价和赋分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语评价包括中学生自评和班主任评语。中学生自评是中学生对自己在某一个阶段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成长进步情况的综合陈述。班主任评语是综合教师、任课班主任等相关班主任意见,对中学生某一阶段内综合素养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培植情况的发展性陈述。
赋分评价采取百分制计分方式,各地各校根据综合素养评价五项指标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将评价指标细化为赋分标准,原则上包括过程评价40分、结果评价50分、增值评价10分。过程评价考查中学生各种课程修习以及校区活动参与情况,由校长统筹各学科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观察记录并赋分。结果评价考查中学生各学科素质达标情况,由中学在每学期终根据学科考试考查结果赋分。增值评价考查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进步幅度,由中学在每学期终根据中学生增值发展情况赋分。 #
4.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分什么环节?怎样保证评价工作公正公平?
#
答:综合素养评价分为学期评价和结业评价两个阶段。学期评价在每学期终施行,由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增值评价累计总分生成。中学结业评价不得采取赋分评价方法。中学结业评价由中学基于学期评价结果生成,每学期评价过程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选聘、公示初审、形成档案等环节,结业评语和结业赋分评价结果组成中学生结业综合素养评价档案,在小学阶段中学招生中使用。为了保证评价工作科学施行、公正施行,在评价各个环节做到严密程序、严肃纪律。 #
为保证评价工作公正公平,市级制订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工作手册。各地各校结合区域实际、城乡区别和发展特色,细化评价内容和考查要点,产生本地综合素养评价标准和施行办法。 #
各地要组建由教育行政、督导、教研以及科研等部门组成的综合素养评价施行领导小组,领导指导本地评价施行工作;
#
构建全国高中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如实记录、客观反映、全程公开综合素养评价内容及旁证材料,实现阳光评价、透明评价,广泛接受监督; #
构建完善评价档案申述复议、定期抽验和诚信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评价材料真实客观。 #
对在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中弄虚造假的,要依规依纪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中学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结果怎样列入高考?
答:中学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结果可以采取计分方式、等级评价及其他方式呈现,具体方法由各省(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并于2026年划入高考招生投档。 #
计分方式。选择计分方式呈现综合素养评价结果的,参考中学生评语评价,将中学生结业赋分评价得分以10%的比列列入高考投档总分。
等级方式。选择等级方式呈现综合素养评价结果的,参考中学生评语评价,将中学生结业赋分评价分为90分及以上、75分至89分、60分至74分、59分及以下四个分数段,分别将中学生对应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将对中学生等级要求列入高考招生条件。 #
其他方法。各省(地)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采用其他结果呈现形式,确切反映中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质、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整体情况或分项情况,便捷高考招生投档使用。
6.高考综合变革在考试课目上有什么规定?
#
答: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中学分校结业考试和中学阶段中学招生考试,考试课目为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今年版)》要求开办的课目。其中,英语、数学、外语(德语、日语、俄语)、道德与法制、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课目由市级统筹命题,市(地)组织考试。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5门课目由市级统筹指导,市(地)制定标准并组织施行。
7.高考综合变革的招生投档条件有哪些变化?包括什么内容?
#
答:本次变革彰显在招生条件上,有两个重要变化,优化了招生形式,改变“唯分数”的倾向,建立“基于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养评价”的中学阶段中学考试招生投档模式,也就是10个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要记入高考,包括数学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含口语测试10分、听力测试2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生物学50分、道德与法制70分、历史70分、地理50分、体育与健康80分(包括30分日常考评、50分统一考试),同时,综合素养评价结果也要作为招生投档条件,包括艺术(音乐和美术)、劳动、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划入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内容,采取计分、等级及其他方式与高考挂钩。
#
降低了实践考查课目,提高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科核心能力培养,例如英语设置口语10分、听力测试20分,包含在英语120分之内。单独设置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其中数学8分、化学7分、生物学5分,不包含在化学、化学、生物学课目分值内,实践考查由各省(地)组织施行,记入高考。
#
8.高考综合变革各科目考试分值是怎样确定的? #
答:借鉴相关省份经验。从督查数据看,各市语、数、外三个课目分值约100—150分,多数为120分,英语降低了具有语言类课目特性的口语和听力测试;其他课目从30分至100分不等黑龙江高考改革,我省借鉴了相关省份课目分值的平均数。 #
考虑中学课时总数。从课时量上看,语数外在500-800节左右,道德与法制、物理、历史在200—300节左右,物理、生物、地理在100-200节之间,我省把小学课时量作为考试分值确定的重要根据。
9.高考综合变革相关课目考试时间怎样安排?
答:这次变革后,英语、数学、外语、道德与法制、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闭卷考试,其中,英语120分钟,物理120分钟,英语120分钟(包含20分钟听力),数学和物理合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地理和生物学合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道德与法制和历史合场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英语口语测试、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生物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统一考试由各省(地)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安排。 #
10.高考加分新政是怎么规定的?
答:全部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鼓励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记入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档案。
#
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军人孙辈、在职消防人员孙辈、人民警员孙辈、台湾省籍考生、归侨、华侨孙辈、归侨孙辈、高层次人才孙辈加分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新政执行。 #
符合多项加分新政的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加分,不累计叠加。 #
11.高考综合变革在自主招生方面有什么创新?
答:高考综合变革将自主招生与普通中学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结合上去一体推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中学举办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自主招生探求。 #
经省教育厅同意创建的普通中学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示范校等,可以根据认定的体育特色、艺术特色、外语特色、职普特色、科技创新特色、初高贯通特色等类型举办自主招生,原则上每位中学自主招生类型不超过3个。自主招生项目占用中学年度招生计划,不超过中学年度招生计划总量的5%。本地中学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内容与中学阶段中学自主招生类型对应关系和达标条件由各省(地)确定。按照办学需求可在市域内适当扩大招生范围,不得跨市域招生。 #
12.高考综合变革对志愿设置有什么优化设计? #
答:借鉴中考的“学校+专业”志愿设置模式,高考志愿由“高中阶段中学+类型(如普高、配额、国际班、中职专业等)”组成,推行平行志愿录取,科学设置平行志愿数目,适当降低平行志愿补报中学数目,降低考生志愿选择和投档机会。鼓励各地逐渐取消按批次投档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