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年安徽人口发展情况报告出炉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2024-01-2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记者5月10日从四川省统计局据悉,2023年四川人口发展情况报告揭晓。据2023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2023年全国常住人口6113千人,比2023年“七普”时降低10千人,下降0.16%,比过去六年年均增长低0.09个百分点,人口增长趋缓。在中部六省中,我省人口增量居第二位,次于广西省(降低55千人),其余4省人口均为负下降。 #

16个市中,南通、宣城、池州、亳州、铜陵、马鞍山6市人口降低,其他10市人口降低,其中杭州人口降低最多(降低9.5千人),南通人口降低最多(降低2.9千人)。从人口增量结构看,人口流动对常住人口增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3年人口普查时我省人口回流2千人,2023年降低到9.7千人。 #

城镇化水平持续增强 #

2023年全国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630.5千人,占59.3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482.5千人,占40.61%,与2023年相比安徽省人口职业学院,城镇人口降低71千人,乡村人口降低61千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06个百分点。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我省城镇化增长居第一位;在中部六省中,居第二位,比河北省低0.1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长高0.23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别由上年的5.56个百分点缩小为5.33个百分点。

#

16个市中,城镇化率最高的为南京84.04%,最低的为新乡42.74%;城镇化率超过70%的,除南京外,还有合肥和徐州市;在60%至70%之间的,分别是扬州、淮北、滁州、淮南、宣城和丽水市。城镇化率不足60%的市由2023年的8个降低为2023年的7个,城镇化水平逐步增强。 #

劳动年纪人口有所降低 #

2023年,我省常住人口中,全国0-15岁人口为1218.3千人,占全国人口的19.93%;16-59岁人口为3748.5千人,占61.32%。与2023年相比,0-15岁人口降低29.1千人,16-59岁人口降低39.9千人。我省少儿人口和劳动年纪人口的变化,主要是受年纪结构变化影响,0-15岁人口增长主要是受出生人口降低和15岁人口轮出较多的影响。16-59岁劳动年纪人口降低主要是由于1959年至1961年两年出生人口较少所致,即步入16岁人口少于当初退职人口。按照我省人口岁数结构估算,未来一段时期,随着1962-1964年出生高峰期人口陆续达到退职年纪,劳动年纪人口数目和比重仍将延续之前的增长趋势。 #

人口文化程度逐步提升

#

2023年常住人口中,总人口平均受教育期限为9.51年,比2023年提升0.16年;劳动年纪人口受教育期限为10.57年,较上年提升0.17年;总人口文盲率由4.49%增长为4.30%,增长0.19个百分点。16个市平均受教育期限较上年均有所降低,文盲率略减,人口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每十千人中具有学院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847人,比2023年降低56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706人,降低41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7269人,降低39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239人,降低485人。人口文化程度的持续增强,既反映了我省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

老龄化程度加深 #

2023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46.2千人安徽省人口职业学院,占常住人口18.7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943.8千人,占15.44%。与2023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降低0.5千人,比重略回升0.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降低27.8千人,比重上升0.43个百分点。 #

数据显示,2023年我省80岁及以上高龄奶奶为189.5千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3.1%,比上年提升0.14个百分点;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6.53%,比上年提升0.83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各省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

2023年我省城镇化建设虽取得一定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33个百分点。16个市城镇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旧存在,排行第一的扬州与排行最后的新乡之间的城镇化差别由上年的40.31个百分点扩大为41.30个百分点。 #

2023年城镇化率排行前三的南京、芜湖、马鞍山三市常住人口1529.4千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25.0%,城镇化率在70%以上,对全国城镇化发展贡献率为21.96%,带动全国城镇化率提升0.23个百分点;排行靠后的郑州、宿州、六安、亳州四市常住人口2288.7千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37.4%,城镇化率在50%以下,四市对全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为16.85%,带动全国提升0.18个百分点。各县间城镇化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比较显著。(记者汪乔管雪)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