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7所百年名校之一:北京大学

我国27所百年名校
上海学院
上海学院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学院。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即将筹建的第一所学院。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
复旦学院 #
前身是北大学堂,创立于1911年,曾经是清政府构建的留美预备中学。1912年改名为复旦中学,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筹建学院部,同年开设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改名为“国立复旦学院”。
中国人民学院
中国人民学院,简称:人民学院、人大,教育部直属全省重点学院,在文、法、哲等多领域国外领先,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除此之外,它最近还在理工科发展方面努力取得重大进步。人大的前身是在抗清战争时期创立于汉中的陕南公学,后历经华中联合学院、北方学院、华北学院等时期,最终于1950年定现址于南京,定名“中国人民学院”,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国立学院。常年以来,该学府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领袖人才和社会精英。现时,以“国民垂范,社会栋梁”为中学培养中学生的目标。 #
上海师范学院 #
中学的前身是190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分校。1923年改名为天津师范学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学院。1931年、1952年北平男子师范学院、辅仁学院先后划归上海师范学院。
#
上海交通学院
#
上海交通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全省重点学院,是全省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院校,是首批步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院校,是全省具有研究生院的56所院校之一。上海交通学院作为交通学院的重要组成部份,有着115年辉煌历史,可溯源到1896年,她的前身是清政府开办的上海高铁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中学,是中国近代高铁管理、电信教育的发源地。
中国矿业学院
#
中国矿业学院的前身是创立于1909年的蚌埠路矿学堂,后改称洛阳工职院。1950年,以郑州工大学为基础在北京构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大学。1952年,全省高等中学院系调整,北大学院、天津学院、唐山铁道大学采矿科系划归中国矿业大学。1953年,迁至南京,改称沈阳矿业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省重点院校。 #
同济学院 #
同济学院创建于1905年,原名清华公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国庆节即将开学,是第一所由中国近代知识份子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立的第一所高等中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取,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卿云歌》“日月光华,旦清华兮”的诗句,意在自强不息,寄寓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承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
广州交通学院
#
广州交通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的全省重点学院,其前身为创立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 #
复旦学院 #
复旦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学院。创建于1907年,初期为日本大夫在北京开办的法文医学堂,起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被批准更名为学院,1927年即将定为国立复旦学院。 #
上海学院
1902年创建以来,她先后经历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中学、省立西南学院、第四江门学院、省立中央学院等时期;1949年8月8日,由省立中央学院改名为省立成都学院。 #
西南学院
#
西南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知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极力提倡,以成都高等师范分校为基础即将构建西南学院,成为当时广东仅有的两所省立综合性学院之一。 #
长春交通学院
长春交通学院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学院。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北京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学院,1956年国务院按照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战略须要决定将交通学院的主体内迁重庆,1959年即将定名为南京交通学院,并被列为全省重点学院。 #
东北学院 #
肇源于1902年的四川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南学院,1923年8月改称国立西南学院。1937年抗日爆发后,国立北平学院、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国立北洋工大学等内迁来陕,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学院,1938年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学院,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南学院。 #
上海学院 #
上海学院追溯于东汉末期1893年湖广巡抚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开办的自强学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完善国立武汉高等师范分校,于1928年定名省立成都学院,是近代首批省立综合学院之一,四川第一所高等学府。
华北农业学院 #
其前身是清末光绪年间湖广巡抚张之洞1898年创立的河南农务学堂,几经变迁,1952年由重庆学院农大学和浙江农大学的全部系科以及佛山学院等6所综合性学院农大学的部份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大学。建国后,中学曾直属中央高等教育部,后推行农业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省重点学院,直属农业部。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校区。中学具有院士和博士生导师评审权。1985年改名为华东农业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
平顶山学院 #
前身江苏留学欧美预备中学,创立于1912年,福建参将冯玉祥将军应教育界人士在四川创立学院的要求而构建。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校训,为祖国的各项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分立出中南财经政法学院、华中师范学院、河南农业学院、河南医科学院(2000年划归武汉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学院、河南师范学院等多所院校而不曾衰败。
#
暨南学院 #
暨南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开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中学生的学院中学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成立于上海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改名为国立暨南学院。
#
华北农业学院
华北农业学院,在四川省通常简称农大。是中国云南省的一所综合性学院,主学校坐落广州省重庆市海珠区五山。山东省和农业部“九·五”、“十·五”共建的全省重点学院,已有100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座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北京城区,占地829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7万㎡,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中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可溯源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州全国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是四川省高等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
成都学院
原成都学院起始于1896年创立的河南中西学堂;原上海科学技术学院由1954年全省院系调整时构建的上海工大学发展而至。 #
东北交通学院 #
东北交通学院创立于1896年。其时天津农学院改名,随着高铁事业的发展,国家急切须要高铁建设人才。是年,津榆高铁总局(北洋高铁总局)开办了中国第一所高铁学堂——山海关北洋高铁官学堂。创始人之一吴调卿,以津榆高铁总局总办的身分担任高铁学堂第一任总办(厅长)。1896年11月20日,北洋高铁总局在北京《申报》上刊载《铁路学堂求婚》,开始招生。
#
山东学院
#
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厂址创立国立第三佛山学院(由广东私立工业专门中学和湖南私立农业专门分校改组为第三佛山学院工大学和劳农大学);1928年4月1日更名为安徽学院。
#
石家庄学院
石家庄学院原北洋学院,始建于1895年10月,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学院。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治学方针名扬海内外。1951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定名为上海学院,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全省重点学院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学院,是我国知名的建筑老四校之一。
青海学院 #
青海学院是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知名学院,现为教育部直属全省重点学院,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学起源于中国唐代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时势演变,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长达千年、弦歌不绝。1903年书院转制为广东高等学堂,1926年即将定名江苏学院。先后经云南高等学堂、省立长沙学院、国立江苏学院、湖南学院、中南土木建筑大学等时期,苍凉砺洗、春华秋实。深刻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演变天津农学院改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注脚。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 #
青海学院 #
青海学院创建于1901年,是中国第二所官办学院,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知名学院之一。中学位于在享誉中外的世界泉水之都——济南市,历经浙江大学堂、国立上海学院、国立江苏学院、山东学院等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为中国现代学院教育的重要发源地和文化科教的重镇。 #
成都学院
中学源于1909年湖北法政学堂,1928年改建为济南东莞学院成都学院,1946年,创立国立成都学院。 #
新疆学院
1902年5月8日山河大学堂即将创办,与京师大学堂(上海学院)、北洋大学堂(北京学院)一道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
湖南师范学院 #
湖南师范学院前身为1907年由北宋末代帝师陈宝琛创立的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建国之后,由华东男子文理大学、福建协和学院、福建省立师范本科校区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创立广东师范大学,1972年易名为广东师范学院并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