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建成历史上第一座万人本科大学

学校依托名城名校,滋养台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泰州学院怎么样,继承和弘扬南京师范大学的公益精神,遵循“积德论道,励学行行”的校训,形成了秉承“厚德、崇学、创新、和谐”的校风,建成了台州历史上第一所万人级本科大学。“十三五”期间,学校围绕“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开放融合战略,强化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突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办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大学。 #
学校位于台州高教园区,占地1035亩。 培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设有二级学院12个,其中教育部注册本科专业48个,现有在校生10763人。 #
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小学教育、生物技术两个专业被认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 被批准为江苏省首批语言推广基地; 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施“4+1”在职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中国教育报》报道认可。学校荣获“中国在职实习实践教学模式”。优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业绩;在“2023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经学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吴树连任组长)完成,我校位列全国第17名、江苏第2名。
·凸显品牌铸造特色
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建立了“素质高、基础宽、能力强、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 以“嵌入式人才培养”为基础,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构建应用型教育教学体系。 师范教育特色凸显,是省内同类院校中最具代表性的师范院校之一。 有10个专业可招收和培养师范生。 学生连续多年荣获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近年来,江苏省新聘教师平均有近九分之一来自我校; 加强艺术教育,不断创新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采取校内外融合、校政企融合、国内外融合等方式。 ,扩大艺术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努力探索新时代艺术教育新机制。 学校歌舞团获批成为全省唯一独立学院省级大学生艺术团; 在共青团台州市委员会的支持下,共同成立了台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 师生用画笔助力台州文明城市建设; 竞技体育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奖项。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
#
学校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精心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来校园为我校师生讲学; 聘请社会名人、企业行业专家、高管担任和兼职教授,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全面指导; 聘请高水平教授、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坚持教授、专家走进课堂、实验室,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实践。 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通过“科研队伍”和“双百”行动计划建设,重点培养一支“双资格、双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开展研究生教育,学校获得1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点和1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培养点泰州学院怎么样,12名青年教师获得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资格。 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 其中获得博士学位65人,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9人; 近50人入选高校“蓝色工程”、“六大人才高峰”、“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省、市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 承担厅局级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位居同级高校前列; 教师多次荣获“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正德健康福利多元化人才发展 #
学校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学生至上,为学生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建设了一批教育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形成了全方位的教育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围绕全体员工、全过程的“大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品牌活动。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新年音乐会、校园高雅艺术、教师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社团巡游节、外语文化节、志愿者文化节、读书节等特色品牌活动为引领等,举办53项学术相关活动,以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公益服务等社团为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文体竞赛、学术沙龙、社会实践等活动。陶冶情操、锻炼能力、营造道德文化、崇尚文化、创新文化等系列活动。 、和谐的校园氛围。 长期举办的“新学期第一课”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和品牌,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奖。 积极推动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招聘就业取得丰硕成果
学校历年招生成绩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2023年,江苏省同类院校招生排名跃升至文科第3位、理科第4位。 理科录取线首次超过全省四所公办本科院校,3个师范专业(理科)录取线超过一线。 #
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充分高质量就业为工作目标,健全精准就业机制,不断提升新时代就业创业水平。 历届毕业生平均毕业率99%,平均就业率96%以上。 已向社会输送各类优秀人才2万余名。 毕业生职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 2023届毕业生744人考入公办教师队伍。 三年来,已有600余名学生考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伯明翰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 硕士学位候选人。 多名学生已在广州、南京、苏州、无锡、台州等地成功创办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企业。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构建项目孵化、项目培训、竞赛指导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活动全覆盖。 近年来,学生在“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得佳绩。 #
·应用为先,服务社会 #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定位,逐步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 依托优势专业,与台州市共建地方立法研究所、人大代表培训基地、历史文化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医疗法研究所、歌舞剧院积极参与台州市“135”产教融合工程,成立台州市级研究智库——台州市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拓展产教融合项目,与南京国电NSG自动化有限公司自动化系统实验室合作共建“智能变电站”,与京东合作建设“京东·AS校园孵化中心”参与阿里巴巴“百万人才”工程,建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与台州移动公司共同建设数百万美元项目,拥有元级移动通信物联网实验室和医药与台州成益药业公司共建实验室;做好科技扶贫工作;定期开展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每年承担台州市中学生体质测试,学校体育设施全面向公众开放,高雅的艺术表演走进大众并成为常态。 #
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目标,按照“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办学要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推进依法治校,深入推进内涵教育。 稳步提升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继续贯彻落实“奋发有为”,谱写学校事业发展新答卷,为创建“区域领先、高水平应用型学校”而不懈奋斗“特色鲜明的本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