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顺市委党校、安顺市行政学院现任院长

中共安顺市委党校、安顺市行政学院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 是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 也是加强干部的学校。 党性培训大熔炉,是培养国家公务员的重要基地。 位于安顺市区凤凰山麓。 校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树木茂盛,环境幽静。 学校占地81.5亩,校园总建筑面积15123平方米,绿化率70%。 现任中共安顺市委党校校长由市委副书记夏一清同志兼任,现任安顺市政管理学院院长由沉晓清同志兼任现任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学院常务副院长顾明衡,副院长何刚、吴洪才,教育主任郭培建。 学校的领导机构是学校党委,下设理论、管理、法学、文史四个教研部以及办公室、纪委、教务部等职能部门、科研室、图书资料室、学生部、行政部、保卫部。 安顺市委党校前身为安顺区干部学校。 始建于1949年12月安顺学院教务网,先后更名为安顺地委干部学校、安顺地委党校、安顺地委初级党校。 1968年10月文革期间撤销,1973年3月恢复。1999年3月,安顺地区行政学院被列为中共安顺地委党校,有党校、行政学院两个牌子,还有一群人。 2000年12月,因安顺撤市设市,更名为中共安顺市委党校、安顺行政学院。 。
安顺市委党校走过了57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风风雨雨,逐步走上了发展壮大之路。 目前,学校(学院)有教职工41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8人,助教及辅助人员17人。 有教学办公楼、图书馆楼、报告厅、学生楼,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400名学生食宿; 多媒体教室3个,配备计算机100台,可进行计算机标准化操作和电子政务培训; 建有中央党校B级远程教育台,可直播中央党校远程教育节目; 图书馆藏书、期刊5万余册。 校(院)领导和教职工注重学习、思想进步、理论探索、教学创新。 1997年以来,学校(学院)教学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文章100余篇,在地区级报刊发表理论文章100余篇,其中不少曾获省市及地方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奖。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在历届地方、市委、政府的领导下,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勇敢实践安顺学院教务网,逐步走出了一条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正规化教育道路。学校(学院)结合实际,独具特色,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新格局。 目前,学校举办的主要班次主要有县(处)级领导干部轮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女干部培训班、非中共干部、国家公务员培训班。 党的十五大以来,各类轮训班已培训学员7000余人。 #
同时,学校还在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开办全日制专科班和函授本科、专科班。 开设党政管理、经济管理、行政文秘、行政管理、法律等专业,已培养本科、专科毕业生4000人。 许多。 2003年起,贵州省委党校在市委党校举办在职研究生班教学点。 目前,在校学生近300人。 安顺市委党校、安顺市政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管理,严格要求第一名。 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来学校讲学,学校还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在主课教学中,严格按照强化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素质的要求,树立“三个基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世界视野,树立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 “当代六大时代”(当代政治、当代经济、当代法学、当代科技、当代军事、当代贵州、安顺)全新教学体系;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和“学马列主义必须精准有效”的教学原则; 实行以阅读原著为主、以自学为主、加强对当前重大实际问题讨论的“两要点、一加强”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一个主通道”的功能作用。 在学术课上,我们严格遵循“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要求,严格把关“五把关”(招生、管理、教学、考试、毕业),确保教学质量,受到了学校的好评。中共多次。 受到贵州省委党校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