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它融汇多种艺术形式,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王羲之《兰亭集序》、欧阳询《皇甫诞辰碑》、张旭《古诗四首》、颜真卿《颜家祠碑》、刘公权《玄米楼碑》、苏轼《黄州冷食》 “帖”、“帖”等历代书法佳作,在每一笔的笔画、传承、过渡中都展现了书法家多方位的感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书法家用毛笔在纸上划过,就能将山水沉淀成变幻的笔触,将或激昂或阴郁的情感刻入人心,展现出审美的高度和底蕴的深厚。
#
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并可以授予博士学位具有重要意义。 将其从美术下属二级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具有独立属性的学科门类,是研究生层次对书法价值的重新认识,有利于专业学位门类的完善,也表明教育部门对书法艺术的重视。更加注重学科和专业。 书法。 同时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书法从艺术、美术门类中成为独立的专业,也与当前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
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掀起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华传统文化遍布全国。 同时,电视、新媒体还推出了《中华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助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中国书法有多种多样的笔法、结构和构图。 优秀的书法作品可谓一首无声的诗、一幅无声的画、一场有形的舞。 社会各界正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将书法纳入一级学科并设置博士学位的可能性,显然是对传统文化振兴趋势的准确认识和有力推动。
#
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源泉。 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固然有价值,但如何落实值得思考。 将书法作为一级学科纳入研究生教育学位目录,是从顶层设计上对书法专业进行重新梳理。 通过提升学科地位,夯实未来人才支撑,拓展国家级书法硕士、博士生发展空间。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这显然比一些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名举办的短期活动影响更深远。 书法成为一级学科,为我们重新认识“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如何培养传统文化接班人”的命题提供了新的启示。
(作者:龙其林,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科特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