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办主任来帮忙·2022大型融媒体系列访谈》报道

今天,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招生考试办公室主任徐晨受邀与全国考生就学校相关招生政策、专业优势、就业情况等问题进行分享。 #
问题1:请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
答:学校始建于1956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迁址重庆时创办的。 学校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全国首批教育部批准一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23年,学校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大学。 2023年成为首批获批“高等教育学科创新和人才引进计划”(“111计划”)立项的大学之一。 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科睿唯安今年1月发布)中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36个本科专业中,19个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为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直属医院12所(综合医院7所、儿童医院1所、妇女儿童医院、牙科医院、康复医院、中医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儿童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佳医院百强”(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出版)。 直属附属医院设有国家级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已获批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床位17000余张,年门诊量近150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近60万人次。 #
问题二: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育人优势,为国家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请介绍一下学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 #
答:国家正在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学校贯彻“大健康”理念,积极适应医学新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新需求、健康产业发展新要求,培养五艺医学人才。 学校设有21个学院(系)和一个研究生院。 开设3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 设有内科(感染科)、儿科、临床检验诊断科。 4个国家重点学科:科学、神经病学。 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9个,包括临床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临床药学、法医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实验技术、中医学、应用统计学。 临床医学专业通过临床医学国际专业认证,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化学、材料科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等学科名列全国前茅。 #
问题三:在“新医学”建设引领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在探索“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和计划?
#
答:学校积极探索“医学科学”与“医学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学校新增听力语言康复、智能医学工程、视光学等专业。 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慧医学等新理念,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学院、IVD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药学院,计划创建网络医学、纳米医学和医学科学。 人文学科、医学虚拟现实等一批新型医学交叉学科。 2023年9月,我校成功获批重庆市高水平新型医科大学。 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项目(培育)。 大健康未来技术学院获批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示范性未来技术学院项目。 重庆医科大学是基础医学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批。 重庆医科大学“本土国际化”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建设项目获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大学及专项。 #
问题四: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 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答:近年来,学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与英国莱斯特大学联合办学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将于2023年启动首届本科招生,是我国西部地区首个临床医学专业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临床项目该地区的医学。 采用世界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国际临床医学精英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方式,共享英国教学资源,沉浸式英语教学,小班实践学习,注册两所学校学生,专注于“器官系统”。 “主线”以医学课程体系为主体,以“早期临床、多临床、重复临床”和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早期培养为两翼,培养具有临床科学能力的医学生。科研能力、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 精英人才,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获得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和英国莱斯特大学临床科学理学学士学位。
#
问题五:学校今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
答: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 今年计划在重庆招生2414人,其中物理专业1939人,历史专业475人。 总体情况与上年计划类似。 今年免费医学定向生计划为100名学生,其中临床医学专业60名学生,中医专业40名学生。 今年,我校将新增临床医学(培养检验医师考试班)和视光学两个专业学生。 临床医学长期学习制度和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计划不变。 临床医学(5+3一体化)长期学习体系有100名学生(第一年培训在复旦大学或西南大学完成),与英国莱斯特大学看齐。 重庆市临床医学合作本科项目(中外合作办学)计划招生35人。 #
问题六:报考重庆医科大学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答:学校在重庆招生类型包括本科预科B批(国家贫困专项、免费医疗定向)、普通本科批次(地方专项、总体计划)。 考生在报考时应注意,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我校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医学类专业体检表上矫正视力不得大于800度; 口腔医学专业不招收“左撇子”(俗称“左撇子”)。听力有限、斜视、嗅觉迟钝、口吃等的考生报考医学类专业须慎重其他体检项目按相关要求进行;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临床医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要求英语成绩单科120分,且只录取有专业志向的考生,我校英语专业和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只招收英语专业考生,其他专业不限外语考试语种,但新生入学后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外语教学语言为英语。 #
问题7:请介绍一下学校转专业的具体情况,以及奖学金和奖学金政策是怎样的?
#
答:《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是根据新高考改革制定的。 申请转专业需符合学科要求。 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前20%的学生可以申请转出。 详情参见学校教务处网站。 学校建立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奖、贷、助、考、免、补”等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内奖学金和重庆医科大学“贫困生精准救助基金”等。学校正在修订校内奖学金管理办法,将大幅提高奖励金额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自己。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招生“绿色通道”,并设有临时困难补助、特困补助、勤工助学等校内经济资助项目,落实“不允许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