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现代“诸葛亮”一句言先生:一个点子解决社保基金问题!

2012-06-18 来源:未知 作者:小鱼
\
一句言被媒体称为“现代诸葛亮”,第一位走上“个人金点子专场拍卖会”!

  记者日前从北京获悉,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北京佳士凯拍卖公司将举办中国首场“个人金点子专场拍卖会”。第一位走上“个人金点子专场拍卖会”的,是来自山东潍坊的知名创意人一句言先生(原名刘海舰)。一句言被媒体称为“现代诸葛亮”。他号称一个点子(浓缩成一句话)就能解决社保基金问题,他是第一位走上“世界最牛广告屏”——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户外广告屏的中国创意人。佳士凯拍卖总经理赵晓凯告诉记者,一句言先生的创意在实战中百战百胜,经典案例比比皆是。他的东西一推出,影响力便所向披靡。据悉,这次“一句言金点子专场拍卖会”,共拍卖他的潜在价值要超过数百上千亿的36个商标和广告语。听了他的广告语,之前我们所接触的任何的经典的广告语,都成了小儿科。一句言,没有一句不经典。让人真真的感觉,有这样一句话,会真地很容易做成行业老大。 #

  他这次拍卖的标的都大有卖点。最大的卖点,就是“π牌化肥”的商标。广告语是:“π=3.1415926……,π牌化肥,圆满品质,永远不到3.15!”多位专家表示:这枚商标创意是世界级别的,这跟单件艺术品再昂贵一般价值也不过百万千万的拍卖不同,其潜在价值至少在百亿以上,而拍卖会仅以一元价格起拍,对卖方来讲,风险极大,极有可能成为世界拍卖史上最捡便宜的一次拍卖。所以,拍卖会的宣传,让多方知晓这个拍卖对“千万别创造这样的历史(赵晓凯语)”是非常重要的。赵晓凯总经理也坦承对此次拍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好在一句言先生没给我们提出过任何硬性要求”,赵总说。为此,记者分别对赵晓凯和一句言先生进行了采访。记者切身感受到了“一句言”大师一句一经典的魅力。

#

  记者虽然不搞企业,也能看出“π牌化肥”的商标价值是亿万级别的。赵总说,起初洽谈这个拍卖会的时候,是打算起拍价3.14亿的。现在一句言突然决定一元起拍,行内人士大都说这是极大的冒险,低起拍价就真被低价拍走这样的实例应该说是屡见不鲜。“专吃拍卖会,很多投资人专业干这个的”(赵晓凯语)。当然,这是创意人自己的方案。把如此冒险的招数,用在这样一个潜价值是世界级的商标上,做为一句言这样的大师级职业创意人,应该不可能想不到。为什么一元起拍呢?记者虽然草拟了好多的采访问题,但还是从这个最大的疑问,在拍卖会公告发布前,对一句言先生开始了开门见山的采访(以下根据录音整理)。 #

  记者: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我本人,对一句言老师您非常佩服…… #

  一句言先生:哈哈,不要迷恋一句言,一句言只是能让人赚钱。 #

  记者:一句言老师,咱先从您这第一个拍卖标的,π牌化肥,聊起。万一真被哪个化肥厂或者有些个专业的商标投资人一块钱给您拍走了,或者一万两万给您拍走了,就是您无形资产的一个少说百万千万级别的重大损失。您不担心到时候十分懊悔吗? #

  一句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假种子假化肥,是九亿农民最头疼的大事。我就是一分钱不要,把这个创意白白贡献给敢于对全国农民承诺质量问题永远不会到3.15的企业,我也心甘情愿。也算是我们创意人真真正正地为全国九亿农民用自己的智力做了一个贡献。这个创意,最适合质量上绝对没有污点,而且有能力销售全国的企业。因为只有销售网点密布全国,本身又有非常大的生产能力,才能让全国老百姓真正用上高质量肥料。老百姓最怕假货。但老百姓星罗棋布地生活到天涯海角,耕种着四海无闲的田。只有全国销售网点密布,到处都有正规的进货渠道,一有来路不正的产品,相邻的销售点就会发现,这样,假货才无处遁形,也才不会再坑害百姓。#p#分页标题#e#

#

  记者:那您能不能预计一下,这个商标最终会以什么价格成交?

#

  一句言;不预计。虽然策划人最该具有前瞻性特质,但,我仍旧不对我的拍卖进行预计。 #

  记者:为什么?也担心拍卖效果不理想,被极低的价格拍走吧?

#

  一句言:丝毫不担心。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现实一定是其水平的真实写照。如果拍卖不出去,当然就是我们现实水平的一个最真实写照。

#

  记者:我有点不太明白。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只有一个买主,来了。当然,按照规则,人家可以底价一元就把这个商标拿走。那,按您的说法,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您的这个创意水平,也就值一元呢?

#

  一句言:您也可以这样理解啊。但是,您这是仅仅从卖的方面去理解的。事物都是两个方面。有卖就有买。从卖方您可以理解为这个创意原来就值一元钱哪。从买的方面去理解呢。买方认为就值一元钱,是不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化肥这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知道这次拍卖会的企业范围内,这些中国的化肥企业家们,只有一个,对九亿农民,给出了只值一元钱的承诺呢?如果当真这样,那么,不是也很好地反映了农民们对生产资料担忧的原因和现实吗? #

  记者:哈哈,经您这么一分析,我的好奇心被您提起来了。如果当真这个创意被一元两元拿走,那中国农民真是令人担忧了。现在中国大规模的化肥企业应该不少吧,我们看到底哪个企业有决心有能力用这个商标,昭示全国,公开向九亿农民承诺,产品质量永远不会到3.15的。 #

  一句言:我的这个创意,就是适合有实力能搞全国挂牌连锁的化肥企业。牌子就两行字:π牌化肥连锁,永不到3.15。

#

  记者:据我所知,山东省是化肥大省,您所在的潍坊,也是化肥大市。如果这个具有极大升值潜力的商标外流到其他省市,对您们家乡的经济会不会是一个损失呢。

#

  一句言:我心里装着世界,真是这样。

#

  记者:那你预计这个拍卖,能成功吗。 #

  一句言:不预计。还是刚才说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现象一定能反映本质。我不成功,则中国经济不成功。我为什么把广告做到美国?也是希望引起所有民族企业对一句言的重视。 #

  记者:啊?你拍卖不成功,则中国经济不成功?我其实想问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您竟然到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做您一句言的形象广告? #

  一句言:我想以这种方式告诉全世界华人一个现实:中国制造出路在于一句言;中国经济出路在于一句言;中华复兴出路在于一句言。 #

  记者:您这样说,您觉得人们能够接受吗?

#

  一句言:郎咸平所说的中国没有定价权,温总理和邦国委员长所强调的加强民族品牌建设,说的都是我们太缺乏我们自己的一句言了。没有一句言,困难总根源。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果因为人们不接受就不说,那布鲁诺更当初没必要说。

#

  记者:您形象广告所选择的形象,太个性了。为什么选斜躺在沙发上悠哉悠哉的样子呢?

#

  一句言:我想说明,有一句言,便闲庭信步,不用多快好省,不用鼓足干劲。做任何事,找到一句言,便任轻道近。

#

  记者:您觉得我国企业如何获得定价权,如何打造民族品牌来与世界竞争呢?您能拿出方案吗? #

  一句言:大道至简,越好方案越简单,而且这个方案马上就可以公开:成立专门的品牌委员会,采集高创意商标,利用媒体资源,打响品牌,租给或出售给精心选出的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国家稳赚钱,还提高了国际竞争力。最近不是一直在说社保基金贬值的问题么。我看可以用社保基金做这个事情,掌握品牌是稳赚不赔的事情。而且,给社保基金的品牌打广告让品牌增值,性质就是公益广告。 #

  记者:很好,只是不知道国家领导人能不能看到,哈。赵老师向我介绍之前,说实话我还不知道您。这两天才知道您原来早有了相当的知名度,特别在您们当地,几乎没人不知道您。是纽约时报广场的广告策略的功劳吗?#p#分页标题#e# #

  一句言:我只能回答你:别人靠权钱,我凭一句言。 #

  记者:我看了您的拍卖标的,确实个个响当当,个个经典。我和我几个同事都在办公室赞叹呢,真不愧是一句言。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句言。但我想知道,您当初怎么想的叫一句言呢? #

  一句言:因为我深刻理解了一句言的重要性。生意上讲,投资千百亿,成败一句言。生活上讲,一言成事,一言偾事。现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也极大丰富。别指望你厚厚一本企业文化去影响人,没人看你的。一句话,还必须说好才可以。喋喋不休不好使,字字珠玑好使。只要文化水平达到了,任何行业、领域、品牌文化,都能做到用一句言就表述出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挖掘出你行业或者品牌的一句真言、给您提供这样言外无言的一句真言。所以,就叫一句言。 #

  记者:我觉得,肯定会有很多企业认为自己付出金钱,就得到一句话,会感觉不值。 #

  一句言:一句言,未必是只言一句,更会是一句言一句言地言下去。一句言,言言善诱。

#

  记者:您的一句言好卖吗? #

  一句言:不如大白菜好卖。因为大白菜是吃货。一句言是上层建筑,而且是极高点的上层建筑。客户必定是有能力向往极高点的极高级的那金字塔上端的少数人。 #

  记者:客户有了这一句言,然后再怎么做呢。 #

  一句言:造财团啊。一句言,造财团。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有一句言在心中,任他东西南北风。始终瞄准这一句言做所有的工作,保证能用它打造成财团。不想做财团的,不要找我们。 #

  记者:您的意思是,您只为大企业大客户服务吗? #

  一句言:不,有中生有,是量变。无中生有是质变。大企业大财团,大成功人士,一定顶着一个品牌,并且品牌成了他们的印钞机。所以,只要是想做品牌的,我才服务。也就是,想挣小钱的,别找我。小胜靠自,大胜靠我。我只善擅长制造印钞机。 #

  记者:说一句言就能造财团,肯定很多人会觉得玄乎。能从道理上讲得通吗?

#

  一句言:不要以为只是阿里巴巴念着“芝麻开门”管用。其实,所有咒语,所有财富密码,所有有价值信息,无数宝藏,一切奥妙,尽藏于一句言。发展不大,因为有问题,也就是有病。有病就需要对症。对症一口汤,不对口袋装。一句言,一口汤。

#

  记者:做不大的企业,都是有病?

#

  一句言:不错。一句言,就是给它一个根本扭转。很多企业,强调营销。组建销售团队,全国各地四处奔波销售。可以说大多数企业都是这么做的,也好像很天经地义。其实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全国疆域那么广阔,要全国跑到,得多少人力物力。业务人员去了这里,那里去不了;到了那里又不能在这里。所以这种组建销售队伍进行硬性推销来创造效益的营销模式,是蜻蜓点水、棍子蘸水的模式,是顾此失彼的模式,是区域性模式,是被动的模式。任一个品牌,任一个行业,都有文化蕴含。用一句言将企业文化挖掘到极致。然后用达到企业文化或者行业文化顶峰的最高创意的一句言,来昭告天下,来瞬间震撼天下人,打动天下人,赢取天下人,来一呼天下应,全国人都对你的产品感兴趣了,那全国各地做这个行业的市场人才,就会主动来找你销售你的产品,代理你的产品。这种模式,才是系统性模式,是主动性销售模式,是纲举目张的全局性模式。不要指望什么销售人员会对你忠诚,他们只会对利益忠诚。所以,最根本的让全国各地基层销售人员忠于你的办法,就是你打动了人民大众。人民大众就要选购你的产品,他们只有经营你的产品才能赚钱或者说赚钱才更容易。让他们不得不对你忠诚。所以,企业要打造成财团,首先要打起大旗,在行业最高处高高树立起全国人都仰视的一面旗帜。然后,你就能把全国的销售精英都吸引至麾下,或者说,有了你的好产品,很普通的人也能被你的畅销产品培养成销售精英。这样,财团就可以自然而然成就。这样的成功,也才是水到渠成的成功,也才是有意义有意思的成功。组建销售队伍,以提成的办法进行硬推销的营销模式,企业永远别想做成大财团。就是做大了点,也累死了,也是毫无意义的。#p#分页标题#e#

#

  记者:我原本想象不出,怎么一句言就那么重要。一个企业那么大,有的超级企业本身就是一座城市,有的企业分厂分公司的到处都是,竟然被一句言决定着它的兴衰。 #

  一句言:我们知道:一座大厦的品质,取决于四个方面:地基、大厦质量、内装修、外装修。企业比作一座大厦的话,商标就是地基,产品质量是大厦质量,产品包装是内装修,广告语则是外装修。地基重要不重要?外装修重要不重要?再大的企业,也需要产品销售才能带来收入啊。产品销售主要靠品牌影响力,品牌影响力其实就是品牌文化的影响力。文化高了,影响力才能广。任何品牌文化,我们给他一句言以蔽之。一句言,赅而简,品牌文化至高点。达到至高点的一句言,则必定是“一句言出、无马能追”的一句言。正所谓“一言难尽一言尽,一句言胜无数言”。当然,就能影响力大、影响面广。

#

  记者:一句言重要,那使用其他人的一句言,或者自己的一句言,怎么样呢? #

  一句言:术业有专攻。我是一句言,别人不是。在我注册一句言之前,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百度一句言,连这三个字一起出现的一个句子,都没有。您会相信吗?我注册一句言后,好多策划人跟我说,策划人都知道,好的策划方案就是一句话的事。但,你最幸运,让你注册了。好像很偶然。那,全国几十万职业策划人,十三亿人也都时刻在为自己策划着。为什么就我,偶然地叫了一句言呢?

#

  记者:您意思是您是天生的一句言吗? #

  一句言:不。苦心数十年,孤诣一句言。他们想用自己的一句言,如果能达到我的一句言,当然可以。但前提是要像我一样,先花近三十年时间平均每天阅读至少五个小时。其实五个小时也是我最保守的估计,我家人朋友给我的估计是不低于十个小时。我每天的锻炼是爬八十到一百层楼。我住的楼三十三层。到楼顶后,四面八方的一切尽收眼底。即便爬到三十二层,也什么都看不到的。这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至高点的一句言,需要踩着达到至高点的知识梯子去撷取。我专攻语言,系统阅读了《字典》《成语词典》《俗语词典》《谚语词典》《歇后语词典》《世界名言词典》等语言工具书。《字典》更是少年时就几乎熟悉到哪个字在第几页第几个的程度。

#

  记者:您怎么想到苦心孤诣去研究一句言呢?

#

  一句言:专门研究一句言,是在以前研究语言的基础上的事情。俗话说,话是开心的钥匙。但,要知道,并不是每句话都是开心的钥匙。好的一句言,是消费者开心开钱包的钥匙。两种商品,选购你的,就需要理由。何况琳琅满目呢?研究一句言,就是为了喊出选购我们最响亮的理由。

#

  记者:不管什么品牌,比方那些很普通的品牌,您也能想出非常精妙的广告语吗?

#

  一句言:任意品牌眼前过,眉头不皱一句言。 #

  记者:眉头不皱想出的一句言一定管用吗? #

  一句言:我想出的一句言,一定是四钱拨万斤的一句言,一定是“广告有我告更广”的一句言。

#

  记者:怎么说呢,四钱拨万斤,告更广?

#

  一句言:当你小空蹭了的时候,当你休闲的时候,当你遐想的时候,当你慵懒的时候,当你锻炼的时候,当你睡觉的时候,当你守成的时候……别人在努力。一句言,胜过千般努力。这个别人在努力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竞争对手在努力。一个是别人在为你的品牌传播而努力。做广告的人,都会计算广告成本。投放一次电视广告,多少人看到,平均一个人看到需要多少钱的成本。印一份宣传单,雇人发放,宣传单多少钱,雇人多少钱,算出平均一个人知道您的品牌,要多少钱。假如平均让一个人知道你的品牌要五毛钱,那么,有了好的一句言,有一个人在跟五个人谈论,那么五个人知道,就等于给你增加了2.5元的无形资产。五个人再分别跟五个人谈起,就又增加了125人知道,那又省了你多少广告费,增加了你多少的无形资产,125个人再传播呢?好的创意,会一直这样倍增下去。而且,听别人谈论知道的,要比看你印的小广告知道的,在消费者心里的信任度要高很多。你在睡觉休闲吃饭等任何时候,别人都在努力为您创造价值。所以说,一句言,胜过千般努力。胜过自己千般努力,也胜过对手千般努力。#p#分页标题#e# #

  记者:啊,一句言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 #

  一句言:错,一句言本身没有能量。那是什么的能量?有人说我们的一切能量来自于太阳能。我不这样认为,太阳在宇宙中不值一提。那么什么最有能量?道,最有能量。道能,创生并运行万物。唯有道,是永远。语言,反映了道,传播出去,便打通了接受者与道的通道。随道行,得获道能而致永远。所以,一句言,有能量,一定是因为,一句言,通道。 #

  记者:我们媒体人都习惯强调媒体重要。企业家们好像也都是经常投放广告,没大听说谁在一句言上花多大功夫下多大本钱。您呢也到美国做广告。在您心里,到底广告重要还是一句言重要呢? #

  一句言:我虽然到美国做广告,但,说实话,那只是做一下概念。一句言永远坚持这样的观点:需要大做广告的品牌,一定不是好品牌。谁见谁信、谁见谁传的品牌,才是好品牌。一句言创意的品牌,全是人传人的品牌。即便一分钱广告不投入,也一定能稳步做大,一定不会被谁挤出市场。当然,投个其他品牌一成两成的广告费,便可迅速火爆,大大加快发展进程。

#

  记者:怎么能让全国的企业都用上你们一句言的点子,一句言今后会如何向全国发展呢?

#

  一句言:得到一句真言,要靠缘分。当然我们更愿意广结善缘。我们已经在筹划这个事情。一句言策划,会吸引全国的“诸葛亮”加盟连锁。我们通过网上召开“诸诸葛”会议,把客户企业的发展方略,品牌建设,广告语,危机公关和品牌拯救等问题都拿到会议上研究,为中国民族品牌贡献智力资源。让那些信任一句言的原本默默无闻的品牌,在市场大潮中兴风作浪,为振兴民族品牌做出贡献。让国人培育出自己的民族品牌,让民族品牌影响世界,从而复兴中华。 #

  记者:危机公关?品牌拯救?如果品牌出现问题了,为什么要拯救?

#

  一句言:一个品牌建立起来,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一个品牌不知道要养活多少人。一个品牌倒了,其影响力是巨大的。拯救了一个品牌,就等于拯救了几十数百亿的资金。拯救品牌,并不是掩盖这个品牌出现的问题。而是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让消费者相信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这个品牌今后会更可靠。其实危机往往是最好的机遇,不仅是自己的机遇,也是所有竞争对手的机遇。比方三聚氰胺事件后,整个奶制品行业受到巨大冲击。是大家不愿意喝奶了吗?显然不是,是大家不敢喝了,对什么都不放心了。这个时候,比方,某个乳品企业,按照我的创意,出一个品牌,叫做扪心奶,就能够迅速做响。广告语是这样设计的:人人扪心,世界放心。1100道工序,没挡住三聚,只因少一道良心工序。扪心奶,良心奶,放心奶。有扪心奶,不要二奶。整体十来秒的广告打上一阵子,以后,就只打“有扪心奶,不要二奶”就行了。大家都会开着玩笑来传,又都知道扪心是什么意思,肯定会相信会选择这摸着良心生产的奶。所以,在行业危机的情况下,就能迅速产生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这次拍卖会,就有“有××奶,不要二奶”这句乳制品行业的广告语) #

  记者:在目前王老吉这个品牌之争的形势下,您认为凉茶市场会怎样,能不能也有这样的机会?

#

  一句言:凉茶市场总体不会有什么影响。对具体品牌当然影响就大了。凉茶,就因为宣传能败火,而被国人大规模接受,已经是饮料行业的半壁江山,而且是未来饮料行业的消费趋势。任何饮料企业忽视了,甚至单单前期忽视了,就会遭受市场惩罚,因为饮料市场的总体规模是一定的。所以,不管对原来凉茶行业的巨无霸来说,还是对其他饮料行业的巨无霸来说,都是新的机遇,我都能拿出应对的点子。比方加多宝,如果最终得不到王老吉商标,那可以制造“如火如茶”凉茶,一句言是——如火?不,如茶!……与原来主打的“怕上火”相呼应。稍微有点学问的说汉语的人,就知道“如火如荼(tu)”和“如火如茶”。如火如茶,必成为全国老师、学生、家长都为他们免费宣传的品牌。国人也必定会更加瞩目加多宝的这个创意。……同样,也是其他饮料行业的一个机遇。比方,可口可乐也可以用这个创意,推出“如火如茶”凉茶。那就当真是“加广相争,可口可乐”了。加多宝的原王老吉凉茶的销量,已经超过可口可乐。所以,一句言认为:可口可乐公司,或者也应该进军凉茶行业呢。如果可口可乐公司生产“如火如茶”凉茶。那广告语可以是这样:“信不信,可口可乐,做凉茶饮料也是可口可乐级别的。可口可乐,如火如茶!”这个广告语能够一举两得。既宣传了可口可乐是在全球都“如火如荼(tu)”的世界第一品牌,也宣传了自己的新产品凉茶“如火如茶”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引领全新潮流。#p#分页标题#e#

#

  记者:哈哈,您的这个创意确实棒。但,如果两个企业都找你策划,那你是左手打败右手呢,还是右手打败左手呢。 #

  一句言:哈哈,当然是我的左右手,打败其他人的手。

#

  记者:你说危机也是很好的机遇。比方,你把如火如茶的这个点子,真给可口可乐用了。那如果再让你给加多宝策划,你还有点子吗?它的机遇又是什么? #

  一句言:是机遇,当然就有一个抢得先机的问题。你不抢,那失去机遇应该怪自己。 #

  记者:那失去机遇的企业,再找你一句言,是不是也没用了?

#

  一句言:哈哈,你是在给我下套子呀。一句言的点子,会有最好和次之以及再次之的区别,但,不会没有点子。你失去机遇,是指失去最好点子的机遇。但,总是能给你找出在现状下感觉是最好的点子。就说你刚才的加多宝问题,它是个民企,好像在国企面前总是显得力量弱一些。你要承认现实。但,如果你争得了民心,就能一定程度上强大自己。怎么争民心?民心有个特点,就是同情弱者。所以,你不争,你示弱,你才能强。争什么呢。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嗯啊处世”,是民企上选。人民,大多数不也崇尚“嗯啊”吗?那我们就制造“嗯啊”凉茶!——嗯啊处世,顺畅人生!全国人都会明白什么意思,都会心地支持你了,你能不强大吗。目前看,加多宝比“嗯啊”更有知名度。但,长远看,消费者对理念的认同,更具市场价值。选“嗯啊”,长久看,不仅势必比原来的王老吉更火爆,也会更持久,会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就因为,能永远得到国人的观念认同。 #

  记者:说实话,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和满怀理想的个体私营业主。他们想做大,也想聘请像您这样有实力的策划师,但没有经济实力。没有经济实力,是不是一定不能得到您的策划服务呢?

#

  一句言:说他们没有经济实力,是真的也是假的。如果有点实力投资实业,却说没有实力出策划费,那,只能说明他们对智力投入的轻视。这样的人,给他策划也是没有前途的。如果确实没有实力,那本身已经说明他们之前依靠自己的路走错了。如果不改弦更张,继续没有实力下去几乎是肯定。我给他们的忠告是:有一分钱,也要投在高人身上。 #

  记者:像您动不动几十万几百万的点子,肯定大多数小企业是承担不起的。如果他们就是请您策划如何不花钱或少花钱却能得到让企业赚大钱的点子,您能策划出来吗? #

  一句言:哈哈,照样能啊。少花钱的话,我建议别购买现成的点子,而是聘请策划师做兼职,只拿出一两个人的工资,权当雇佣了一两个不坐班的员工。有问题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交流咨询了。这是最划算的,成本很低,肯定能淘到好宝的。不花钱呢,那就只有不断接触靠近,联络感情,慢慢交成知心朋友,肯定会渗透来一点他们的智力资源。

#

  记者:您真觉得策划就重要到所有的企业都该请策划人策划吗?

#

  一句言:很多人看不起的那多哭的刘备和多笑的阿斗,可为什么人家做皇帝啊?靠的就是策划。为什么生意场上的常青树显得那么珍贵?为什么大都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真正的百年企业少之又少?因为,他领风骚的时候,必以为自己走的路一定对,相信自己会一直这样发达下去。这个时候,他有实力聘请策划顾问使永葆青春而自信自己不需要。他自信,因为他有钱。钱这个东西很奇怪,傻瓜拿在手里,也会满满的自信。自以为能固守阵地的时候,自己行业的弱者们却在不断开辟蹊径、求贤若渴、孜孜以求、扩大影响。市场规模是一定的。相对自己的弱者们,在原本自己市场范围内所取得的每一寸地盘,都意味着自己的市场阵地开始疏松和局部瓦解。开始下滑的拐点出现的时候,本该想方设法,也就是策划,扭转局势,但往往又会想:虽然下滑,但市场竞争激烈,我们能保持这样份额已相当不易,比我们差的还多的是呢。当原来的弱者们纷纷崛起,自己迎来必然的一泄千里的大滑坡、大溃败的时候,又会想:我在这个行当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曾经恁般辉煌,都不能让企业避免步入困境,能指望其他谁有这样的智慧呢?而且,这个时候,往往小小的策划费,在他们眼里都成天文数字了。原来的所谓企业家,发展到失魂落魄的没落贵族,大抵就是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多少人,宁愿赔上数十万数百万的装修费,而不愿意花这表面文章十分之一的钱来搞策划,初试失败往往就草率地认为自己的生意就是真的没有指望了。当初决定上这个项目的雄心壮志、信誓旦旦呢?人,有多少个层次?七十亿人,七十亿个层次。社会大金字塔的层次,完全是按照智力层次来排定的。企业也是这样,拼的是智力,拼的是文化。人,最大的聪明,是借人的聪明。迷信自己的聪明,是傲慢。一切失败,概源自傲慢,无一例外。#p#分页标题#e#

#

  记者:不策划,便是傲慢? #

  一句言:哈哈,一句言都听不进,不是傲慢吗?

#

  记者:创意策划公司以北京啊深圳啊等地居多,您为什么不选择到北京发展而安心于一个中等城市呢?

#

  一句言:我做的是创意,是脑力劳动,像孔子周游列国,诸葛亮躬耕陇亩,在哪里想,便在哪里有。而且在基层,更贴近生活。只要能给企业发展送上点睛之笔,就是好创意,不管在哪里产生的。南京北京,不如点睛。

#

  记者:毕竟北京是首都,大城市也辐射面广,应该能给您带来更好的效益吧。 #

  一句言:做创意,主要是创意品牌。当我想着如何把我的点子去最大化地赚取金钱的时候,我就不会有好点子了。只要有好点子,就不要担心所有人都有眼无珠。我相信,未来,哪个城市得到一句言,哪个城市就会成品牌都。 #

  记者:嚎,好口气。不过,我真信。我问一个希望别引起尴尬的话题。现实中,有没有您给人出的主意,结果起了相反的作用,运作失败了,客户怪你,怎么策划了这样的馊主意? #

  一句言:我可以自信地告诉您:一句言,主意一个不馊。 #

  记者:那您的客户都会服从您的方案吗,都能听进您的一句言吗?

#

  一句言:随便啊。听一句言的,迎接一句言设计的前途命运;不听一句言的,接受你行你素的命运啊。 #

  记者:那些不听的,您有没有观察一下,有没有人家照样发展得很不错的? #

  一句言:是,不买一句言,省钱在眼前。可,几年不听一句言,弯路便要走几年。 #

  记者:我私下随便打听过您们当地的几个人,他们共同的说法是,一句言是很棒,但太贵了。您能拿出方案但客户认为方案太贵不愿意付出策划费的有没有? #

  一句言:多的是。但,我不会承认我底价三万的价格是贵的。大多数小企业或者个体户,感觉几千块钱给他们一句言嘛,也不算便宜。 #

  记者:您是不是会感觉特别生气或者懊恼?

#

  一句言:哈哈,懊恼什么,懊恼赚不来钱吗?我总结认为,点子,是勤奋好学的人,在心灵纯净而平静的状态下,上帝的恩赐,甚至与思考都没有关系。当以赚钱为目的去考虑点子的时候,恐怕一个好点子也产生不了。所以,客户不信你,不认可你的点子,或者不愿意付款给你等等,都太正常不过了。每个人都自以为是。自以为是,是决定70亿人70亿个层次的原因。自以为是的准确度,决定人的高度。高于他的高见,他理解不了、接受不了,不正常吗;平于或者低于他的见解,那有必要说吗。所以,本来策划这个行业不该存在都应当,想硬性地去改变一个平庸人的生命轨迹,不符合天意。是不符合天意才难做成的。大隐隐于市嘛,诸葛亮不还后悔出山吗。他躬耕陇亩的时候别人笑话他吹嘘。他出山,是,证明了自己,但让刘备和阿斗做个皇帝,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

  记者:您是不是在按照对一句言的接受程度来划分人的层次高低呀,是为了突出您一句言的重要吗?

#

  一句言:不是为了突出我自己,是本该如此啊。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人的高低贵贱,区分于思想。思想浅更近动物。语言,是思想深度的体现。用好一句言,稳居人上人。 #

  记者:如果有了那么绝妙的一句言,客户不买单的话,眼睁睁不能给客户和自己带来效益,感觉可惜吧。

#

  一句言:不可惜。修是痛苦的,但任何福都是修来的。有的人该修的还没修,该受的苦还没受,福,是不会那么容易就临到的。他或者命该就是只做我想出点子的一个缘起,而不是享受这个点子的人。这样的例子多的是。好点子,该是谁的,早晚是谁的。我开玩笑似的留给这样客户的一句言是,一句言有方案而没有合作的企业,以后困顿,老板只需自扇耳光。哈哈,其实是不需扇耳光的,只需继续修,以后能把握机遇就好。

#

  记者:您策划的品牌和广告语,我看都价值不菲。感觉您一开口就往外冒钱似的,哈哈。那,我相信您平时面对那么多的生意人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困难为什么辛苦为什么赚不到钱为什么做不起来品牌,在您眼里应该是清清楚楚的。那么,您是不是都会保持金口玉牙的状态,只有确定能赚到钱的时候才会开口讲给他们听?#p#分页标题#e#

#

  一句言:其实,一句言,追求一句不言。最高境界是无语。山无言,水无语。道无为而统万物,大自然无语而创生、包容万物。出口便是错……谁能让一句言言一句,谁高。一句言一句不言,一句言的崇尚高。 #

  记者:今天的采访,是我采访生涯中最精彩的采访。我想诸葛亮舌战群儒,也无非就是这样的口才。怪不得大家称你为现代诸葛亮呢。

#

  一句言: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口才,至少是诸葛亮和罗贯中两个人的。我不是诸葛亮,我是诸葛暗。一句言是:没我,诸葛亮;有我,诸葛暗。哈哈,这是开玩笑的啊,稿子千万别写,万一让人当了真,以为一句言是个傲慢的家伙。

#

  记者:真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

  一句言:十年书不如一席话,十席话不如一句言。求得一句言,殊当世界惊。求得一句言,稳赚数十年。求得一句言,稳做人上人。

#

  记者:今天确实领略了您策划大师的风采。

#

  一句言:别这么说。我曾写了一句微博:一代夫骄,成一句言,不会弯弓不射雕。 #

  记者:什么意思?

#

  一句言:很多人称我策划大师,更有朋友竟称我策划天师的,我都立即否定。我只承认自己是个策划人师。我从不追求“大”,更不去想什么“天”和天大了。神传文字。大,就是在人的脖子上加一道杠子——求大很累。累,起码做大还能出头,还能露头。如果大了也不知足,想追求“天大”,那么“天”可是脖子和头上都压了大杠子,头都露不了了,就不是累的问题了。称我个策划人师,我就很知足了。我知道我只是个人,只能做人事。如果真的上天愿多赐我点能力,让我出头,那我也要做个策划“夫”师——男子汉大丈夫的“夫”。即便两个杠子压我,我还要出头。我认为,天不大,“夫”大,因为比天还出头。夫,称得起男人这个夫啊,要有比天还大的责任,比天还大的爱,比天还大的胸怀——真正的男人就要容得下天。怎能容得下天呢?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夫”字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就是没有意义,是助词,在其他文字表达意义的时候自己往往是个可有可无的词,或在句首或在句中或者句末那么烘托一下。也就是它是个虚词。虚,什么都没有啊,就是要虚空自己呀。虚空自己才能比天还大。因为只有空,才是其大无外的。宇宙,不也是在往外、往空里膨胀着吗。所以,虚空自己,知道自己可有可无,时常愿意为别人的表达做个助词,为别人的事业或在起初或在中间或者之后,给出点助力,才符合“夫”,也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

  记者:您的语言句句经典,真不愧叫一句言,真是名符其实的一句言。您如果把您平时说的这些话,集中成一个集子,就是很好的一本书,相信会让许多人受益。 #

  一句言:很快就会出来您刚才说的这样一本书的,名字就叫《一句言》。作者当然也是我一句言。封面已经定好了内容,这样写:半部《论语》治天下。治天下易,享人生难。小半部《一句言》享人生。 #

  记者:好啊。这本书出来一定讨要一本。

#

  一句言:已经有朋友在催我这个事情,等这本书出来,他要运作给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人手一册。让他们在校园靠这一本书,明白品牌和广告语这些一句言的重要性,并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这方面的积累和钻研。 #

  记者:全是品牌和广告语方面的吗? #

  一句言:不。我的一句言博客和微博,叫“一句言,评天下”。对发生的众网友感兴趣的时事新闻,以一句言来作评。追求一句言反映事物的本质、精髓。

#

  记者:我确实佩服佳士凯赵总的眼光,他说自己发现了中华第一创意人。

#

  一句言:感谢赵总的厚爱。每个人都是中华第一人,都是世界第一人。#p#分页标题#e#

#

  记者:每个人都像您一样有自己独特的本事和智慧? #

  一句言:我没什么本事,只是世界在我心中。每个人有每个人心中的世界。

#

  记者:说实话,大家私下都交流过,您的这些标的,真的是极可能被低价拍走的。您真的会很坦然? #

  一句言:一个会骑千里马的人也没有,伯乐才更失望。一句言的无形资产千万亿,谁有幸白白得到几个亿,一定是天意。

#

  记者:您所有的这些标的中,以您的眼光,您认为创意最好的,最有价值的,是哪几个? #

  一句言:比方“修球化肥”,一句言是:修地球,用修球。比方“贵是对酒”和“贵是错酒”。贵是对酒的一句言是:“相信便宜有好货,你就去喝贵是错”。贵是错酒的一句言是:“不信便宜能实惠,那你去买贵是对”。比方“扪心奶”,“如火如茶”凉茶、“如火如茶”茶馆,金冶幼儿园,还有“贵是对”大酒店、贵是错快捷酒店,等,都有做到全国行业老大的潜质的。

#

  记者:贵是错快捷酒店?顾名思义应该很便宜,怎么能做成行业老大呢? #

  一句言:哈哈,您还没领会这个创意的精髓。如果某个进军快捷酒店行业的财团,计算好住宿行业的成本,假如每床位是40元。那么,它每个城市都开设上足够床位规模的“贵是错快捷酒店”,只定价60元。因为它名字本身就清楚地指明了实惠要素,那么那些公务出差、个体旅游、学生等等追求实惠的中低收入的大多数顾客到一个城市,不都会先奔着它去住吗。其他那些连锁酒店,就因为没有直达价格因素,就无法跟它竞争。即便少数几个城市连锁,也会极具竞争力的。同样的道理,贵是对大酒店,则很容易吸引来高端客户。

#

  记者:大家都感觉“贵是对酒”这个标应该很不错。

#

  一句言:是,还是您们有眼光。任何商品,都有一个价格属性。销售者和消费者在价格方面是对立的,在质量上却是统一的。想完成销售,双方必须都接受,也就是必须找到双方的统一。价格和质量也是一对矛盾,这一点让我们找到了解决双方统一的办法。自古就有便宜无好货的说法。“贵是对”商标,同时直达价格和质量这双方的主题,这样双方就在对“贵是对”的认同下实现了统一,让销售者赚到钱让消费者赚到质量。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运不通。凡事想顺利,必须名正言顺!“贵是对”,名正言顺就是贵,就是好。天生的名正言顺的高贵品牌!现在好多这个酒那个酒的在争正宗国酒的身份。它们的悠久酿酒历史证明,大酒企都能酿出好酒。他们面临的共同矛盾是:好酒如何名正言顺地得到好价。谁有了贵是对酒标,谁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所以,我敢大胆预言:谁能得到贵是对酒商标,谁将未来长期稳坐中国白酒第一把交椅。 #

  记者:好,那请读者朋友与我们一起关注,哪些中国制造企业能够肩负起中国经济重任和中华复兴重任,高瞻远瞩拍下从此属于自己的一句话,助力自己开始坚实地迈向真正的——行业老大。 #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