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朱海,人生是一列永不停止的《蓝色地铁》

来源:80后之窗 作者:刘雯
那是个平凡的下午,街上依旧有些堵车,清冷的冬日,天有些阴,来去匆匆的人,面容冷漠有些紧张。来到朋友的办公室,取了东西我就要离开,他却让我留步,说放首歌给我听,是一个朋友自弹自唱的。或许是他看出来了我的疲惫,虽然我兴致不高,却也不忍拒绝。
#
冲了杯茶,坐下来,朋友很期待的看着我,像是要搞什么实验似的。刚刚堵了大半天车,烦的要命,正好借机休息会儿。
房间安静了下来,顿时一串扣人心扉的吉他和弦悠然响起,房间里立刻充斥着美丽的画面,像是喷洒了迷幻香水,整个空气都变得充满律动。我感到很意外,心竟然跟着沉寂下来,暗暗期待着接下来的音符。在恰当的时刻,音乐需要诠释的时候,一个略显沙哑,却充满了执着的大男孩的声音,飘然响起: #
“蓝色地铁爬行带着我回家
红色信号灯还要闪几下 #
卸下了防备可是安全感哪去了 #
没人陪得日历又翻了好几下 #
……”
#
音乐停止了,可我的心却不能平静了。如此空灵的声音,这是什么样一个男孩从心底里发出的震颤?是什么样的生活给予他这样的灵魂?他现在什么样?现实中他是什么样子?他是否有一双忧郁的眼神?
我心里这一连串的疑问,统统讲给了朋友,他却哈哈笑起来,他说唱歌的人叫朱海,人家可并不忧郁,这首《蓝色地铁》是他很多年前写的歌,现在的朱海24岁,康辉旅行社分社老板,优秀吉他讲师,录音师,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
#
可是朋友这一说不当紧,我对朱海这个人,更加的充满好奇了。那是什么样的心路历程,让他年纪轻轻有如此的才华和成就呢?他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下午,让我不再平淡无奇,我想,我要找到朱海,去了解他的究竟,或许他的故事能够帮助到很多迷茫中的年轻人吧。
#
1.见到朱海 #
强烈的好奇心,让我通过朋友介绍事隔两天就约到了朱海,电话里他是个热情开朗,声音干净清澈的男孩。他邀请我去他位于郑汴路的康辉旅行社聊天,旅行社在一所高档小区的写字楼,比预期的时间我提前到了二十分钟,朱海还在路上,公司的职员引我到朱老板的办公室等候。
#
办公室内,一架钢琴,几把吉他,茶台,几盆长的茂盛的绿萝和水仙花,书架和书桌上堆满了书《国学拾遗》、《包容的智慧》、《练琴的艺术:如何用心去演奏》、《指尖下的音乐》、《内心的天籁:通往音乐艺术的十大途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通论》…… #
心性、音乐、旅游。可以看出,朱海是一个很用心的人,是一个注重内在气质的人,我想也许是这样的气质,才使他能唱出那样扣人心扉的歌声吧。从办公室古色古香的陈设,我想也许生活已经把他历练成一个沧桑成熟的人,应该比同龄人显得成熟沧桑吧。不过没见到他之前,一切都是个疑问。 #
还没见过面,朱海的声音就变得很熟悉了,因为《蓝色地铁》那扣人心弦的演唱实在是让人无法释怀。随着一阵干净清亮的声音,一个干净利落的大男孩走进了办公室,原来他就是朱海。原来他这么年轻,甚至比同龄人看起来更小,清澈的眼神散发着热情和淳朴,从忧郁到成功,生活没有把他变得沧桑,反而更加的生机勃勃。这样的一个人,让我更有兴致想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
我告诉朱海,很希望知道他背后的故事,或许可以帮助正在迷茫中无所适从的年轻人。朱海这个大男孩,笑的有些腼腆,他说自己做的并不够好,但是如果真的能帮助到别人,他很高兴分享他的成长经历。 #
朱海的确是个很认真的人,他问我是不是要怎么准备下,还是一问一答。我想尽量不要太拘束这个年轻人,也许让他自由自在的聊更好一些。#p#分页标题#e# #
看来音乐真的是朱海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早已长入了他的灵魂。谈话刚刚开始,他问我介不介意打开一点音乐,看他如此的诚恳热情,像是要给我品尝一口新鲜的果实,我当然欣然赞同。于是我们开始了长达一个下午的愉快谈话。 #
2.爱幻想的小男孩 #
人们都说童年的环境,对人的性格影响很大,为了更深的探究朱海的性格成因,我们聊起来他的童年。
#
八十年代的尾巴,朱海出生在郑州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一家三口租住在筒子楼里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 #
朱海的爸爸是个长途货车司机,很少在家,妈妈在工厂上班。夫妻俩虽然因为生计聚少离多,可是仍然很难维持起家庭,日子过的很紧张。 #
朱海回想起儿时,对父亲的记忆就是那双开大货车时戴的,早已磨的露着手指头的棉线手套。父亲总是出去跑车,在家的时候也是坐在床边,用那双指甲被熏的发黄的手指头夹着香烟,眼睛看着窗外,那时候才三十岁的父亲已经额头眼角布满了深深的皱纹。难得一见的父亲也很少说话,每当这个时候,朱海总是躲在一边,偷偷的看着父亲。 #
妈妈每天一大早就会去工厂上班,瘦小的母亲为了让家里生活的好点,干和男人一样又苦又累的活,双手总是很粗糙。有时候妈妈下班会给朱海带回来煮花生或者烤红薯,妈妈总是看着朱海吃,说自己不饿,在厂里吃过了。 #
可年幼的朱海,生就是一个心思细密的孩子,劳苦的父母,窘迫的家境,让他显得比别的孩子更懂事。从来不给父母要玩具零食,而且幻想自己能够早些长大,能够让父母生活的好起来。
#
我问起来朱海,小孩子都喜欢玩,看到别的孩子有玩具或者有零食真的不会眼馋吗?我告诉了朱海自己的疑问。他说,自己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连个卷笔刀都会拆开研究半天,所以看到什么新鲜的玩具肯定会好奇的,可是家里条件不允许,看到父母劳苦的样子他真的很难开口。不过字里行间,他也会把小朋友或者同学的什么新鲜玩意,绘声绘色的讲给妈妈。 #
讲到这里,朱海很俏皮神秘的说,虽然没有太多时髦的玩具,但是有一天他得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礼物。我很期待的听他讲。 #
他说在他七岁那年生日,舅舅送给他一个迷你收音机,红色的长方形盒子,里面可以收二十多个频道,每个频道有不同的声音,最最让他被吸引的就是,每天红色盒子里传出来的不同的音乐,美妙悠扬,爱幻想的小朱海,一发不可收拾,这是个标志性的改变,从此朱海的生活,不能没有那个红色收音机,更确切的说是不能没有音乐。 #
聊起音乐,朱海的眼睛熠熠发光。他说他的生活应该分为,认识音乐之前和认识音乐之后。那台小录音机成了他的随身宝贝,走到哪响到哪,睡觉也会放枕边。虽然后来坏掉了,但是音乐却永远留在了自己的生命里。虽然物质生活比较窘迫,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小朱海的快乐,每天都在期待着不同的音符,只要是他听到的歌,他都跟着唱。听歌唱歌,成了他最开心的事儿。
也是因为音乐,让朱海变得充实起来,虽然会有渴望、有孤寂、有痛苦,但是他的心随着音符飘荡,变得平静变得从新展开笑脸。朱海成了班里面的小歌星,大家都喜欢听他唱歌,学校举行什么活动,都会让朱海登台。说起来为大家唱歌,朱海的脸显得格外开心,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激情。 #
我想,也许一切真的就是冥冥注定吧。虽然他生就在那样窘迫的家庭,没有别的孩子那样自由自在的童年,可是命运给了他音乐的翅膀,让他能够在歌声中飞翔。
3.梦里有把木吉他 #
十三岁的朱海,虽然并没有学过乐器和音乐,但是已经开始用录音机记录起自己随性编写的歌曲,他用音乐记录自己年轻的心。朱海也很乐于分享给大家听,他虽然有些腼腆,但给大家唱起歌来却毫不含糊。
亲戚朋友都说这孩子应该培养培养,是个好苗子,可是朱海知道自己家庭情况,也从来不敢奢求,所以大家提起来应该让父母好好培养他的时候,懂事的朱海虽然心里满是期待,但是却笑着说,我唱着玩儿,个人爱好。#p#分页标题#e#
有句话说“天佑天才”,真的属于你的东西,老天一定不会把你舍弃。朱海的一个表弟,父母给报了吉他学习班,可是表弟年龄太小老师教不了,学费也不退,这个机会让给了朱海。对于朱海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礼物,他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他无比的珍惜。 #
吉他学习班只有短短的两个月,过后就没有再交钱,可是吉他已经成了朱海的从未有过的向往。他发现用乐器,可以触摸到更多的音符,可以边弹边唱,那真是一件让朱海神魂颠倒的事情。可是那时候,他根本没有奢望过,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吉他,只是在上课的时候借用表弟的琴。学习班结束后,他也只能偶尔去表弟家弹弹。他也发现,父母并不是太乐意他把精力都放在吉他上。
正值青春期的朱海,变得很压抑,吉他成了他心头的一个梦,他从来没有这么的期望想要一样东西。他也没办法像父母张口,因为父母根本就不支持他弹琴,父母一辈子穷苦,不希望朱海也像自己那样,他们觉得朱海好好学习考大学才是出路。一向懂事听话的乖孩子朱海,竟然因为这件事和父母大吵了一架。母亲呜呜的哭了起来,她说这么懂事的孩子,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都是音乐给害的吧,着了魔了吧?母亲不停的哭,朱海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
那天,朱海从家里跑了出来,一个人走在街上,他想起来母亲的哭声,顿时心如刀绞。可是自己只不过想要一把吉他,喜欢音乐有错吗?自己真的着了魔了吗?可是又回忆起往日的一幕幕,音乐是无辜的,它那么美,那么真实,陪自己走过了那么多难忘的平凡的岁月,音乐没有错。可是看看现实,朱海觉得自己太渺小了,眼前一片迷茫,他不想上学,不想回家。他觉得活着真的很艰难,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
迷茫中,他坐在河边的石阶上哼唱起 #
“时光正在流回忆正在走 #
度过喧闹黑夜明天会是什麽感受
多年的追求多少梦长久 #
我们是否依然面断现实不会低头
#
我有脆弱的时候 #
我有沮丧的理由
我有多少藉口
#
不能一无所有” #
坚强的朱海,终于流下了眼泪,或许是压抑已久,或许是他内心中本来就埋藏着一颗感性的灵魂。只是在那一天那一个时刻,他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心,当他唱起歌,面对音乐的心完全卸下了枷锁,他满脸的泪水,对着天对着面前的小河,大声的哭喊。 #
哭的没有力气,他躺在草坪上,看着夜晚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高楼中一盏盏亮着的窗户,再看看天空,他想到这普天之下,谁人活着不曾感到彷徨,不曾感到失望,谁人不曾流泪,家里的父母,也一样在艰难的过着自己的一生。所以,自己必须收起眼泪,更加的坚强。人生才刚刚开始,一切都要靠自己去闯。 #
经过了那次哭泣,朱海在内心里确信了两件事。一件事就是,音乐已经和自己无法分割,再也不会怀疑,什么也无法动摇,他必须坚持。另一件事就是,他需要自食其力了,为家人,为音乐,为自己。 #
4.坚持是一条光明的路
#
自从那次哭过以后,朱海回到家再也没有在父母面前提起过吉他,他看到日益憔悴苍老的父母,家中总是昏黄的灯,心中显得十分酸涩。
#
那年朱海十五岁,读高中一年级,寒假的时候他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除夕夜他开始了第一天上班。这个工作只是过年时的短工,从除夕夜到正月十五,他需要每天住在网吧的仓库里帮人看机器。
#
仓库平日里没有人住,过节的时候门卫休息,隔壁库房都大门紧闭,只有网吧这家不休息,所以临时找来朱海看门。仓库几十平米,堆满了纸箱和机器,晚上没有灯,朱海睡的床也是老板临时找来的一张小钢丝床。
#
虽然条件十分简陋,又黑又冷,可是朱海心中还是很庆幸能找到这份工作。到了晚上外面万家灯火,炮仗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陪伴朱海的只有仓库里吱吱作响的老鼠。他点燃了一支香烟,那是仓库中唯一的光亮。他说一支烟点着抽几口放松下情绪,取取暖,他会很快熄灭。我问他为什么呀?有什么特殊的习惯?他笑起来,因为没有钱呀,只有那几支烟,抽完就没了。他乐的笑起来,可是我却觉得有些心酸。#p#分页标题#e# #
一晚上,朱海的心都无法放松下来,尽管他努力让自己放松,自言自语,自己唱歌,可是毕竟呀,那时候他只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孩子。天终于亮了,阳光从仓库高高的窗户中透了进来,洒在朱海脸上,他的心才开始有一点点的放松,歪在那张小钢丝床上,裹着老板给的棉褥疲惫的睡着。 #
第二天,他去舅舅家,借来了表弟的吉他。从那以后的十五天,朱海在那漆黑寒冷的仓库,成了他人生中最具价值的时光。在那些没有灯光,只有寒冷的夜,朱海给自己,给老鼠们,给希望,给明天唱了十五天的歌。虽然窗外万家灯火,在那一年,有谁知道,有一个年轻的小男孩在漆黑中,用如此闪光的心在呐喊。 #
十五天过去了,朱海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资,五百块钱。随即,朱海拥有了一把属于自己的木吉他。
朱海说,这十五天的岁月,在他人生中起着很大的影响。如果说之前在河边哭泣让他知道要坚强要靠自己,但是这十五天是实实在在的靠实践,去懂得去明白。他说,人活着,不但要知道,更重要的是要去做到。你确信对的,就一定一定要坚持,唯有坚持是一条光明的路。 #
5.逆境中的绽放
#
从十五岁那年开始,朱海就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打短工,发过传单、卖过冰箱、擦过车还摆过地摊。虽然根本不足以帮父母支撑起家庭,可是他却从来不给父母要零花钱,并且努力补贴家用。看他这么努力用心,父母慢慢也不再阻碍他弹吉他。 #
我问朱海,你那么小,就那么辛苦,会不会觉得委屈呢?朱海说“理想只属于自己,现实属于大家。如果我能够自食其力解决生活问题,甚至让家人生活的更好。我再去做自己理想的事儿,就可以自由自在了。因为理想很美,自己多付出也是公平的。” #
我很吃惊于他那么年轻的时候,就有如此的胸襟。他说,他根本没有去抱怨去委屈的理由,因为吉他和音乐,真的给了他太多太多,我们所能看见的他的付出,远远比不上音乐给给予他的幸福。 #
十八岁那年,朱海遇到了自己的第一段感情。 #
那时候朱海总是周末和晚上去KFC做小时工,同事梅,比朱海大三岁,是店里的老员工。
朱海工作很认真,也很爱帮助同事,虽然还要上学,可是从来没有迟到或者请假。也许那时候,梅就开始注意到这个大男孩,作为老员工的她,工作上很照顾朱海。一次同事聚会,朱海送梅回家,聊起来生活和自己的成长。两个人开始相见恨晚。梅不是本地人,在郑州上完技校直接留在这里工作,她不是城市长大的孩子,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参加工作早,所以会显得比同龄的女孩更加的成熟稳重。梅也曾经梦想过唱歌,可是她觉得自己并没有朱海坚强,所以当即就很佩服朱海,还想听他弹琴唱歌。
#
从那以后,两个人越走越近,渐渐的朱海的生活除了吉他又多了梅。被爱情滋润的朱海,变得更加的生机勃勃,更加不会举得累。梅也很体贴朱海,还会时不时的给朱海添一些新衣服,扣子掉了有梅给她钉。但是最让朱海开心的是,梅喜欢静静的坐在朱海旁边,很陶醉的听朱海弹琴,有时候两个人谁也用不着说话,只是安静的弹琴,就度过一个下午或者一个晚上。 #
朱海说,梅是跟着他一起吃苦的女孩,在物质上他给不了梅任何,有时候觉得很内疚,可是他只能更多的用心去关心她,爱他。他们俩经常手拉着手,在大街上走,为了省两块钱的公交车费,他们会在寒冷的冬天沿着马路走十几站的路。可是梅总是笑着给他说,走走呗,走走正好锻炼身体,人家还要掏钱去健身房,我们正好纯天然绿色运动。朱海心中很酸涩,他知道梅是怕他有压力,故意逗他开心。每当这时候,他总会把梅的手攥的更紧,或者走着走着,把梅拉进怀里,打开自己的棉袄去裹着梅。他看到眼前这个温柔可人的女孩,真想用自己的一切去温暖她呵护她。
#
朱海和梅每天都会经过一家服装店的橱窗,橱窗里有件米黄色的连衣裙,有次梅打趣说,我穿上这件连衣裙像不像小公主呀。朱海笑着说她臭美的不轻,但是他心里知道,梅一定很喜欢这条连衣裙。后来朱海自己去了那家服装店,一问价格,那裙子要四百多元,对于朱海来说真的不是个小数目。但他想,梅跟着自己那么久,对自己那么温柔体贴,年轻漂亮的女孩,从来不打扮自己,也难得表露过自己喜欢什么东西,他真的很想送给梅这条裙子,他真的想看到他的小公主穿上裙子有多么的开心。#p#分页标题#e#
这件事一直存在了朱海心里,他默默的去做,没有告诉梅。从那以后,朱海每天都会省下一些吃饭的钱,还兼职去琴行教吉他,最重要的是,他为了存出来买裙子的钱,发誓裙子没有买到之前不抽烟。两个月后,正好是七夕,中国的情人节,朱海一大早就跑到了那家服装店,去的太早人家还没有开门,看到朱海一副又激动又狼狈的样子,店老板都不禁笑了起来,还给朱海便宜了几十块钱。懂事的梅,一向都给朱海说咱们不过节,咱们俩这么幸福,天天都是节日。可哪个女孩不爱浪漫?梅越是这样懂事,朱海就越是心里酸涩,觉得让梅受委屈了。 #
朱海把裙子从服装店买回来,心中迫不及待的想送给梅,这是他第一次送给梅的礼物,也是第一次从送给女孩礼物。可是为了给梅一个惊喜,他按捺着心中的兴奋,静静的等着梅下班。一切都很照常,晚饭过后朱海让梅去柜子里帮忙取个东西,梅没想什么起身就去了,可是刚刚一打开柜子,一个精美的盒子映入眼帘,上面贴着一张纸条“梅,你就是我的小公主,快穿上吧!” #
朱海心情忐忑的坐在客厅,等梅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已经穿上了那件米黄色的裙子,那件蕴藏着这对年轻人至真至纯的爱的裙子。那一刻,梅满脸是泪,还笑着说,怎么样呀,好看吗?朱海跑过去,一下子把梅抱在怀里,他多想那是永远是生生世世。
#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梅也换过工作,朱海也大学毕业,可是无论怎么样两个人的爱情一直是那么温暖。
#
人们都说人生难免起起落落,倒不如说人生就是起起落落。故事总不会是那么完美的圆满收场。朱海在仓库那最艰难的十五天,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可他也在和梅最温暖的四年后,最终体会到了生命中最深的悲伤。
那年朱海二十一岁,梅已经二十四岁,按梅家乡当地的习俗,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再加上梅的父亲常年生病,家里已经无法承受巨大的医药费,总想让梅早日找个人家嫁了。虽然梅的家人知道朱海和梅的关系,可是还总是逼着梅到处相亲,给梅介绍对象,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太愿意他们两人在一起,他们总是告诉梅,不是爹娘狠心,咱们穷人就有穷人的命,不能由着自己。梅总是在朱海面前因为这些哭,朱海心里百感交集,因为他知道自己家庭的情况,他现在养活自己都是个问题,怎么能承担的了两个家庭?可是自己真的会努力的,他真的已经在拼命了,可是现实能等的了他吗? #
先前他们还会好好说,他还会安慰梅,说好一起努力,可是朱海内心感到无比的压迫,甚至会觉得伤害自尊。到后来他们会吵起来,再后来变得都很沉默。可是,他知道,他们都分明那么那么的爱着对方,曾经的回忆是那么甜蜜。可残酷的现实,总不能像琼瑶的小说里那样风花雪月。一边是爱情,一边是父母,朱海知道梅也很为难。
#
直到有一天,梅离开了郑州,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梅要订婚了,和一个根本不是太了解的人。那一次,朱海没有送梅去车站。他有些怨恨,有些愤怒,可是最终都化为了无比的悲伤,他无法面对,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原来爱得多深,笑得多真到最后,随缘逝去没一分可强留。 #
朱海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悲伤,他觉得自己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从小到现在,他像一只离开弦弓的箭,总是在不停追逐,可到头来连自己爱的人都无法留着吗?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不甘心,他无比的悲伤,无比的疲惫。他觉得自己干脆停下来吧,他觉得自己走不动了。就像朱海所说,他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就是颓废了。不再出去打工,也不再出门,整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甚至几天都不会下床,他在给自己较劲。 #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个月,喝的大醉的朱海,有天清晨猛然醒来,那是春天的一个早晨,第一缕阳光刚刚照进房间,酒刚醒还迷迷糊糊的他被清晨的安静所吸引,呆呆的坐着,看见床边安静躺着的那把木吉他,他的心不禁一颤,想起来自己曾经斗志昂扬的岁月,在仓库的十五天,吉他陪伴着自己的一个个漆黑的夜,儿时的红色收音机,十三岁在小河边哭喊的夜……一切都开始历历在目,不都是音乐在陪伴着自己吗?自己痛苦时、开心时、孤独时、有人陪时,无论何时何地吉他和音乐都在自己身边,从来没有离开从来没有要求过自己,而且总是倾听自己的喜悲,总是给自己对大的安慰。“嗨,老朋友,让我们拥抱一下吧。”朱海从床上爬起来,抱过来自己那把珍贵的木吉他。那已经不是一把吉他,而是朱海坚强的信念,让他变得强大勇敢的一把冲锋枪。#p#分页标题#e# #
悠扬的吉他声,又从新在朱海的房间里彻夜回荡,这时候的声音,倾诉的是一个男孩成长的所有故事。朱海说,我听到的那首《蓝色地铁》就是写在那个时候。他笑了笑打趣说,他的生活中一切都是音乐和吉他带来的,比如说,现在又认识了我。 #
那时候的朱海已经大学毕业,多少年轻人要陷入毕业迷茫期的时候,朱海已经又开始更加的斗志昂扬了。从十五岁就开始打工的他,在社会实践上已经优越于其他的同龄人。更可贵的是,他那颗越挫越勇的心和对待生活的责任感。也是因为音乐,朱海认识了做旅游公司的一个朋友,他很欣赏朱海的才华,就拉着朱海一起做旅游。 #
因为刚刚入行,朱海并不是多了解,这时候他又拿出来自己吃苦耐劳的钻研劲头,一门心思的扑在了旅游上面。上班时候,他骑着自行车到处去跑业务,有时候忙的一天都顾不得吃饭,七八月的天,朱海晒的黝黑,脚也磨烂了。到写字楼里,一家一家的问,一家一家的联系。回到家,一心钻研业务知识,为了更便于推广,他看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旅游指南风土人情。自己还报了业务员学习班,买光碟看,买书学。朱海说,他既然靠这个挣钱,就必须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客户,人家委托我旅游,在旅游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一定要做到最好,这才对得起别人,这才对得起我的职位。 #
就是朱海对工作的热情,对客户的尊敬。换来了客户的信任,几个月后,他每天都在应对着沟通与签约,几乎很多都是客户推荐的客户,朱海成了公司里业绩最好的员工。随即他原本拮据的生活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 #
那年朱海刚刚二十二岁,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车。
#
开旅游公司的朋友要去北京发展,可是朱海不愿意跟着去北京,因为父亲本身就不经常在家,他必须陪在母亲身边才好。也是这样的一个机会,朱海开始经营起自己的旅游公司,
那年朱海还不到22岁,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招贤纳士,他的旅游公司渐渐稳定运营起来。
因为他的努力,他的认真,他的诚恳,老客户都变成老朋友,有事没事儿都会来听听朱海弹吉他唱歌。给我听《蓝色地铁》的那个朋友,竟然也正是朱海的客户。 #
6.坚持,努力,不断修正自己
从太阳当头,到夕阳西下,我仿佛重新经历了一遍,眼前这个清澈阳光的大男孩活脱脱的青春岁月,说坎坷谈不上,说离奇谈不上,可是却那么的熠熠闪烁。这就是朱海,无法复制的他,就是这颗来自压抑昏暗的最边缘最底层的灵魂,却冲破重围,始终闪烁着最耀眼的光。?
当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问他怎么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他俏皮的望瞭望天花板,然后很认真的看着我说“坚持,努力,不断修正自己”。他说,自己还很年轻,人生才刚刚开始,但是这句话,是他通过实践证明出来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信条,会帮助自己一生。 #
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我心中除了回味他的故事之余,更多的是在庆幸自己能够认识这样一个青年,而且在这浮躁虚夸的时代,还有这样一个青年存在。我心中感到无比的宽慰,而且衷心的祝福着朱海,相信他今后的人生,一定能够越来越好。我也想把他的故事能够平铺直叙的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社会的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从迷茫中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像朱海那样,坚持,努力!
小链接:刘雯简介,1986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2004年初高中退学后周游全国,并开始诗歌、美术及摄影等艺术创作。04年5月应香港无线电台邀请拍摄纪录片《八十年代后》,当选05年优秀节目并在瑞典影展获奖。同年接受《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专访,评论文章《叛逆性寻觅》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05年来北京,组成自己的摇滚乐队“甜蜜蜜”并担任主唱。06年6月独立出版《刘雯诗集》,09年6月独立出版《刘雯诗集2》。诗歌编选入《2004女子诗歌年鉴》、《当代青年诗人诗歌选》、《撒娇》、《西楚文学》、《新艺术》等,并被汉语诗歌资料馆馆藏。中篇小说《你好,北京》编选入大型文学期刊《大家》。#p#分页标题#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