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就业优势日益凸显高学历人才宁做技术工

对于千千万万寒门学子而言,高考曾是他们眼中改变命运唯一的路径。他们和他们的父辈,抱着热切的期待,指望通过高等的教育系统来改写命运,出人头地。然而在这条道路上,并不是人人都能达成所愿,在众多寒门学子中,有的人哪怕苦苦挣扎十几年却依旧两手空空,不仅要面对现实与期待的巨大落差,还要苦苦思索自己未来的职业出路。 #
技术人才就业优势日益凸显 高学历人才宁做技术工
日前,“文学硕士拿焊枪”的新闻迅速传播,在社会各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个正规大学的文学硕士不在文学道路上奋斗,却转身投奔技校学习职业技术,这样的事迹不仅让人感到困惑,也让人大感唏嘘。有人说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有人说这是被现实所逼。其实不论如何,高学历人才就业艰难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现实。
记者获悉,随着高校的盲目扩招,高等学历教育已经不再被视作“稀有产物”,高学历人才也不再具有绝对的就业优势。再加上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让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局势更加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借由职业技术寻求事业发展其实无可厚非,不少就业专家也十分支持高学历人才“回炉”的选择,专家们认为与其在毫无希望的就业路上苦苦挣扎,选择更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不仅有利于人们实现就业,也能有效缓解技术型人才的缺失。而现实生活中,也不乏高学历人才到技术学校“回炉再造”而获得成功的真实案例。 #
毕业于四川万通汽修学校的刘立,在学习汽修技术之前,本是重庆某高等院校机械设计专业的资优生。大学毕业后的刘立虽然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在一家机械制造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车间内枯燥的工作内容让刘立很快失去工作热情,久而久之,刘立逐渐产生了“回炉再造”的决心。思虑再三,刘立将职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在了汽修行业,因而报读了在川内享有盛名的四川万通汽修学校,成为了学校众多“回炉大学生”之一。 #
好在,学校独特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十分有利于技术锻造和素养提升,不管是主张理论教学实践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是试图实现素质教育职业化的“6S管理模式”,都让刘立的技能和素养水准飞速提升。因而他相信,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终有一天能够走出以往的就业迷局,在汽修行业中重获事业新天地,成为企业最为需要和看重的复合型汽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