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专业的空间性和系统性,让这个新的文明成为现实

目前全球各个行业都在采取自己的行动城市规划师,如工业减排、绿色新能源开发、建筑节能、交通减排等等,但这些往往是平行式的行动。当今,规划专业已经被广泛认可为一个可以促进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确立中、长期目标,并通过理性资源组织,来系统和综合地实现符合集体利益的发展愿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重要的一份子。特别是规划专业的空间性和系统性,以及兼顾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四个可持续发展维度的高度综合性,让规划师可以在全球的绿色发展行动中起到重要的领导和协调作用。 #
追本溯源,一百多年前从英国起源的现代城乡规划理论,社会改良是她的思想根源,她所寻求的目标是社会上所有人的幸福和健康。有关研究指出,影响人们幸福感受最重要的因素是健康、就业和社会关系状态,与我们当今社会过度追求的物质享受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
现代城市规划奠基人,“田园城市之父”霍华德爵士(Sir )曾说到,“我意识到一个新的文明的巨大的可能性。我以前从未想过的,一种不是基于个人利益,而是服务大众的文明。于是,我决定投身其中,无论我的力量多么渺小,来让这个新的文明成为现实!” #
02 杨院士提出:规划的根本精神是“无我”和“服务大众”的精神。 #
城镇规划这个词最早在1906年的英国出现,随着1909年世界上第一部住房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而普及。英国皇家规划学会(Royal Town ) 成立于1914年,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业规划学会。学会成立之初确定的三个目标: #
英国皇家规划学会的第一任主席托马斯亚当斯( Adams)认为规划师是具有高级素养并且有不同专长的专业人士,如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交通规划师、工程师、测绘师等,规划学科更适合作为一个拥有相关专业本科学位之后的研究生课程。 #
秉承学会建立的服务公众的初衷,英国皇家规划学会会员行为准则要求会员首先为公众利益考虑,并且需要无畏和公平地提供独立的专业判断,这一要求与律师单一为客户利益服务的情况有质的区别。然而,近年来随着客户类型和行业分工的高度细化,规划师如何确保高度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时常受到挑战。
#
在全球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目前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却常是规划师最短缺的地方。根据联合国人居组织的报告,英国每10万人平均有38位规划师,而在21世纪末将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尼日利亚,每10万人平均只有1.44位规划师,而在印度每10万人平均只有0.23位规划师。目前预计,全球2030年前要实现城镇化的地方尚有60%未建设,全球规划师队伍急需大量人才和先进的规划理念。 #
三、当今规划师的使命
#
益普索公司(Ipsos)发表的《2022全球趋势》中指出,现在全球消费者已经逐渐意识到个人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调查也同时发现,虽然现在数字化的世界,看似人与人紧密联系,但是全球接近一半的人却感到孤独和挣扎。很多人说,生命中太多的选择让他们不知所措,很多人甚至觉得他们的生命变得没有意义。全球60%的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变得简单,我们繁华的城市生活,无处可逃的数字世界,已经让简单变成了一种奢侈。 #
人类要生存,那么就需要一次根本的转变 —— 短视的、以经济发展为第一,由开发商为建设主导,忽视环境代价和未来后代利益的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变! #
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于2022 年10月在厄瓜多尔多举行,会议通过《新城市议程》,为全球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勾勒了框架 —— 构建包容的、安全的、适应力强且可持续的社会以及城区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新城市议程》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需要改变?
2013年,联合国人居组织在分析了全球城市建设发展的情况后,就曾指出,我们急需采用新的方法来实现繁荣。“无论何种文明和文化,繁荣指的是大众和个人,对于现在以及未来的社会和经济的一种安全感,它来自于自我实现、非物质需求和个人志向”。我们的城市发展不应只关注经济的增长,而应关注于实现所有人的健康幸福,这正是规划行业建立时的理想和初衷。
面临这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入手? #
01 城乡规划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一个让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体系
#
大道至简,复杂问题应该从根本原则入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我们每一个人都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所以城乡规划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创造一个让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体系。我们面临很多挑战的束手无策,是因为一直以来采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没有找到各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
02 规划师不能像制造机器一样去制造空间,而要像养育生命一样养育地球、培育城市
杨院士在2011年提出“21世纪田园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就是借鉴中医系统理论的空间规划方法。我们的城市也好,乡镇也好,应该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像人体一样,是由筋络、骨骼、肌肉、器官组成的,所有这些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一起协调生长,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我们要保持大自然生命有机体的整体性,把城市和村镇看做有机体的一部分,规划师不能像制造机器一样去制造空间,而要像养育生命一样养育地球、培育城市。
杨院士提出在规划中要特别关注未来的共同长远利益。以今年在英国威尔士生效的《未来后代福祉法案》为例城市规划师,该法案要求威尔士的所有公共部门的政策制定以至少30年为期来考虑,并通过指定法案特派员的方法,协调政府各部门行动。 #
同时,在规划中一定要深刻认识自然资本的意义。全球生态系为我们提供淡水、食物、新鲜空气、土壤、森林和海洋,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的估算,自然界每年提供了相当于125万亿美元的服务,但是在传统的经济分析和决策中,其价值被长期低估,其极限也常被忽视。投资自然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增加自然资本的资源供给能力的同时,增强环境调节功能,以及生态支持功能和文化愉悦功能。
#
这也意味着规划师应该加深和扩大专业技能和知识面范围。以土壤为例,土壤作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提供了地球上95%的食物来源,保存了至少四分之一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的储碳功能。地球表面形成2-3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长达1000年的时间。我们所说的土地资源,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概念,而应是因“质”制宜。 #
03 规划师需要发挥综合技能,规划行业亟需进行现代化变革
#
虽然规划被广泛认可为一个可以促进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即成规划体系对于社会人口结构变化需求变化、最新跨领域知识和数字化技能运用反应滞后,造成了全球整体规划行业的边缘化。规划师的综合技能和系统能力无法得到发挥,而我们所应该代表的公众利益也会因此被忽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脱离规划师在规划。常常可以看到微软、IBM等技术公司在承担整体智慧城市规划的新闻,无疑这会对我们社会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 #
规划行业亟需通过确立新的规划行业标准,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骤减、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领导和促进国际跨领域行业协作,分享最佳实践知识;加快数字化和智慧化技术和技能在规划行业的应用,提升行业竞争力。
#
在担任英国皇家规划学会主席期间,杨院士将致力于推动整体规划行业的现代化。她提出我们需要的是规划精神的复苏,一次为世界的现在和未来服务的,真正的规划行业及其教育的现代化! #
因此,杨院士认为21世纪的规划师需要具有以下能力: #
全球视野:能够从全球视野分析本地问题,具有宏观思维和长远眼光; #
创新技能:具有综合和数字化技能创造美好场所,提供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和机制,拥有最新技能来应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采取紧迫行动; #
信任:建立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有效联系;
领导力:积极和主动的领导能力,综合协作各个相关专业,塑造可持续、智慧和美丽的未来; #
职业道德和尊严:由行业学会确认和保护职业尊严和道德,为公众利益服务。 #
最后,杨院士提出,21世纪中国的崛起全球瞩目,中国规划师也应该当仁不让成为全球规划行业中的领袖,运用国际化的思维,采取本地化的行动,完成21世纪规划师应尽的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杨院士希望自己能够作为一座桥梁,促进中英两国规划行业的深入交流,共同促进全球规划行业的现代化,实现百年前规划先驱们建立规划行业的初衷。 #
供稿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