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宗商品的政治属性和金融属性是什么?(图)

记得2011年的时候,我还是个大宗商品交易员,在上海的北大金融群群友聚会上,我做了一个大宗商品的主题演讲,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说大宗商品价格包含三种属性,他们分别是基本面属性、金融属性和政治属性。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属性起主导作用。因此搞清楚不同阶段主导价格波动的基本属性,我们的价格走势判断基本上就能八九不离十。 #
大宗商品的基本面属性,就是指对应的商品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他们的边际成本线是怎么分布的,产能的增加周期长不长等等。而金融属性商品的基本属性,则是指某种商品在基本的供需结构框架下,资本的炒作带来的价格溢价。比如某种大宗商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市场结构,大量热钱在期货市场上的买入该商品,这些热钱的买入需求是虚拟“需求”,其所带来的对该品种的价格影响就是金融属性。 #
基本面属性和金融属性好理解,那什么是政治属性呢?以石油价格为例,全世界最高的石油生产成本也没有超过三十五美元一桶的,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石油输出组织通过协议的形式制订了原油的供应计划,使得市场不会出现过度的供给导致价格暴跌。这时候石油的价格就包含了政治属性。
现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西方央行疯狂印钱的背景下,即使全球需求没有多大变化,价格也出现了巨大的泡沫。比如铁矿石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价格涨了四倍。这样的泡沫如果持续时间长了,全世界都将面临通货膨胀率暴涨的局面。美国上个月的通胀率已经4.2%,这是美国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通胀水平,而当时美联储的基准利率是4.5%。现在美国的股市一直在高位运行,巴菲特就说如果美国长期年化利率在1.65%以上,美国股市就会有崩盘的风险。因此,美国政府在尽一切可能控制通胀预期,不让高通胀的局面持续。 #
中国政府也面临巨大的通胀风险,尽管猪肉价格大幅度下跌,中国的核心CPI指数不高,但是中国的企业采购价格指数却出现暴涨,PPI超过了6%。如果放任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中国不仅制造业的利润水平面临挤压,最终通胀预期也会上升。因此大宗商品价格成为了中国当下最大的政治问题,为此李克强总理亲自到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宁波调研,反复强调要抑制非法炒作大宗商品。 #
同时为了更快转移中国的通胀压力,中国央行首次公开宣称要放弃人民币的汇率目标商品的基本属性,允许人民币进入长期升值通道。考虑到东南亚国家疫情十分严重,美国只能以更高的价格从中国进口生活必需品,这样大宗商品暴涨的价格传导会更快的到欧美日等西方国家。
因此,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共同的政治问题。对于美国资本来说,如果暴涨的大宗商品价格会很快的变成美国的通胀压力的话,他们一定会选择和中国一道把大宗商品价格打压下来,毕竟如果某一天美联储因为美国的高通胀率被迫加息的话,西方资本的损失就不是一点点了。 #
中国面对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已经展现了政治决心,如果五月份美国的通胀率还是4%以上的话,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美国的政治决心。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将被政治属性接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