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中级经济师备考心得:我与环球网校走过的这一年真是弥足珍贵

2023-01-0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今年8月到今年9月之间

一年四证,我摆脱了进入中年的焦虑 #

在环球网校的陪伴下,我先后考取了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软考)、一级建造师建筑专业)和BIM。 #

由于是经管专业硕士毕业,所以除中级经济师外,均为零基础备考。但期间并未脱产,只是利用通勤路上、闲暇时间和上班摸鱼时间学习,所以其中苦涩真是难以言表......

#

可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只是心中责怪环球网校给我灌了一碗鸡汤,让我这么渴望证明自己。 #

(看过的练习题、教材、名师讲义放了整整两箱) #

一年四证后返视自我,觉得我与环球网校走过的这一年真是弥足珍贵!

#

此文想给初到环球网校的考生们提供备考心得,也为如我一样即将进入中年,满心焦虑的各位,提供一个从根源上纾解郁结的方法。

#

写下本文题目,本想矫情一下,无奈篇幅有限,闲言不叙,BIM属于继续教育不算,现在分别介绍一下其他三个考试。 #

“中级经济师备考心得”

#

备考时间: #

今年8月中旬开始,11月初顺利考取。复习时间因人而异,建议四个月,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上班能摸鱼,备考两个半月上考场。但也不要拉到半年,两门课拉到半年,后期就疲了,压力反而更大。点击领取,经济基础速记口诀

#

材料准备: #

没有报班,没有买官方教材,只买了环球网校的教材,教材里面重难点有二维码,扫描就会出一小段一小段的视频课。 #

另外29元购买了环球网校快题库APP的题,包含近几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这个软件真的很好用,错题可以收藏,反复刷,模拟题虽然有些偏,但是可以查缺补漏。历年真题,点击免费领取

#

学习方法: #

因为本身就是经管类硕士毕业,对所考内容有着系统的认识,只想根据环球网校的教材梳理出重要考点,所以并没有买课。 #

零基础报考还是建议报名网课,会计板块会有很多的生词,虽然平时能接触到,但是用专业术语一说,难免发懵,财政板块,繁冗复杂,学过的看都觉得太杂,更何况零基础。

#

注意,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基础上,我的时间分配比例是: #

经济基础:专业课=2:1

#

自学的话第一遍看教材一定要迅速浏览,看得太深入容易太纠结,有可能这辈子都看不完第一章。定下任务,每天看二十页,其实三个星期也就看完一遍了。

#

经济基础教材我细致学习了三遍,翻看不知几遍。 #

第一遍听了环球网校免费的导学课程后迅速浏览,大概花了三个星期时间。第二遍重点看,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公式都看到了,都记下了,大概也花了三个星期时间,然后刷快题库里面的题。第三遍也是通读,把错题部分重点学习。教材变动解析,免费领取 #

三遍之后,基本这本教材就烂熟于心了,两三个小时就能读一遍了,考前我甚至一天翻看两遍。 #

上了考场(机考),基本上很多题都是秒选,答完后就肯定有信心通过考试了!

#

在经济基础看完第一遍后,同步开始工商管理的学习,因为专业课考题有一些重复率(考点重复,不是原题重复),而且比较好理解。

#

所以第一遍就是精学,大概用了两个星期时间(书比经济基础薄),另外刷了快题库的题,并且把错题着重看了一下,最后通过的分数比经济基础还要高,一般的考生专业课也都要高于经济基础,所以时间分配上可想而知。曲线汇总,点击领取 #

“一级建造师备考心得”

#

通过中级经济师后,我在环球报名了一建#

一是经济师给了我信心,二是所学专业比较万金油,坐够了办公室,不想在处理杂事中浪费生命,本想考注会,奈何还是没有狠下心来用几年时间去攻克一件事,所以折衷选择了一建#

可以说一建是我一年四证里面最艰苦卓绝的一个,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备考的时候每天都要上网搜各种问题以平复自己的内心。 #

比如:

#

Q:一建有多难? #

A:现在明确不难,就是多。身边都是因为偷懒没看完考不过的,没听说过谁是因为看不懂而考不过的。

#

Q:一建一年过四科每天需要多长学习时间? #

A:现在明确和我一样零基础的人,需要每天三个小时坚持七个月。 #

Q:一建实务评分标准是什么?

#

A:现在明确了不仅有踩分点,还有辛苦分,更有答题套路哦~ #

一建关系到我的职业生涯转型,关系到我自我证明与救赎,是我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考试,想说的太多太多,希望有机会更深入分享吧。 #

备考时间:

#

今年11月至今年9月是我全部的备考时间环球网校买课怎么用,但正式复习是在今年春节后,每天雷打不动三小时。 #

学习方法:

#

我复习的顺序是经济—法规(同步开始实务,但是以法规为主)—实务(第二遍)—管理。

#

其实我这个顺序有些不合理,因为三门公共课很多内容在实务里面都有,但是又没有那么详尽,所以我是用实务的方法粗浅地学了公共课,导致返工。

#

我的建议是四科同步开展,因为环球网校的1V1课程也是四门同步的。公共课简单一些,复习进度会快一些,所以基本上实务学完技术部分进入管理部分后,刚好学过公共课的相关内容,会稍微起点辅助作用。 #

关于复习周期,我会分成三轮给大家介绍: #

第一轮

#

大概需要三个多月,每天三个小时 #

1.第一周二倍速看1V1课程,滚动复习;

#

2.第二周的第一个小时看第一周的1V1课程,第二个小时看本周的新课,剩下一小时看一遍教材原话和名师讲义;

#

3.第三周看第二周的课程和新课。 #

以此类推,这样滚动复习,也是符合艾宾浩斯复习曲线的,同时相当于一次就过了三遍书。

#

环球网校的1V1课程大概前一年的11月份开始,每门25节,每周每门更新一节,也就是需要25周的学习时间。如果春节后开始,就要周六周日不休息赶进度了,所以大家争取早点进入备考状态

#

#

第二轮 #

大概需要两个多月

#

第一轮复习结束后,要快速做一遍近3年的真题,不要纠结于对错,错了的在书上画下来。

#

趁环球网校开精讲班之前快速过一遍名师讲义,包括之前的错题在内,千万要带着问题听精讲班,抱着扫盲的心态听精讲班,肯定来不及了。 #

大概每节课30-50分钟,每门在40-50节左右,同样是二倍速,管理和法规两门只要跟住这两遍课就可以。

#

老师们总结的已经非常全面且深入了,不要总纠结于偏题怪题,不要那种题出了一次老师没讲到,就觉得老师糊弄人,那种题出了一次,十年内都不再出了,纠结着有啥意义呢? #

讲到的都完全会,保守说至少能达到75%,足够了,过不过不是那两三分偏题决定的。 #

第三轮

#

需要一个多月 #

现在复习就不要再看视频了,没有时间,也没有意义,因为基础概念已经都明白了,知识架构也已经建立起来了。

#

第三轮的复习原则很简单,就是背,背实务。

#

环球网校会发一份材料叫100问,今年一道简答题就是这里面的原话,还有名师讲义,抄一遍,嫌麻烦就电脑敲一遍,选需要背的地方敲,当时我敲出来,只用了27页A4纸,加上百问四五页,也就三十多页纸需要背。 #

下面按照科目来讲一下:

#

经济是跟张湧老师学的,他教课细致且有方法,也是所有老师中讲的最不枯燥的。 #

经济这科还是要自己再看几遍书的,所有计算题一定要亲手算过一遍才行,可以说一建公共课的难度是低于中级经济师的,不要见到计算题就发怵,复习到最后,你会发现计算题才是得分的大项,十几分,又简单又拿得准。 #

还有,一定要平行复习,也就是看第一章的时候同步开始第三章的复习。经济一共三章,相互之间没什么关系,第三章的分值大概占了全卷的50%。 #

不用担心公式,也不要看书上的公式,张湧会把一篇复利公式简化为一个,全书需要背的公式也就三五个吧。最后你会发现,经济是你最有信心的科目,管理学好就像语文好,对错自己总是摸不透,经济学好就像数学好,对错自己就能知道。

#

管理我看的是张君和肖国祥。 #

管理容易让人感觉琐碎且繁杂,但是考点是明确的。 #

肖国祥老师讲到的重要点基本都考了,张君就更别说了,人都叫神君呢,我本以为管理太杂了,结果这科的分还是最高的。

#

管理的意义在于实务中有很多重复内容,比如时标网络图等在实务中讲得没有管理细致,所以一些交叉点,是对实务有帮助的,建议把课仔细听一下,两位老师都的听,最后刷两遍名师讲义。我没有看官方教材,看不过来,名师讲义足矣环球网校买课怎么用,一定要刷快题库。

#

法规都说简单,今年应该给各位上了生动的一课,很偏的知识点都考出来了。大家总是群嘲法规出题人,以前号称不看也能过,以后也轻视不得了。 #

不过听两轮课足够,刷两遍名师讲义,有顺口溜辅助记忆,理解是基础,理解了真的基本不用背。 #

建筑实务,1V1是看的冯婧老师的课,精讲是王树京老师的课。 #

我把备考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放在了这上面,实务光听课是不够的,对零基础的我来说,听课只是扫盲。

#

冯婧老师会把一些最基础的概念用图片展示,偏重于基础。王树京老师的特色是综合,画图,纯手画那种,一下画出四五个知识点,融会贯通。 #

说实话,直到考过,我都没有完整看过一次官方教材,因为我知道老师讲过的内容,我看名师讲义就够了。没讲过的,技术部分我也看不懂,看懂了我也记不住,前两章是我完全陌生的领域。 #

实务光听课没有用,要抄书,抄名师讲义,抄一百题,抄历年真题。抄过一遍之后,每天定量默写,反复默写。

#

这两年的趋势是第一题肯定是实操题,这个抄书也是看不到的,我考试时是全懵的,不过建议听听徐云博,课程不长,还挺有启发意义的。

#

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写得有条理,而且一定要多写,肯定有辛苦分,我出了考场对答案,感觉踩中得分点的也就压线,结果比我预估的高了将近10分,只能用辛苦分解释了。

#

但是千万不要胡写乱写,不要打草稿再誊抄上,时间来不及,列提纲倒是来得及。

#

我这个考场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缺考,环球网校组织了三次模考,实际考试要简单于环球网校的模考,所以综合这三点,也要增强自己信心。

#

一建要说的太多了,自己时间也有限,倒是希望能有机会更深入分享。 #

“高级工程师备考心得”

#

在今年2月,刚刚看完一建两门公共课的我,觉得学有余力,外加环球网校的推荐,我决定报考高级工程师(软考)。 #

报完名看完第一章,我就有些后悔,专业跨度真的有些大,完全没有逻辑性,然而咬牙过了前两章,一切豁然开朗。

#

备考时间: #

今年2月开始,5月顺利考取。 #

材料准备: #

环球网校教材,快题库,环球网校所发论文范文等零星材料。 #

学习方法: #

官方教材980页,我是看不了,也看不懂,环球网校教材我自己删掉例题之类的做了个净版,也就一百多页,一个星期就看完了。 #

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要从头开始,上来直接学十大管理内容,只要做到十大管理的过程、输入、输出、工具和一些重要文件(如项目章程)的主要内容、作用、地位等等的背下来,考试就能过。 #

这些加一起打印成A4纸也就十页,硬背,生背,反复背。

#

老师上课讲的非常杂,本以为是环球网校糊弄人找了不靠谱的老师,直到上了考场才发现,这简直就是专讲考点啊! #

案例只考十大管理内容,论文环球网校给了十篇范文,除了需要填充的内容(也都是十大管理),其他的都是套话,可以说背一篇就行。而且悄悄说,论文不卡人,写的没有什么逻辑性错误,就都给过了。不要指望押题了,以前行,现在没有了,而且越来越严格了。

#

其他章节也要看,不过不要背,背不完,背不下来,专业名词秒秒钟搞懵你。老师讲的,画的,记下来足矣,都是选择题,不要按照问答题的标准去准备。 #

一二章尤是如此,记关键词,考场上看到关键词,就闭眼选。比如,看到评估就选第三方。 #

法规章节以理解为主,看一遍就能记住,标准章节复习参考一二章。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一二章只要看老师讲的点就可以了,当英语单词背,否则你坚持不下去。

#

案例题要多写,但不要乱写,时标网络图和挣值管理必考,保底20分,其他再争取25分即可。

#

总之软考对我来说是最痛苦的,就像背圆周率,一堆毫无意义的堆砌,但是只要咬牙坚持,这个是性价比最高的,三个月就拿证了,还是高级职称。

#

同一个班次的大概三分之二的人都过了,考场内基本都是年轻人,每考完一科少一些人,最后论文屋里剩了不到三分之一,我想他们只是差一点坚持,相信我,当单词背,比中级经济师简单。

#

#

写在最后

#

一年四证挺痛苦的,跟周围人谈起的时候会听到“我没有你那么聪明”之类的话。

#

但回首过往,从考研,到考证,我发现考试根本不在于聪明与否,而是在于谁能坚持。 #

老师讲得很透彻,根本不存在听不懂,就比谁坐得住,坚持得住。至少看五遍,再记不住看十遍。很多人说“我哪有那时间”,其实看到第三遍的时候就会发现,基本半天就能过一遍名师讲义,看到第五遍的时候,基本上两个小时就能过一遍。

#

万事开头难,每一科看第一遍的时候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过第一遍,其实一切就都豁然开朗了。 #

所谓的不够聪明、没时间等等都是借口,要考就要坚持,否则就不要想这件事。

#

人生的一大痛苦就是求之不得,不要让自己陷入心比天高但无奈总是半途而废的境地。要不就干脆不想这件事,甘于平淡,也是一种幸福。

#

总是想比划比划,但是总是看完第一章就坚持不下去了,发个朋友圈立个flag,这都是假装学习、假装努力。

#

另外周围有一起考的,拿到了好几个网校的资料,每天分享各种备考心得,各种所谓资料,但是最后也没考过。所有的考试都不是拼谁资料多,谁信息广,而是拼谁更专。

#

2022

#

今年想让自己休息一下,只打算考个造价,如果看到我这篇心得分享的你正在准备一建的话,一定要同时把造价报了,因为两者至少有一科半是一模一样的。

#

造价管理这门就是一建三科公共课的综合,但没那么细致,计价有一半是一样的,但是考试时间比一建晚一个月,一定要报,以免第二年想考造价了还要返工。

#

2022 #

明年我打算挑战注会。每当挑战自我成功了,都会让我变得更有勇气,现在的我,在领导面前腰杆子更硬了,周围的人也评价说这个人不是假聪明,挑战越大,成就感越大,也希望各位能够成为勇者。 #

最后祝福各位未来可期,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

环球网校考生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