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间协调是关键马克·让“全面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 纪翔
上周末,G20戛纳峰会落幕并发布了 《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宣言》。欧洲各国在峰会上暂时搁置分歧,决定“舍小我,为大我”,采取集体自救的方式,来维护共同利益。作为重要议题之一的欧债危机,似乎获得了一纸“全面解决方案”,但这一方案是否能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尚且未知。
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执行长官马克·让表示,欧债问题需要欧洲各国在国家层面做出更多的政策协调,并且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新的变革。 #
国家间协调是关键 #
马克·让认为,欧元区是一个一体化的货币区域,正是因为货币一体化过程中一些国家没有适时调整财政政策,才导致了欧债危机的发生。
#
在欧元区形成之前,不同的国家在自己的国家内部都有权力印钞,并且各国利率并不一致,欧元区建立之后一些国家的财政政策并没有随之做出相应调整,一些小国将本国利率定得太高,并且举债过多,导致各种各样的债务相互交织在一起最终难以自救。马克·让认为,欧债问题要由欧洲人自己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首先,要加强集体协调以及国家层面上的政策调整。欧元区国家一定要基于欧元区和本国的状况进行政策调整,各国在财政政策方面必须进行认真协调,经济发展不好的国家要进一步紧缩财政。同时,改革措施的出台要充分考虑到债权人和债务人两个方面具体的情况。
其次,要充分发挥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欧洲央行的作用。 EFSF正试图通过各国现有的资产支撑能力帮助处于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走出困境。欧洲央行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所作为,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于它。并且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欧洲央行和EFSF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先在国家层面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
再次,对于一些不能实现自身金融稳定并面临很大的债务问题的国家来说,有必要在欧元体系内需建立起一种金融防火墙,以便在更深层次解决相关问题。
#
马克·让强调,欧元区当前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政治问题。欧洲的政治家们把各种问题搅到一起,使得欧债危机越来越复杂。欧元区推出改革措施需要良好的政治意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欧洲金融市场更加动荡。
#
希腊若“脱欧”将引起连锁反应 #
对于希腊是否会脱离欧元区,马克·让表示,从法律的角度讲,并没有任何条款强迫任何国家必须待在或者离开欧元区,对此,希腊有最终的掌控权。离开欧元区的国家将会面临着贸易、就业等方面严重的挑战。况且,离开欧元区也不意味着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希腊还是需要解决自身面临的银行债务问题。 #
如果希腊离开欧元区,也有可能影响到其它国家。如果其它国家也追随希腊的脚步,欧元区将不得不面对债务、贸易、流动性方面衍生出的更多、更大的问题,除此之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牵连。总之,这一问题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将远远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
需建立新货币体系 #
马克·让认为,欧洲现在的问题折射出国际金融体系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在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里面缺乏一种信任,实际上正是这种不信任导致了当前国际金融体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现在的金融产品种类非常之多,投资人利用花样繁多的投资工具进行市场操作,使得金融资产的规模实现了巨大的增长,金融市场的过度操作导致全球的金融体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
要重新恢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需要改革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保证市场参与者进行有序操作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G20的领导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试图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实际上,G20峰会的一个重要议程就是努力促成多边的金融体系。这就要求G20继续贯彻执行世贸组织有关的协定,并且承诺打造一个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避免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更大动荡。
#
马克·让表示,今年三月在南京召开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会议提出了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概念,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的一个有益尝试,这与G20提出的“充分改善、改变、改革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要求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