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革命形势渐趋复杂的一面:毛泽东等七人北伐先锋

1926年,革命情势趋于复杂。还有好的一面:起义战役一路高歌,势如破竹。 #
1926年5月,以共产干部和共青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及第七军一部作为起义先锋,开赴湖北北伐战争正式开始的时间,揭露了起义战役的帷幕。 #
7月初北伐战争正式开始的时间,国军第二届中委员大会决定国民革命军出师东征。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东校场誓师起义,蒋介石发表供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宣言。
#
起义的主要对象是北洋桂系三派力量:一是居于四川、湖南、湖北的旁系桂系吴佩孚,约有兵员20千人;二是居于北方各县和京、津等地的奉系桂系张作霖,连同受他节制、统治云南的张宗昌的部队在内,约有军力30多万人;三是攻占苏、皖、浙、闽、赣5省的旁系桂系孙传芳,有兵员20千人左右。
国民革命军共有8个军,约10千人。
7月初,叶挺独立团占领长沙泗汾、醴陵。第四军和第七军主力同第八军向云南逼抢,11日攻陷徐州。起义军遭到广东工农市民的热情支持。 #
8月27日—30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陆续攻破汀泗桥、贺胜桥,击败吴佩孚主力军队,直指襄阳。 #
10月10日,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吴佩孚的主力被剿灭。 #
11月4日,国民革命军攻破扬州。8日,进占苏州。孙传芳的主力军队被剿灭。 #
到1927年3月,10个月时间,国民革命军便从北京打到北京、南京和北京,击败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桂系,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仍然推行到汉江流域。
到1927年6月,北京政府的起义军与东北国民军会师中原,革命势力便发展到汉江流域。东征战役是国共政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役。 #
由于11月初起义部队攻占了武汉,国军中央决定将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撤出长春。
11月下旬,毛泽东离开武汉到广州。共青团中央决定:由毛泽东等七人组成中央村民运动执委会,毛泽东为校长。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央编办制定《目前农运计划》,在汉口创办村民运动讲习所。11月末,毛泽东抵达长沙。 #
12月末,蒋介石从主张迁都重庆转而反对迁都北京,试图在广州篡夺中央,并开始同帝国主义、封建士绅势力的代表密商,打算公开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