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大国的生存之道: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

2023-06-0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大国有大国的生存之道,小国也有小国的生存之道。

就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来说 #

荷兰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大航海时代在全世界聚敛了巨大的财富。

#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金融泡沫,就是荷兰人搞出来的。 #

后来虽然经历了一个低谷期,但是凭借商业环境自由、税收政策相对合理、在国际上与他国的关系相对稳定、地理位置相对优越这四大优势,又重新跻身与发达国家之列。 #

当然了,这属于明面上的话

#

荷兰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不站队,会勾引人

#

经常看国际新闻的人可以发现,荷兰是欧洲罕见的基本不批评中国的国家。

#

只要能赚钱,去特么的主义 #

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

#

比利时就不多说了,它是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历史。 #

同时,比利时也是欧洲老牌殖民王国之一 #

如果不清楚欧洲国家是怎么发家的,仔细研究比利时就一目了然了。 #

卢森堡当年靠钢铁发家,法国成立欧洲煤钢联盟时(欧盟的前身),卢森堡就是六个创始成员国之一。 #

倚靠法国、德国赏饭吃,卢森堡在夹缝当中赚了不少钱。

#

后来钢铁产业在全世界都不行了,卢森堡又开始转行搞金融业。

#

现在的卢森堡主要就靠金融业 #

当然了,金融业谁都可以搞,凭什么卢森堡就能搞得这么成功?人均GDP十万美元,远超周围的法国、德国呢?。 #

实际上,卢森堡的金融业就是吸引周围大国的企业来注册。 #

由于可以偷税漏税,周围大国的居民也会把现金存在卢森堡的银行。

#

这样子吸金,不发达都很难 #

荷比卢三国的南面还有两个小国,瑞士和列支敦士登,这也是很典型的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两个欧陆小国。

#

列支敦士登名义上是靠邮票发家,有邮票王国之称。 #

但其实邮票只是幌子,列支敦士登现在的支柱产业是高精密仪器制造和尖端制药,尤其是假肢、假牙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当然了,“金融业”也是少不了的

#

瑞士的支柱产业名义上是钟表,但其实也是靠高精密仪器制造和制药。 #

卖表真心不是瑞士的支柱产业

#

当然了,瑞士的金融业也是不能不提的 #

全世界的大捞家,大基本上都把钱存在瑞士。

#

只靠收手续费,瑞士人都能猛赚一笔

#

以上五国,都属于欧陆小国发家的典型 #

荷兰靠商业,比利时靠工业,卢森堡、列支敦士登和瑞士靠金融和尖端制造业。 #

大国如果靠这种产业模式,肯定是养不活人的,但是这些国家都是小国,人口少,好管理,只需要一两项高附加值的产业就可以保证吃饱喝足,生存难度不大。

#

总之,欧洲小国的经济结构都很像,除了金融服务,只玩高附加值的制造业。 #

至于说这些国家为什么是发达国家,根据目前的主流观点来看,原因有四:。

#

第一:普世主义论者认为国家制度是这些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 #

第二: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这些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

#

第三:技术宅认为先进技术是这些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 #

第四:第三世界国家的人认为,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剥削第三世界国家,积累财富,才变成为发达国家。 #

现如今,这种剥削仍然还在继续进行中

#

以上四点,我觉得都对,但也都很片面

#

就拿第一点来说,如果仅仅靠制度就能成为发达国家,那倒是简单了。 #

可是拉美国家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果”,而不是社会发展的“因”。 #

因此,要说原因,其实就是欧洲首先在全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然后欧洲人通过先进科技手段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为了获得廉价原材料和扩大销售市场,又开始在全世界进行殖民掠夺,并通过掠夺初步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

再之后,较发达的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投资,以维持低成本,所以当少数欧洲国家发展为发达国家后,它周边的小国家也会随之发展起来。

#

用一句经典名言来概括:就是先富带动后富

#

最后做个总结

#

其实发达国家这个概念,提出来的时间很晚 #

二战之前,世界上根本没有发达国家这个概念

#

有的只是工业化国家和农业化国家的区别 #

如果用现在评价发达国家的标准去评价当年的欧美国家,全部都是发展中国家,没一个能称为发达国家。 #

但是二战之后,欧洲国家走上了后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服务业(也就是商业)成为了这些国家的为主要产业,开始在追求利润的大道上一路狂奔。

#

剥削依然存在,只不过剥削的方式变了

#

中美有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感觉欧洲却没有较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呢 #

有位学者说过:“欧洲的孩子可能更有教养,但美国的孩子可能最终会有更大的自由度去探索新的事物。

#

”我想这是一个文化方面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

#

(在欧洲的大学都能闻到保守的味道) #

欧洲国家都太小了,虽然联合成了欧盟,但是其间的文化、经济和民生方面的壁垒依旧坚不可破。 #

任何一个科技公司的发展都少不了市场和资本的支撑,而国家就是其最坚实的后盾,参考一下现在的20强科技公司,大部分都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最大的特征就是国土和人口多,有超级政府支撑。

#

(中美占了20强的大部分) #

欧洲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第一所现代大学诞生在欧洲,其依然拥有着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人才和技术的土壤肥沃,但为什么自从诺基亚被苹果和三星超越之后再鲜有听闻欧洲的科技公司呢?就算我们要说欧洲的汽车工业发达,最炫酷的超跑,最牛轰的大众集团,但是如果我们稍微把眼光放远点看,燃油汽车的历史使命即将完成,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在哪里?现在我只看得到美国的特斯拉,日本的丰田和中国比亚迪甚至是吉利。 #

每一次科技革命脱颖而出的往往不是老牌巨头

#

为什么欧洲现在几乎在所有行业都失去创新进取的能力?我想这个欧洲的文化很有关系。 #

欧洲是个保守的地方,英国自诩为绅士国家,法国依然觉得自己是最浪漫的,意大利对此一直不服气,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光荣传统,就像英国这个弹丸小国依然维持着英联邦一样,在国际事务上他们更是只唯美国马首是瞻。 #

欧洲是个宗教色彩更为浓厚的地方,他们害怕人工智能,害怕机器人,他们维持着伦理不愿意做生物技术的突破,他们的学生都很有水平和教养,但都害怕失败,这点和日本武士道很像,如果失败就要去切腹自尽,欧洲人虽然不会这么极端,但是失败一次会让他们永远的被鄙夷,欧洲人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更不容忍别人的失败。 #

(英国执着于这种出租车)

#

在这点上,美国人要开放的多,失败和破产本来就是家常便饭。

#

在法律上,美国人创业失败或者公司破产并没有太多惩罚性损失,而欧洲国家对于破产要严厉很多,破产一次不管是从自身心理还是外在压力,都和天塌下来一样。

#

从这点来说,他们和我们中国人很像

#

正是基于这种保守的思想,欧洲的风险投资就显的谨慎和小气。 #

年轻人本就没有接受充分的创新教育,虽然技术水平很高,但是好不容易有了个好点子最后还找不到人投资,我怎么感觉在说我们?所以许多欧洲的人才最后都跑到美国去了!。

#

欧洲有培养人才的土壤,可惜没有让人才长大成参天大树的空间。

#

人才们千辛万苦弄到投资,公司已经发展起来,可是到最后却发现很难扩张,然后就是被美国和中国的公司收购!这样的案例已经数不胜数。

#

有一句话说,如果腾讯只是专注做聊天软件,苹果只是做电脑,那么他们一定是已经被收购了。

#

欧洲的公司就是这个毛病,他们只专注一个领域,一方面是文化使然,另一方面想扩大业务却力不从心,因为作为互联网和科技届的“后起之秀”,站起来后环顾四周却发现每条路都被别的巨头占领了,他们只能一心一意发展特长才能立足。

#

可惜到最后的确发展的很好,可惜都被那些巨头收购了!。 #

而这正是欧盟关注的问题,美国硅谷的巨头们,苹果被欧盟裁定偷税,微软被一再罚款,已经三进宫罚款,欧盟在反垄断上是六亲不认,专门打击美国的科技巨头,何解?还不是要给自己的孩子留点喘息的空间?。 #

我以前是做化工工程设计,石油炼化行业和煤炭行业的关键设备、催化剂和工艺包都要进口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有时候还有荷兰,就传统的工业技术来说,欧洲依然是领先世界,不仅如此,还有汽车行业、航空业等制造业技术,欧洲依然能够靠着这个过得很好。

#

(欧洲这么的地图,你指望能形成什么合力)。

#

可是这就像第一次科技革命来临之前,手工业作坊主说我有一千多个工人,我一天生产五千件衣服,我怕什么?可惜蒸汽时代的到来摧毁了他的一切,用了蒸汽机的工厂只需要一百个工人就有超过他两倍的生产力,还比什么比?。

#

欧洲的老牌工业巨头坚守着自己的荣光,甚至连坚守都变得很难,因为中国在传统行业上已经迎头追赶,像那些化工用的催化剂和工艺包现在卖给中国的价格有时候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为什么?因为中国也有的卖了啊,虽然没那么好,但是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

所以这些欧洲国家要集中力量坚守老阵地,已经没有能力开发新阵地,只有中国可以一方面在传统行业发起猛攻,另一方面还要在新行业上弯道超车!因为中国大,有人才和市场,有政府的导向,可以完美做到全面出击!。

#

欧洲国家太小了,而且也安逸惯了

#

许多人说欧洲人都那么懒了为什么还能生活那么好,一个答案就是他们的产品科技附加值高,但是这个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

老行业即将失守,新行业又没赶上,欧洲,悲呼!。

#

同属欧洲发达国家,西班牙的影响力为什么感觉这么弱 #

西班牙曾经是世界上首个日不落帝国,在世界历史占有重要一席。

#

但如今西班牙在发达国家中的排名确实比较落后,2023年西班牙的GDP总量为14370.47亿美元欧陆大学排名低,排名是世界第13位,不及人口规模差不多的韩国,也比不过人口远少于自己的加拿大,仅仅比排名第14的澳大利亚多100亿美元。

#

然而澳大利亚人口仅为2500万,而西班牙的人口则有4600万,可见西班牙经济是远不如澳大利亚的。 #

2023年西班牙人均GDP为30524美元,在发达国家中勉强排个中游水平。 #

现在国内有许多人还看不起韩国,而韩国2023年的人均GDP为31363美元,比西班牙还多800多美元。 #

现在各国2023的经济数据还有全部出来,估计2023年韩国会继续拉大与西班牙的差距。

#

其实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西班牙的综合国力还是不错的,其工业实力也是拿得出手,西班牙的汽车产业、电力产业、化工产业、造船产业都是比较发达的。

#

举个例子,在欧洲销量比较好的西雅特品牌就是西班牙企业。 #

民用工业的强大也意味着西班牙军工实力不可能太弱,目前西班牙是世界主要的出口商之一,西班牙的IZAR集团是世界第九大船舶制造商,也是非常强大的军舰制造商。

#

目前西班牙在西欧的实力仅次于英法两国,其主力军舰基本上都是自己研发制造的,西班牙的军工实力可见一斑。

#

不过虽然西班牙的综合实力还算强大,但西班牙已经算不上顶尖强国了,在欧洲地区西班牙早已经被英法德意四国远远甩在身后。 #

当年七国集团就没有请西班牙加入,可见西班牙早已经不是西方核心朋友圈成员了。

#

说实话,没进入七国集团也不算啥丢人的事儿,但是西班牙连20集团成员都不是,这可真是丢人了。 #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属于非正式对话性质的经济协商组织,其于1999年9月25日由七国集团(G7)的财长在德国柏林成立。 #

在20国集团成立之前,国际经济问题一直由七国集团把持。

#

但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七国集团感觉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于是便主动吸纳一些发展中国家,成立了20国集团。 #

G20在建立时有一个基本原则,要求G20中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占10个名额,于是西班牙只能去竞争属于发达国的10个名额。 #

由于G20是G7发起的,因此七国集团中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七个发达国家肯定都是G20成员,于是在G20成立之初,发达国家名额实际就只有三个。

#

而作为世界重要的超国家组织,欧盟也被G20单独视为一个国家,占据了一个发达国家名额,因此发达国家名额就之剩下两个了。

#

那最后这两个名额归谁了呢?给了韩国和澳大利亚,于是西班牙就彻底凉了。

#

对于没有能进入G20西班牙政府是非常愤怒,但是由于实力不济,英国、德国、意大利都没把西班牙当回事,任由西班牙去闹腾。 #

眼瞅着自己瞎折腾没结果,西班牙政府决定强行参加G20峰会。 #

在2009年9月美国匹兹堡举行的G20首次峰会上,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执意要奔赴美国参加峰会,搞得美国人不知所措。

#

如果拦着不让去,那么太驳西班牙人的面子了

#

但这种级别的国际峰会又不是菜市场,怎能随便进出呢?。 #

不过西班牙是铁了心要参加G20峰会,最后还是法国政府让出了一半的参会名额给西班牙,西班牙才得以凭借观察员国的身份出席了G20峰会。

#

为了西方国家的团结,在2009年之后西班牙获得了G20永久观察员国地位,每年也跟着去参加G20峰会,总算是给自己找回了一点颜面。

#

实事求是的讲,西班牙的整体实力还是挺强的,不过确实无法跟美英法德等经济强国相提并论了,德国2023年的GDP总量就顶四个半西班牙,人均GDP更是接近西班牙的两倍,西班牙与一流发达国已经不再一个等量级上了。 #

为什么美国足球也落后

#

首先,问题中的“足球”应该是指的美国男足,因为美国女足的成绩是世界一流,与其说美国足球落后,不如说美国足球阴盛阳衰。 #

为什么会说美国女足世界一流,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

女足世界杯一共举办过8届,美国获得了4届冠军,1届亚军和3届季军,从来就没有跌下前三,刚刚过去的18年女足世界杯,美国队更是以26个进球,3个失球的全胜的战绩卫冕冠军。 #

奥运会方面,自1996年女足入选奥运项目以来欧陆大学排名低,已经有6届比赛,而美国队获得了其中4届的冠军。

#

男足有五大联赛,女足也有联赛,而美国女足足球职业联赛(前美国女足大联盟)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女足联赛。

#

如今非常出名的几位女足运动员就来自美国女足大联盟,比如摩根、拉皮等。 #

比较出名的球队有波特兰荆棘,北卡勇气,君主FC。

#

美国于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就参赛,并且获得了季军,但这就是美国男足的最好成绩了...1950-1990缺席40年,此后也没有取得任何成绩,2023年更是未取得俄罗斯世界杯的入场券。 #

男足足坛上美国队的身影,透明度拉到了90%。 #

世界大部分地区表示足球的单词是“”,FIFA的全称是“Fédé de ”,但一词在美国指的实际上是美国传统项目橄榄球,足球应该为(英式足球)。 #

(粉色部分为以命名足球的地区,蓝色为以命名足球的地区)。 #

每年欧洲的体育盛宴可能是欧冠,但在美国,毫无疑问是橄榄球,一年一度的“超级碗”已经被认为是美国的“春晚”!。 #

篮球不容置疑是美国的又一个传统大项

#

NBA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无数国际顶级球星从这里诞生,这也是中国人关注度最高的美国比赛。 #

其实篮球并不是美国最受关注的运动,棒球的流行程度远超于篮球。 #

“纽约洋基队”这个名称应该不少人都清楚,如果不清楚,下面这个LOGO一定知道。 #

美国传统大项多,且个个吸引力巨大,足球运动的辐射空间,在美国已经被压的很小。

#

2. 美国教育体制的影响 #

体育在美国的重要性比在中国高的多

#

美国小孩子大多会学习一两个体育项目,一方面是为了强身健体,结交朋友,另一方面,上了高中之后,体育优秀的学生在申请大学,申请奖学金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不少学生利用体育特长进入世界名校。 #

NCAA(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非常出名,不少球星就是从NCAA中脱颖而出,篮球项目上,NCAA的影响力有时甚至比NBA的影响力还要大。 #

但在项目的选择上,明显会有偏向性,选择篮球和橄榄球的学生占了多数。

#

而且开设某个项目的学校数量也会有不同,950所学校有男子棒球项目,1089所学校有男子篮球项目,而开设足球项目的为835所。

#

3. 赞助力度不够

#

由于足球的影响力和流行度在美国远小于篮球橄榄球等项目,因此在赞助上,足球也更难获得投资。 #

在比赛形式上,篮球比赛分4小结,中间还能有几次暂停,这些时间便是赞助商看中的黄金时间。 #

而足球只有一个中场休息,没有暂停,广告机会便少了很多。

#

缺乏资金的大力支持,足球在美国也很难发展 #

总的来说,美国传统项目吸引了大部分关注度,美国人更愿意看,也更愿意参与到其他项目,对于足球并不是很在意,而正因为吸引力不够,足球在美国很难获得大力资助,这又阻碍了足球的发展,如同一个恶性循环。

#

英国伍斯特大学相当于国内啥大学

#

武汉大学 #

英国伍斯特大学( of , UK)是英国公立大学,得到了我国驻英使馆教育处的资质确认。

#

该大学始建于1946年,下设科学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人文艺术及社会科学学院等6个学院,拥有8500余名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亚洲等地的学生,是全欧洲学习资源丰富的大学之一,可授予从副学士到博士一系列学位。

#

伍斯特大学英国教育界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极高的声誉,是英国“五星”级别的教育学院,同时也是英国教育部指定的教育培训中心之一,其教育和教育管理的专业一直处于世界的顶尖水平。

#

结合排名与各种情况,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双一流(985、211)的武汉大学。

#

国外大学的水平高于国内吗,为什么 #

每次遇到提问,中国和外国的问题的时候,我都想请问一下题主,知不知道中国之外,全世界有192个联合国承认的国家,再往下区分的话,全世界大概有230多个外国和地区,你叫我怎么说“国外”的问题。

#

下面这张地图里,只有那个椭圆里面的一部分是中国,其他都是国外。

#

你知道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叫国外,知不知道坦桑尼亚,乍得,埃塞俄比亚也是国外,知不知道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汤加,新几内亚,图瓦卢也是国外。

#

你就知道哈佛,耶鲁,剑桥,牛津叫国外大学,知不知道对于那些大洋洲大国的人,可能这辈子连大学这个词都没听过。

#

你问我那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水平是不是高于国内,我回答你,人均GDP远高于中国的欧美发达国家,大学平均水平大概率高于中国,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欧洲,澳大利亚这些地区。 #

但是如果要比顶尖大学水平,也就是拿我们的清华北大,和他们的排名前列的大学比,那么只有几个G7国家联盟的国家,好于中国,包括美英日这几个。

#

还有一些人均GDP好过中国,但是工业起步晚的几个中东石油国,大学水平完全比不了中国。 #

另外还有一些类似于摩纳哥这种超小国,你可以打听一下他们国家有没有大学。 #

至于那些人均GDP不如中国的国家,中国大学的水平,他们车尾灯都看不到。

#

请记住,欧洲一共只有50个成员国,此外的地方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加在一起,也就不到60个国家,此外全世界至少还有130多个国家,他们也都是外国,不要因为知道哈佛,剑桥是国外,就觉得国外月亮处处圆。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