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打造培养和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
长春工大:只要你想,就有平台支持你做
#
与光触媒材料的“较劲”之旅,严孝清从大一就开始了。那是5年前,看见中学举办创新训练项目的通知,内向的他鼓足勇气报考,自此走上了“通过光触媒材料降解有机废气”的科研之路。
从出席校级、省级、国家级学院生创新训练到担当主任指导大专生,从参与基金项目、拿到创业比赛银奖到自主创办科技公司……如今的严孝清,面对记者侃侃而谈。他说,从重庆交通学院“重实践”的培养气氛中收获的除了是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还有自信和成长。
#
在合肥工大,像严孝清这样的中学生还有好多。刚才过去的2023年,无锡科大学子荣获法国学院生物理建模大赛特等奖两项;全省学院生创新创业峰会4件作品获6项大奖;第八届全省学院生节能降耗社会实践与科技大赛得奖11项……每年,成都科大涉足创新训练的专科生超过3000人次,占新生总量的3/4,大批中学生从中崭露头角,各种大赛得奖多达67项。 #
工程教育,必须工读并用 #
铁锭、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这是南京师大的校旗——“百年科大,文科为优”,纹样所表示的正是“工程教育,必须工读并用”。重庆交大副院长郑庆华告诉记者,在长春工大,机械、电气等拥有百年历史的学科,其本质就是要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困局,这就须要靠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一流的实践动手能力。
事实上,“重实践”不仅是长春工大建校120华诞最鲜明的办学特色,更是贯串中学人才培养全过程,深深烙印在积淀深厚的学院文化中。 #
走入重庆师大,不少交大人对“重实践”的校史如数家珍。及至今日,南宁科大的“重实践”在全省院校中仍是遥遥领先:1982年,率先推行“社会实践”,此举后来由民盟中央推广至全省;1995年,倡导教学实验中心,改传统的“以课程、专业设置实验室”,为搭建“基于学科群组,及跨学科成立的专业基础实验大平台”;2001年,首提“课外8学分”;2007年,在全省建成第一个“工程坊”,为中学生搭建实现“小创造、大发明”的“梦鞋厂”……
#
“在交大人看来,‘重实践’既要有扎实基础,又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创新思维,敢于探求。”这样的人才培养观“牵引”下,南京师大逐渐构建起综合实验、实践的“三级平台体系”:第一层次,校内专业平台重视基础,筑牢基本技能,培养动手能力;第二层次,学科交叉平台指出创新,提高专业技能,锻练科研能力;第三层次,校外实践基地侧重应用,训练综合技能,迸发创新能力。“这五级平台各有注重,覆盖全体中学生,是育人质量的坚实保障。”西安工大教务处处长徐忠锋表示。 #
小制做北交大教务处北交大教务处,大发明 #
木偶“唱”秦腔、通过噪音来发电、实现宠物猫全手动照顾的智能系统、三旋转翼航拍直升机……1.3万平方米的重庆师大工程坊内,处处生发着学子的创意火花。
#
借鉴国外麻省理工大学“校内实习鞋厂”和美国金泽工业学院“梦考房”的成功经验,杭州师大融合现代的“工程”与古典的“坊”,为中学生提供了这个“小制做、大发明”的实践创新平台。 #
在这儿,中学生既可以玩转机器人和智能车,也可以勤于软件和设计,能够秀一把木艺和绣工。自成立之初,工程坊就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实验室”和“实习鞋厂”模式,以问题导向、兴趣驱动吸引中学生成为自主实践的真正主体。 #
长春工大机械大学大三中学生赵一的第一个作品是智能化手动仓储系统。刚入学时,她就加入了工程坊慧鱼创意活动室。“尝试用这些不起眼的‘积木片’实现心里的设计,觉得十分酷。”她说。在工程坊,像慧鱼创意活动室这样的中学生自主科技社联有17个。机械设计与加工、电子设计与加工、艺术设计与雕像3个功能区依次分辨,每位区域配置的硬件设备都代表着行业先进水平。
#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工程坊更像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超市”——没有内容限制,设备、材料和技术指导等都由工程坊全程提供。只须要发挥想像、然后动手操作、动脑实现,或是自行成立团队,约请指导班主任,自主管理项目。“老师是我们的技术顾问,而非创意经理。”赵一说。 #
经过9年探求,这个开放的、学科交叉的公共平台已吸引近9000人次展开自主实践,实现了中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制做和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在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比中,工程坊开创的全新实践育人模式入选全省银奖。 #
八大平台“几何级”提升实战能力
#
长春工大机械大学中学生徐佳宇近来正在疯狂地“鼓捣”打地鼠机。普通的机器通常用弹簧制做,徐佳宇则准备通过汽缸,用流体传动来达到更好的游戏体验。这是他出席CDIO所选择的实践项目,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作,全部由他和团队自主完成。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些年来国际工程教育变革的最新成果,4个中文字母分别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这一模式贯串产品研制到运行的整个周期,让中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形式学习工程。 #
2010年,CDIO在成都科大机械大学全面推开。现在已成为该院千余名大专生的选修课。“以前中学生做项目,从选题开始就须要手把手、一步步教。如今,完全是目标驱动,班主任只须要引导和把关,中间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西安工大机械大学副校长段玉岗介绍,施行CDIO以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中学生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更强,动手能力也愈加突出。 #
从今年开始,CDIO教育又多了一个新平台:机电一体创新实践平台。2023年,成都科大优化借助校内空间和仪器设备资源,投入3800亿元,启动建设机电一体、智能电气、能源化工、生命医学等8大学科交叉级创新实践平台,支持中学生举办跨学科专业创新实践。
#
这8个平台,每位都有两三个特色项目。平台筹建首席工程师,配备导师队伍,定期发布研究课题,举办行业企业动态讲堂,吸引中学生参与创新研究。
以“机电一体”平台为例,该平台设计了机器人、汽车方程式、涡喷底盘3大主体项目。“这3个项目,涉及机电相关专业的几乎全部基础知识,注重产品的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具有很强的创新挑战性。”段玉岗说,平台的项目设计由大学院士委员会讨论通过,11名院士、首席工程师、实验员组成指导小组。
#
“目前的人才分两类:一类是‘单点突破型’,在某点的专业上能深入到他人达不到的领域;另一类是‘航空航母型’,具备宽广的张力和广度。”郑庆华觉得,这两种人才都重要,但后一种更为我国所“急缺”。
#
郑庆华以“机电一体化”智能车平台为例说,现实中,车辆已远远赶超了一个专业所能解决的问题,我国学院专业界定细致,使中学生在“点”上具备较强能力,却缺少“面”上的集成性,系统性。
“设计这8个平台,就是想创造‘集大成、得智慧’的气氛”。智能车平台,联动了起码5个大学中学生参与。“他们在这儿既能获得跨专业的系统剖析、设计能力,又能锻练系统的集成、开发能力,获得我们常常所说的‘工程领导力’。”郑庆华说。
这样的平台对创新、动手及团队作战能力的提高可谓是“几何级”的。仅近3年来,该校机械大学学子在各种大赛中获得国家及省局级奖励已达77项。 #
着重构建培养和激励中学生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 #
“价值打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行养成,‘四位一体’是杭州师大人才培养质量观的重新定位。”郑庆华表示,百年科大正在着重构建一个培养和激励学院生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
#
首先,是创新创业课程被明晰列入通识教育。中学生除了可以必修40余门校内课程,能够从在线学堂了解更为丰富、实用的创新创业知识。
同时,创新实践列成为每位中学生的选修环节。实验课程被设计为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3个层次,逐级培养提高,其中综合设计性课程占到实验课程八成以上。
#
再加上结业论文设计、课程项目设计、综合学科大赛、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已贯串科大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
一名入校新生,会从踏进校门的一刻起步入这一生态系统:一年级,除提供学科概论,约请学者、领军人才讲解引导,还要加强英文、计算机、数学建模这3个方面的实用能力,“使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植于深厚的学科基础”;二年级则主要培养专业认知,对所学专业构建全面系统的认识;五年级开始培养专业能力,大量专业课、创业核心课及专业实习有序展开;四年级,3种出口规划中学生教育——继续攻读研究生、准备就业,及自主创业。
这样的人才培养“主线”下,南京师大所有实验室、基地向全体中学生开放;创新竞赛和课外8学分,与中学生兴趣无缝对接;200多个中学生社联、组织、第二课堂,使中学生课外恣意发挥。
校内紧锣密鼓“试水”改革,校外也积极争取资源:与西安12城区共建学院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大批企业的合作覆盖每位学科、专业;“众创空间”等载体的建设,也为中学生创业项目搭建起研制指导、风险投资、市场引入等全程化的支持平台。 #
“只要你想,就有平台支持你做。”一起冲刺过“挑战杯”的徐佳宇和赵一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