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代码查询 催债公司代理商工号被判有期徒刑九个月

利用通信运营商的代理员工号,根据追债公司提供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通过非法查询软件获取债务人的电话号码,帮助追债公司追债。 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非法获得。 公民个人手机号码近3万个……2023年9月27日,何某、张某、卢某因犯侵犯公民隐私罪被判处九个月至一年零三个月不等有期徒刑。个人信息。 #
今年7月左右,何某与张某讨论为追债公司提供债务人电话号码查询服务。 在此期间,何某找到朋友卢某联系他招揽生意。 今年10月21日,张某按照约定,托人制作非法查询软件。 2023年1月开始,何某安排卢某从讨债公司获取多名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 随后,何某安排张某联系他人查看了近万个电话号码。
2023年2月上旬,何某联系某通信运营公司员工,希望利用对方提供的员工号码查询自己的手机号码。 对方明确拒绝,并告知其这是违法犯罪行为。 但他仍然不肯放弃。 几经周折,他联系上了一家通讯运营公司的代理人。 经代理人同意,他使用了张某提供的非法查询软件,并使用了该代理人的工号和卢某提供的公民信息。 营业厅可以批量查询他人的电话号码。 期间,何某将代理人的员工号以及相应的验证码和密码发送给张某,请求张某配合。 短短2天内,何某等人利用该工号在系统中点击查询达10723次。 2月17日,通信运营公司发现员工人数异常,立即报警。 同年3月,何某、张某、卢某相继被捕归案。 查获时,何某的电脑内存有公民个人信息18967条,其中手机号码29548条。
2023年7月企业代码查询,宁乡市检察院就发现部分通信运营商代理人在办案过程中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向主管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建议督促通信运营公司建立健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员工的管理和培训。 接到检察建议后,主管部门联系各大通信运营公司及时对新入网号码进行全面清理,加强全渠道工作号码核查管控。 各通信运营商根据工号检索或泄露用户保留的个人信息。 对违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和处罚措施,并组织全体员工和代理商签订了“卡断线”和客户信息安全保护责任书,并加强了日常法律政策宣传,有效强化了管理公民个人信息。 #
检察官提醒 #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个人信息的收集必须合法、正当、必要、规范。 违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可能触犯法律并受到法律制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个人信息无时无刻不在被获取和存储。 大家一定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证件信息,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损失。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出售、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出售、提供在履行职责或者为他人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企业代码查询,依照各款的规定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