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语文老师撰稿作文课上,同学们忐忑不安地等待着

文章由出版社资深编辑提供、一线英语同学撰稿
习作课上,老师们惶恐焦躁地等候着董夫子的到来,并不停地猜测和讨论着这一次的习作话题。每逢这个时侯,你们心里都比较挣扎,习作基础好的老师怀疑此次能不能写出新意,基础较好的自然连能不能写得下来都是个问题。马小淘和其他同事一样,既有点紧张又有点盼望,他左扭左转,喋喋不休,并且都早已开始推测习作的题目了。
每天习作课前,朋友们就该议论纷纷
正在你们讨论得奇才朝天的时侯,董夫子带着神秘的微笑走入了寝室。 #
“同学们,父亲是世界上最怜爱我们的亲戚,父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在与丈夫交往的那些年中,总会有一些特殊的时刻让你感动或铭记,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体验记录下去。”董夫子望着朋友们期盼的目光说。 #
父爱是一个老话题,几乎每位朋友都要写。怎么出新意呢?
此话一出,你们的议论声就更大了。那样的话题对所有人来说都不陌生,你们多多少少也都能写出一些,但想要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确实不易。通常来说,这些老师就会写自己在得病时得到父亲的悉心照顾、妈妈在雨天天接自己回去却淋了一身雨何种的,这种内容反复出现在这个话题中,别说同学看着没新意,就连自己都写烦了。马小淘只是这么,他咬着笔头托着腮,满身责怪的表情。 #
看见你们“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的样子,董夫子笑容着说:“同学们,我们在写这些常见的话题习作时,不能总是牢牢抓着这些老生常谈的话不放,要另辟蹊径,写出新意。我们观察事物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我们感受世界也可以从不同的角色出发。想要奇特创新,就该从细微处捕获自己心里的感受,感受不同方法带来我们的新鲜感。” #
找一个好的视角,才能创新出彩。
#
听了董夫子的话,有些朋友虽然早已明白并若有所思,当大部份朋友还是不够理解。看见这些状况,董夫子继续说道:“我给你们举一个实例吧。美国知名的作家泰戈尔以前写过一首诗《金色花》: #
知名作家、诺比尔哲学奖得主泰戈尔。
如果我弄成了一朵白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唱歌,母亲此中有新意作文,你会认识我吗? #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那里呀?”我暗暗地在那儿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
我要偷偷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白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祈祷的小花园时,你会闻到这芬芳此中有新意作文,却不晓得这香味是从我头上来的。 #
当你吃过晚饭,坐在窗外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毛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册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
虽然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儿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猪圈里去,我便要忽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儿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
‘你到那里去了,你这坏女孩?’
‘我不告诉你,妈咪。’这就是你同我当时所要说的话了。”
#
朗读完以后,董夫子看了看饶有兴致的马小淘问道:“小淘,你能谈谈作家在抒发对父亲的依恋时是如何做到构想精致的吗?”
#
作家把自己想像成一朵白色花。
#
“诗人把自己想像成一朵小花,并用小花的角度去观察爸爸,以小花的身分和与父母交往,让人感觉很温情,很奇特。” #
“是的。在这首诗中,‘我’突发奇想,弄成一朵白色花,一天时间里与父亲三次戏水。第一次玩耍,是在父亲祈祷时,偷偷地开放花瓣充溢香味;第二次玩耍,是在父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父亲所读的书册上;第三次玩耍,是在父亲拿了灯去猪圈时,忽然跳到丈夫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仍然与父母在一起。‘我’天真娇憨,却藏着自己的秘密,唯有他父亲不晓得,最后父亲问“到那里去了”,他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而善意的“说谎”。细细韵味,‘我’的那种古怪行为掩藏着对父亲的依恋:散发出香味是对父亲暗中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册上,是替父亲遮阳,只是暗中对妻子表示依恋。其实,‘我’是在以婴儿特有的形式表现对丈夫的婚姻。画家描绘出一个纯真甜美而又稍带调皮的女孩形象,深沉而精妙地抒发了女儿热爱父亲的深厚情感,这些独特的角度和角色转变值得我们学习。”
#
永远记得:视角可以文章的“意”更新。
“老师,我晓得了,想要写好习作就该多方面考虑,寻求新视角,变换新角色。我要好好回想一下跟母亲在一起时的难忘岁月,写出一篇比《金色花》还要好的文章。” #
看到马小淘的那些话,董夫子和朋友们都开心地笑了。